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洪秀全颁布了一个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扩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它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是农民向封建统治全面宣战的总纲领,是革命的农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晶。
首先,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反封建的革命性。
其次,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施。
2.百日维新
由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终于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
诏书明确表示了变法的决心。
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从正式宣布变法开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光绪帝发出了100多件维新谕旨,推行新政共计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这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
在此期间,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颁发了数十道推行新政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减少通商口岸,减少进出口货物,提高关税,官府垄断贸易)
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①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清王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
②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朝的活动。
③抵御防范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保卫保卫国家主权,来自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
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
展。
②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
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
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简答题:
1.19世纪70-8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的危机。
1、西北边疆: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勾结沙俄入侵新疆,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收复;
2、西南边疆:英国势力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侵入云南;
3、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侵略我国宝岛台湾,后向中国勒索50万两白银才撤军。
1879年3月,日本兼并琉球,琉球国灭亡,其侵略锋芒直指台湾。
4、法国妄图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云南、广西等处,清政府调淮军南下,在广西边境和福建(当时福建含台湾)沿海激战,中国“不败而败”;
5、1894年,日本借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之际,为争夺“宗主权”,出兵朝鲜,悍然挑起中日甲午之战,日本战胜,迫使签订了《马关条约》,由此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辟新天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
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论述
1.分析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手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促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四,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能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统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第五,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
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关键在于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