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头痛ppt课件
5
病因病机
外感头痛(风邪。多兼寒、湿、热) 内伤头痛(肝阳上亢、肾虚、血虚、痰 浊、瘀血)
6
辨证
阳明头痛——前额痛; 少阳头痛——侧头痛; 太阳头痛——后枕痛; 厥阴头痛——巅顶痛。 外感头痛:起病急,病程短; 内伤头痛:起病缓,病程长。
7
阳明头痛——前额痛
8
少阳头痛——侧பைடு நூலகம்痛
13
百会
14
太阳
15
风池
16
内伤头痛
实证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 主穴: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肝阳上亢—太冲 太溪 侠溪 痰浊头痛—太阳 丰隆 阴陵泉 瘀血头痛—阿是穴 血海 膈俞 内 关
17
太冲
18
头维
19
侠溪
20
虚证
内伤头痛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 主穴: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血虚头痛—三阴交 肝俞 脾俞 肾虚头痛—肾俞 太溪 悬钟 手法:实证—泻法 虚证—补法
21
足三里
22
肝俞
23
脾俞
24
肾俞
25
其他疗法
1. 电针:针刺以上穴位后,加以连续 密波或疏密波,30~45分钟。 2.耳针:枕、额、皮质下、神门 3. 皮肤针:重叩太阳、印堂、及阿是 穴,全头呈网状叩打。
26
4. 刺络法:可在耳尖或百会穴放血, 适用颅内高压、五官科疾病头痛。 5. 火针:取阿是穴,适用血管性头痛、 顽固性头痛。 6. 耳穴贴磁法:有镇痛、消炎,调节 植物神经功能,适用急性头痛或慢性 头痛发作时。 7.穴位注射:选用维生素B12、维丁胶 性钙、当归注射液,穴注风池、曲池、 足三里等穴。
3
几种头痛特点
u血管性头痛:多呈胀痛、钝痛、搏动性 痛、跳痛,有家族史,女性居多,伴恶 心,呕吐,畏光,与劳累,紧张,妇女 经期有关。 u高颅压性头痛:以颅内肿瘤最常见,部 位固定,持续深在钝痛,伴呕吐,视力 减退。
4
几种头痛特点
u紧张性头痛:常为慢性全头痛,重坠 感,紧压感,钳夹感持续存在,与情 绪改变、紧张、焦虑、失眠有关。 u 外伤性头痛:有明显的外伤史,头痛 呈局限性。 u眼,耳,鼻,牙齿疾病引起头痛
27
头痛
1
概述
定义:指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疾病。 分类: 1 、根据发病的缓急:急性(二周内)、 亚急性(三个月内)和慢性头痛(三个月 以上); 2、根据头痛的严重程度:轻度、中度和重 度头痛; 3、根据病因:原发性和继发性头痛。
2
诊断原则
1、详细询问患者的头痛家族史,平素的心 境和睡眠情况; 2、头痛发病的急缓,发作的时间、性质、 部位、缓解及加重的因素; 3、先兆症状及伴发症状等; 4、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并根据个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辅助检查,如 CT、 MRI 、腰锥穿 刺脑脊液检查等。
9
太阳头痛——后枕痛
10
厥阴头痛——巅顶痛
11
治疗
治法:通络止痛 外感头痛: 主穴:列缺、百会 、太阳、风池 配穴:前头痛:印堂 攒竹 合谷 内庭 后头痛:天柱 后溪 申脉 侧头痛: 外关 率谷 足临泣 头顶痛: 四神聪 太冲 内关
12
风寒头痛:加风门 风热头痛:加曲池、大椎 风湿头痛:加阴陵泉 手法: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