现代人格心理学如需其他试卷复习题:请加QQ:240354051练习题(1)1、人格心理学以人格为研究对象,以人格的(结构、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领域。
2、人格的多种定义包括:(总合式)、(整合式)、(层次性)、(适应性)、(区别性)、当代大百科全书和主要科教书中的人格定义。
3、人格的主要含义包括:(个人概念的外延比个性大)、(人格不包括智力)、(人格与个性同义、包括智力)。
4、中国第一个将“人性”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代《黄帝内经》定义的“人格类型”,上古《周易》对“理想人格”进行概括,三国时期刘劭用(八观)(五视)进行“人格评估”。
5、中国古代思想的四种人格理论包括:①(阴阳五行)气质类型;②(习与性成),例如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③(品德个性)说,例如古代人格品质“上、中、下”的划分;④(物情不齐)在“人格差异”的强调。
6、柏拉图的个性论是(灵魂论),包括(理性、意志、欲望),对应的部位是(脑部、心脏、腹部),主张灵魂不灭,是唯心主义。
17、托马斯和切斯对儿童心理和儿童气质提出了九个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主动或退缩,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
18、托马斯和切斯把儿童气质划分为三种:(易教养型、困难型、行动缓慢型)19、伯格认为,当时前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有四个主题:⑴成就⑵人际关系⑶幸福感⑷健康20、维果茨基把人格看成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认为人格是与高级心理机能同步发展起来的。
与高级心理机能一样,(起源于社会),离开社会就不能形成。
21、列昂节夫,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反映的产生、作用和结构,包括(活动)、(意识)和人格三个范畴。
22、彼得罗夫斯基提出“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一个人的人格发展要经历(适应、个性化、整合)三个阶段23、希尔巴科夫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分四个系统:⑴感觉、知觉、组织动力系统包括条件发射和无条件反射⑵包括:知识、机能、智力、气质的“心理结构成物”⑶能力、性格、独立性、倾向性⑷集体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劳动追求卓越等。
24、波果斯洛夫斯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⑴人格倾向性⑵能力系统⑶性格系统⑷自我调节系统25、包若维提出了(动机圈)理论,认为人格是一种以动机—需求为核心,周围为排列着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等级化的完整结构。
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
充分分认识(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与意识的能动性)。
其次:加强对人的(心理活动整体)的认识,克服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和元素主义的影响。
27、研究人格心理学的实践意义:⑴教育方面,培养健全人格、因材施教⑵管理方面,人尽其才⑶职业选择,符合人格、人岗匹配⑷文艺,抓住人格特征、形象塑造人物⑸医学,心身疾病的研究与治疗⑹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咨询服务的增加。
练习题(2)1、一般把(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称为古典精神分析学派,而把他的门人和追随者创立的理论体系称为新精神学派,例如:(阿德勒)、(荣格)、(霍妮)、(弗罗姆)和(埃里克森)2、弗洛伊德第一个将物理学的动力理论引入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的作用。
3、人体是复杂的量力系统,从自然中获得能量,又为某种目的消耗能量。
有机体内部通常平衡,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就扰乱,就产生企图恢复平衡的倾向。
这种本能就是在于发泄能量,而满足需要或消除兴奋,就会恢复平衡。
4、弗洛伊德,对生物感兴趣,师从生物学家“布吕克”,机械还原论的生物观点影响了他,他选学了“布伦塔诺”和“叔本华”、“尼采”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
他相信催眠疗法,却不满于难以催眠和了解深入病因的原因,创立自有联想。
19、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分结构,但做了修改和扩展,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20、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绝望)21、霍妮把人的神经症分为请境性神经症和人格性神经症。
神经症的基本因素是焦虑以及对抗焦虑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
基本焦虑是霍妮理论的核心概念。
因此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基本焦虑理论。
22、为了减轻基本焦虑,个体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略是一些潜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需要”。
22、神经症人格类型,神经证患者为了避免进一步焦虑采用的三种方式:依从型、反抗型、退避型。
23、弗罗姆认为,人格由气质和性格共同组成,包含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使人具有独特的个体特征。
24、弗罗姆把性格分为(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两部分。
社会性格是性格的核心。
是成员的共有心理、是在共同实践中形成的,激发群体行为的共同内驱力。
25、弗罗姆的人格分类将人分为:(生产倾向性)和(非生产倾向性)。
前者是健康人格,后者是不健康人格。
期中(生产倾向性)的人首先创造(自我)。
另外四个方面是(创造性的爱)、(创造性的思维)(幸福感)(道德心)。
26、弗罗姆是当代新精神分析的理论权威、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
1、特质理论的三点共识:⑴人格由个体的一组特质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位,决定个体的行为⑵人格在时间上是稳定的,并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⑶了解人格特质,可以预测个体行为2、(德雷格)把人格特质论分为(统计性)和(非统计性)。
支持(统计性)理论的有(卡特尔)(艾森克)(吉尔福特)为代表。
另外支持(非统计性)理论的有(奥尔波特、坎特、罗巴克)。
3、奥尔波特强调,人格的确存在,并指出人格的独特性和整合性,认为人格是一个身心系统,具有推动和引导个体行为的能力。
