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培训课程PPT(22张)

宏观经济学培训课程PPT(22张)


第二篇 短期分析
4、国际间GDP比较: -GDP不能准确衡量生活水平:汇率和价格扭曲了整个图景; -购买力平价(PPP):人均GDP能购买多少个商品组合。 (二)失业率: -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劳动力人口不包括自愿失业人口; -非充分就业:中国的农村隐性失业。 (三)通胀/通缩率: -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 -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基准年的开支份额作为权重计算价格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PI;
(一)古典经济学:
1、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国富论》,苏格兰人,信奉自由市场,
最著名的论断是“看不见的手”。
2、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
工资
-失业的原因是工资高于均衡水平;
-失业只能在短期存在;
W1
W2
-市场的力量可以使工资回到均衡水平,失业下降。W0
3、“大萧条”对古典理论的冲击:
-20%的失业长期存在; -工资虽有下降,但不足以恢复充分就业。
6、财政政策与乘数效应: -Y=(c0-c1t0+I+G)/1-c1+c1t -△ Y/ △ G=1/(1-c1+c1t)=MG>1 -政府开支的乘数效应: ﹡每增加1元的开支,Y的增加大于1元;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财政政策效应越大; ﹡税率越高,Y的变化越小。为什么? -税收乘数: △ Y/ △ t0=c1/(1-c1+c1t)=MT -平衡预算下的乘数:G=T-----△ Y/ △ G=1,税收上升导致的消费减少
L1 L2 L0 L2’
LD1 L1’ 劳动
第二篇 短期分析
4、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英格兰人。
工资
LS
-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大萧条”;
W1
-非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及工资刚性;
W2
LD2
-新理论指导下的公共政策;
W0
-有效需求不足及政府角色。
(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
LD1
1、消费函数:
L1 L2 L0 L2’ L1’ 劳动力数量
第一篇 概述
二、宏观经济的效率:
1、帕雷托效率: -有人受益,无人受损;? 2 -不存在帕雷托改进机会时,就实现了最优。
对比:少数服从多数,重庆钉子户。
※市场经济观念的基石。
2、效率与公平:
项目
配置1
配置2
工程师
市场经济50:理性、妥协!
80
工人
---理性社50会中效率就是公平! 60
3、劳尔斯准则:社会收入最底层改进,是社会主义的伦理学基础。
第二篇 短期分析
一、宏观经济的度量: (一)GDP: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中生产的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法:小麦—面粉—面包(50—60—100)=100; -增加值法:50+10+40=100. 2、GDP的统计和估算:(也不科学:自留地) -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进口; -收入法(增加值法):薪资+投资收益+租金+税收。 3、GDP和GNP的比较: -GDP:地理位置; -GNP:所有权.
第二篇 短期分析
8、实践中的财政政策:略。
利率r
9、中国的财政政策:略。
(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1、货币市场和均衡利率:
-货币需求曲线:
r
﹡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需求越低;
﹡价格上升,完成同样交易的货币需求上升,MD外移;
﹡收入增加,货币需求上升,MD外移。 2、总需求曲线:
M
M’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假设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产量
LD1
-技术性假设不影响最终结论。 5、封闭经济中的需求、供给和均衡:
Y0
收入
图示说明消费函数和政府开支的影响
-需求=C+I+G;
-供给=所有产品的市场价值=收入=Y;
-均衡:借用物理学的概念,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但总是趋向于均衡。
-均衡的结果:需求=供给----Y=C+I+G
第二篇 短期分析
宏观经济学培训
海外事业部 2008.11
第一篇 概述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 1、短期分析:资源总量不变,利用现有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 -宏观经济的度量:GDP,失业率和通胀; -凯恩斯经济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曲线;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2、长期分析: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偏好;
凯恩斯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
-C=c0+c1(Y-T)
﹡ c0:自发消费或最基本的消费; ﹡ C1: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D;
充分的,失业的压力不足以将工资 降到均衡点W0,失业将长期存在, 应增加开支,创造新的有效需求, 动力需求曲线外推,以实现充分就
第二篇 短期分析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与CPI不同:固定价格,而非权重; -名义与实际经济指标: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价格指数; ﹡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 价格; ﹡实际GDP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通胀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第二篇 短期分析
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D曲线斜率为负;
﹡总需求=C+I+G+NX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货币需求曲线外移-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下
-使AD曲线移动的因素:政府开支、税收、出口和货币供应。
第二篇 短期分析
﹡ Y:收入,可支配收入YD=Y-T;
凯恩斯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工资刚
﹡ T:税收,T=t0+tY;t0是与收入无关的税收,t是所得税税率。
第二篇 短期分析
2、投资函数: -利率的函数,I(r);
需求Z 产量Y
45度
需求
-更复杂的形式:托宾Q值,预期产出。
3、政府开支:
Z0
-政策变量,外生。
4、技术性假设: -为简化分析所做的假设;
抵消了政府开支效应。 -赤字政策最为有效。
第二篇 短期分析
7、芝加哥学派对财政政策的批评: -“挤出”效应; ﹡赤字开支—发行更多债券—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增加但I下降; ﹡乘数效应减少; ﹡公共开支取代私人投资造成效率损失; ﹡短期增益的获得以牺牲长期增长为代价。 -时点和力度判断困难; -平衡预算困难; ﹡理论上,跨经济周期的预算应该是平衡的; ﹡政治上,增加开支比削减开支容易。 -预算赤字与经济危机; ﹡预算赤字—货币供给过剩—通货膨胀; ﹡预算赤字—国际借款—货币贬值与债务危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