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2010年7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目录一、总说明(一)目的和意义:为及时了解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动态及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各地、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本行业的生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统计对象和调查范围:本报表制度涉及饲料、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饲料工业产品生产情况、饲料工业企业情况、饲料工业产品市场价格等。

调查范围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的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三)报表类别:本制度包括六套报表: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基层季报、基层年报、基层月报。

(四)填报要求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综合季报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组织本辖区所属各级饲料管理部门逐级汇总填报。

2.基层年报、基层季报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填报,上报本辖区所属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汇总。

3.基层月报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推荐的重点跟踪企业填报,上报所属省级饲料管理部门,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辖区内基层月报统一上报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4.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全部企业基层年报的上报工作。

5.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在报送综合年报、综合季报表的同时,附上该年度、季度的饲料生产形势文字分析材料。

6.集团企业综合年报由集团企业总部所在地省级饲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报送。

(五)报送时间1.综合年报、集团企业综合年报。

每年1月底由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上一个年度的综合年报和集团企业综合年报表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2.综合季报。

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将上一个季度的综合季报报表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3.基层季报。

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将上一季度基层季报表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4.基层年报。

每年1月15日前,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将上一年度的基层年报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5.基层月报。

重点跟踪企业于本月最后1天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六)报表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由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七)报表制度执行日期《全国饲料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执行时间定于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二、报表目录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表号:饲综1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饲料管理部门报送,统计范围是辖区内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2.报送时间为年后1月底之前,报送方式为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表号:饲综12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二)集团企业综合年报表(续)填报单位: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饲料管理部门报送。

2.统计范围是集团所属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3.报送时间为年后1月底之前,报送方式为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三)综合季报表表号:饲综2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饲料管理部门报送。

2.统计范围是辖区内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

3.报送时间为季后10日前,报送方式为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四)基层季报表表号:饲基2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报送。

2.报送时间为季后5日前,报送方式为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五)基层年报表表号:饲基1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五)基层年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五)基层年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五)基层年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五)基层年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单一饲料原料生产企业、饲料机械企业报送。

2.报送时间为年后1月15日前,报送方式为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六)基层月报表表号:饲基3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六)基层月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六)基层月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六)基层月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本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在当月月底前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七)基层月报表表号:饲基32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填报单位:有效期:2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七)基层月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七)基层月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七)基层月报表(续)填报单位: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填报说明:1.本表由饲料工业产品生产单位报送。

2.报送时间为当月月底前,报送方式为通过中国饲料工业统计信息系统报送。

四、主要指标解释一、综合年报表(饲综11表)1.单位名称: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名称。

2.负责人:指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饲料统计的监督和审核工作。

3.统计员:指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中的饲料统计人员,主要职责为监督各企业报送数据、汇总和审核。

4.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划代码:指各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所在办公地址。

如果邮寄地址与办公地址不一致,在办公地址后使用括号注明邮寄地址及邮政编码。

5.联系方式:均指可直接联系到统计员的联系方式。

6.登记注册类型:本制度中的登记注册类型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作为划分经济类型的依据。

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联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港澳台、外商、其他。

具体分配方法请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7.企业人员(1)职工总数:指企业年末在册职工人数之和,由各种学历人员组成,包括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其他。

(2)特有工种人员:指国家规定必须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

8.按产品分企业数此项统计各类饲料及相关产品的企业数量。

在统计过程中,如果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一类以上饲料及相关产品,需在各类饲料产品生产企业数中分别统计。

(1)配合饲料:根据饲养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的饲料企业。

此项须按照生产能力大于等于5吨或小于5吨分别统计企业数。

(2)浓缩饲料:生产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的饲料企业。

(3)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的企业。

该类饲料可分为复合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和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三类。

(4)饲料添加剂: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的生产企业。

(5)单一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作为商品流通的,以一种植物、微生物和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产品生产企业。

单一饲料产品目录见农业部977号公告。

(6)动物源性饲料:是指以动物或动物副产物为原料,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单一饲料的企业。

具体目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0号。

(7)饲料机械:生产用于饲料加工、粉碎、混合、制粒操作的工业化设备的企业。

9.行政许可情况:填写本省当年度年仍在有效期的许可证数量。

抱括《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总数量以及新发、换发、变更、注销的分类情况。

10.产品生产情况此项分别汇总由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测合饲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动物源性饲料和饲料机械生产企业填写的生产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

(1)生产能力:是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最大加工量(按2000小时/年为单班;按4000小时/年为双班),此处填写本省饲料加工产品生产能力之和。

(2)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3)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饲料产品总量。

11.饲料产品(1)猪饲料:使用对象为猪的饲料。

(2)蛋禽饲料:使用对象为产蛋类禽的饲料。

(3)肉禽饲料:使用对象为产肉类禽的饲料。

(4)水产饲料:使用对象为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

(5)反刍饲料:使用对象为反刍类动物的饲料。

(6)其他饲料:无法归入以上类别的饲料产品。

(7)饲料添加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根据生产工艺不同,饲料添加剂分为饲料添加剂(Ⅰ类)和饲料添加剂(Ⅱ类)两种类型。

本统计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及其络合物、酶制剂、抗氧化剂、防腐剂、防霉剂、微生物等。

(8)其他(饲料添加剂):本报表制度中的其他全部是指在某些范围之内,没有归入相应类别的产品全为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