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专项方案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专项方案

3.4模板工程安装、拆除及控制措施3.4.1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模板加工要求柱、梁的模板加工必须满足截面尺寸,两面三刀对角线误差不于1mm,尺寸过大的模板须进行刨边,否则禁止使用。

次龙骨必须双面刨光,主龙骨至少要单面刨光,翘曲、变形的方木不得作为龙骨使用。

大钢模板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mm以内,拼缝小于1mm,模板必须具备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并做抛光和防锈处理,重点检查面板、龙骨及吊环的焊缝牢固性及加工尺寸,模板背面喷刷两遍防锈漆。

模板进入现场后,进行模板支脚及防护架的组装,并预先拼装模板,校对模板的平整度、尺寸、拼缝等。

2.模板加工管理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周转使用的多层板,如果有飞边、破损模板必须切掉破损部分,然后刷封边漆加以利用。

3.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安装前,应审查模板工程方案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安装拆除方案。

(2)对作业人员进行全面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3)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钢模板有无锈蚀或变形,木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4)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5)支承支柱的土壤地面,应事先整平夯实,并做好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专项方案4.1扣件式钢筋脚手架的组成和质量要求4.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于具有节约木材、经久耐用、装拆方便、连接牢固、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脚手架之一。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要由钢管和扣件组成。

脚手架的搭设,根据使用的不同,分为单排、双排、满堂红等数种。

钢管规格一般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或外径为51mm、壁厚3-4mm 的无缝钢管。

整个脚手架系统则由立杆、纵横水平杆、剪刀撑、连墙件、脚手板以及连接它们的扣件组成。

立杆用对接扣件连接,纵向设长水平杆连系,与立杆用直角扣件或回转扣件连接,并设适当斜杆以增强稳定性。

4.1.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质量要求(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的规定。

每批钢管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

(2)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

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最大长度为6m,小横杆长度1.5m。

(3)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4)脚手架应采用毛竹片制作,脚手板的两端应采用18#铅丝双股并联绑孔不少于4点。

(5)钢管及扣件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和禁止使用。

(6)外架所用的钢管均采用黄色,栏杆采用白色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

(7)钢管质量检验要求见表4-1。

(8)扣件质量要求(9)必须有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测试验报告;(10)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及其他铸造缺陷,表面砂浆、毛刺等应消除干净;(11)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12)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个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13)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14)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15)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70N.m时,可锻铸铁扣件不得破坏;(16)螺栓不得滑丝;(17)脚手片采用毛竹脚手板,尺寸为1.0m*1.2m或1.2m*1.5m。

4.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要求见P76页表4-2。

4.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4.3.1计算基本规定(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1)纵向、横向水平杆件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系数应取1.4。

(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4)当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轴线对立杆轴线的偏心距不大于55mm时,立杆稳定性计算中可不考虑此偏心距的影响。

(5)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当采用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有关脚手架构造规定时,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6)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4-3采用。

4.3.2纵向、横向水平杆计算(1)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3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取纵向距La;横向水平杆宜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L0,单排架为墙中心至脚手杆中心,双排架横向水平杆为内外杆中心距,当其外伸长度a1=500,其计算伸长度a1可取300mm。

(2)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σ=M≤fW[ [M = 1.2M GK + 1.4∑M QK式中:M ——弯矩设计值;M GK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 QK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W ——截面模量;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3)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ω ≤ ω ]式中: ω ——弯矩设计值;ω ]——容许挠度(4)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R ≤ R c式中: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伟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的设计值;R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4.3.3 立杆计算(1)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不组合风荷载时:ϕA≤fN=1.2(N G1K+N G2K)+0.85⨯1.4∑N QKN 组合风荷载时:ϕA +M WW≤fN=1.2(N G1K+N G2K)+0.85⨯1.4∑N QK式中:N——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ϕ——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λ——长细比;l0——计算长度;按下式计算:l0=κμh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1.155;μ——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可按表4-17采用。

h——立杆步距;i——截面回转半径,按表4-9采用;A——立杆的截面面积,按表4-9采用;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按表4-3采用;M 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可按下式计算:M W=0.85⨯1.4ωK l a h210M WK——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w k——风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ωk=0.7μz⋅μs⋅ω0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采用;μs——脚手架风载体型系数,按表4-14采用;ω0——基本风压,KN/m2,按现行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l a——立杆纵距;N G1K——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按表4-18所查数据的1/2采用;N 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按表4-19所查数据的1/2采用;∑N Q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各,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按表4-20所查数据的1/2采用;(3)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ϕ Af - ⎨1.2 N G 2 K + 0.85 ⨯1.4(∑N QK + ϕ A ⎬1) 当脚手架搭高尺寸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边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 当脚手架搭高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边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 双管立杆变截面处主立杆上部单根立杆的稳定性,应按式(4-5)或式(4-7)进行计算。

4.3.4 脚手架可搭设高度计算当立杆采用单管时,敞开式、全封闭、半封闭脚手架的可搭设高度 Hs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小者。

但当基本风压等于或小于 0.35Kn/m2 的地区,每个连墙点覆盖面积不大于 30m2,边墙点构造符合要求时,变可仅用式(4-9)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组合风荷载时:H s = ϕAf - (1.2 N G 2 K + 1.4∑N QK1.2 g kH s =⎧ ⎩1.2 g kM WK W⎫ ⎭式中:H s——按稳定计算的搭设高度;g 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可按表4-7采用;4.3.5连墙件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规定计算。

(1)连接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 l=N lw+N0N lw=1.4ωk⋅A w其中:式中:N l——连接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 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A 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单排架取3,双排架取5,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2)扣件连墙件的连接扣件应按式4-4验算抗滑承载力。

(3)螺栓、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大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

4.3.7工字钢悬臂梁式悬挑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1.计算简图N y1l b=1.4m2.荷载计算(1)按建筑物需要搭设脚手架的高度,初定分段高度H,核算可搭设高度[H],若H≤[H]时,计算脚手步数n=H(h为脚手架步高),hH必须是楼层高度的函数,n应是正整数。

(2)初定脚手架纵向间距l a。

因为高层建筑风荷载大,故每层每纵距设一连墙杆,按连续梁计算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距M wk、支座反力标准值R wk。

在上图中,q为悬壁梁自重产生设计均布荷载;P1=Pw+0.85γQ P wkP2=Pn4.3.8卸料平台的计算在建筑施工中,楼层拆下来的模板、模板支架,需要运出,就必须先运到卸料平台上,然后由塔吊运到需支模的楼层上;建筑物内部需要的构配件,塔吊也不能直接吊至施工楼层,必须先吊至卸料平台,然后从卸料平台上通过水平运输运至楼层各工作面上,所以凡用塔吊对建筑物层间进行垂直运输,无论从外部运入楼层内,还是从楼层内运出物件,均需通过卸料平台,卸料平台是用塔吊进行垂直运输的中转站。

卸料平台是凸出于建筑物外的悬挑结构,使用时需要改变位置,因此,卸料平台从构造上要便于安装。

平台两根主楞采用螺栓与楼板连接,主楞上的斜拉钢丝绳支承在建筑物的柱上。

安装时,只要先将主楞用螺栓与楼板连接,就可形成悬挑结构,然后安装钢丝绳。

卸料平台两边设固定栏杆,端部设活动栏杆。

卸料平台的宽度一般为2m左右,悬挑长度一般为3-4m,载重在1t左右,按设计荷载在其上标明限载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