4、奥尔波特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特质表示为一种特殊方式迅速作出反应的倾向。
因此:同样的刺激下,不同的特质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同时奥尔波特认为个体行为产生广泛的一致性,具有跨情境性和持久性,并具有焦点性,即它与现实的某些特殊场合相连系,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和人群中才会表现出来。
5、奥尔波特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认为特质具有的特点包括:⑴个体内的神经心理结构⑵习惯整合的结果⑶具有动力性是行为的基础⑷不能直接观察,但可测试⑸特质是联系的,不是孤岛⑹与道德和社会判断不通⑺具有独立性和普遍性统一⑻行为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能证明特质不存在6、机能自主可译为“机能独立”,全称“动机的机能主义”:许多活动都能通过自主化得机能而获得生物驱力同样的功能。
因此奥尔波特认为“理想的动机理论必须具备四个要求:⑴动机必须现实⑵几种动机同时存在⑶认知过程重要⑷个人动机模式独特。
7、“统我”即“自我同一体“,意思是人格的不同部分具有延续性和组织性,是人格同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
“统我”并非生来就有,是后天逐渐形成,需要经历八个阶段。
9、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有7个特征:⑴自我意识⑵人际关系⑶情绪安全⑷现实知觉⑸专注工作⑹现实自我⑺统一人生观。
22、神经质又称“情绪性”,这一维度高的人,情绪易变化,过度反应,不易恢复常态。
这一维度低的人:情绪反应慢、容易恢复,不易焦虑。
23、艾森克以外向为纬(X轴)、神经质为经(Y轴),组织起32种特质,与古希腊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形成了“人格二维模型”。
24、精神质又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如果该指标表现的明显,个体容易(行为异常)。
表现为(自我中心、冲动、冷酷、攻击性、低同情心)30、沃森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与心理压力有关,得分高的人容易受各种情绪问题的困扰,健康问题多。
A型人格(表现出敌意和愤怒)。
C型人格(避免表现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31、孔特拉德研究表明,A型人格(易得冠心病)。
C型人格(易得癌症)32、情绪模式包括:(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情绪强度)、(情绪表达)。
1、巴普洛夫和桑代可发现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对行为主义有很大意义。
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是激进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条件发射原理就可以解释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人格就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9、强化物决定有机体为方式的形成、转化、消退,也决定行为学习的进展和效果。
因此,只要合理地控制强化,就能达到控制并改变学生行为和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
10、在操作条件作用中,主试在所需要德动作发生之后,给予被试的满意快乐的刺激叫正强化。
相反,主试在所需要德动作发生之后,被试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消失,叫负强化。
11、一级强化物是不需要学习也能起强化作用的刺激。
研究表明,食物、水、性行为等对有机体具有生物学意义、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都是必要的,属一级强化物。
12、名誉、金钱、分数、认可、地位、表扬、警告等均可以成为人类的二级强化物。
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受二级强化物控制。
母亲的形象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二级强化物,、。
13、二级强化物被称为(概括性强化物)。
母亲和金钱常被认为是两种概括性强化物。
14、间歇强化有许多程式,主要有四种:⑴定比率强化程式⑵定时距强化程式⑶变时距强化程式⑷变比率强化程式15、在操作条件作用中,受到强化的行为得以保持,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自行消退。
斯金纳认为消退对于个体行为改变理论非常重要。
最有效的行为过程可能消退。
教育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是消退,而不是惩罚。
对于不良行为“不加理睬”就能消退,惩罚有可能使双方强化。
16、自然恢复是有限度的,一般只能恢复到原来反应强度的50%,消退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要反复多次起伏。
不良行为才能真正克服。
17、类化又称“概括化”或“泛化”。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作用中都存在类化现象。
所谓类化,就是条件反应不仅可以由条件刺激引起,也可以由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引起。
16、分化是指个体能够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是与“类化”相反的现象。
17、代币奖励是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作为对行为的强化,累计到一定数量的代币后,可以换取一定的奖励,它对矫正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一般行为有一定效果。
18、多拉德和米勒用(学习理论)来解释人格。
人类的行为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
他们认为,学习需要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四个因素。
25、“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测验方法包括:⑴身体顺应测试BAT⑵棒框测验RFT⑶镶嵌图形测验EFT26、个人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
他十分重视个人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认为客观真理是不存在的,只有解释和分析事件的各种方式。
27、构念是指“知觉、分析、或解释事件的方式”。
格结构。
29、凯利主要的成就有:(个人构念与构念系统)、(角色构念库测试)、(一个假设和11个推论)(心理治疗,心理障碍是由构念系统错乱)。
30、凯利认为,心理治疗要帮助患者考察、检查和调整他的构念系统,并将这种疗法称为“固定角色疗法)31、罗特提出了行为预期理论和控制点理论,期中行为预期理论包括:行为潜能、预期、强化值、心理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