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细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趋势的研究

微细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发展趋势的研究

[ 0 Q .]
。 线电极电火花
( 3%*# I’#$+*%$&’ R%,$?&*:# 6*%9;%9:) 磨削技术 3IR6 使 微细加工电极的在线制作、 安装得到较好的解决, 微细 ( E%$*) 2 IRE ) 因此有了迅速发展。 日本 电火花加工 东京大学增泽隆久等人采用微细电火花技术已加工出 直径 "ST / !G 的微细轴和孔径 "/ !G 的微细孔, 可 进行 /11 !G U .11 !G U S11 !G 三维微细轮廓的数控 ( E%$*) 2 OVE ) 电火花铣削加工。 微细激光加工 技术 应用范围广泛、 加工精度及效率高, 便于计算机控制, 是一 种 很 有 发 展 前 景 的 微 细 工 艺。 电 子 束 加 工 ( IVE) 用于小孔、 窄缝、 刻蚀等微细工艺, 加工孔径可 ( <VE ) 达 ". !G, 刻线宽度可达 1T 0 !G。离子束加工 可用于精密微量去除、 离子刻蚀、 离子镀膜等表面改性 ( 1T 110 !G ) , 中, 去除精度可达纳米级 镀膜精度可控 ( E%$*) W’+*&H 制在 0 Q 1T 10 !G。 微细超声加工 W!E
・! ./ ・
!" 电解微细加工机理
! ! 电解加工时, ( 阳极 ) 工件 表面因钝化作用产生的 ( 金属氧化物吸附膜或成相膜 ) 钝化膜 会阻止低电流 ( 在电流效率曲线上, 密度下的电解作用 钝化区电流 H , 密度一般在 ? > HC < S %B 之间) 常规电解加工用较高 的电流密度及高速流动的电解液来消除钝化、 清除电 解产物, 保持电解过程的连续高速进行。 而微细加工 材料去除量微小, 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电解作用必须在 ( 处于效率曲线的钝化区 ) 低电位、 微电流密度下 进 行, 不能采用活性大但杂散腐蚀严重的 M’E( 电解液, 否则用单一电解方式加工时, 工件表面的钝化膜将难 以破坏, 电解作用不能持续进行, 使得单一电解方式在 微细加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实现电解微细加工必须解决好钝化膜剥落及从加 工区及时清除产物的问题。工件表面的钝化膜虽在单 纯的微电流电解作用下难以消除, 但其强度远低于基 体材料, 如在加工区加上高频振动, 利用电解液的振动 “ 负压空化” ( 必要时可在电解液中加入 冲击波及 作用 极细的微粉磨料 ) 来消除附着在工件表面的钝化膜, 使加工过程连续进行下去, 并可同时改善加工区状态。 基于上述设想, 将高频振动、 脉冲电流同时引入微 (可 电流电解过程中, 使脉冲电流与高频振动的频率 、 高于 HC OGT) 相位相互协调, 当工件与工具阴极相互
・- ..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EIE! 器件材料有硅、 金属、 压电材料、 磁性材料、 超导材料、 感光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等。依托大规模集 成电路工艺基础的硅微细加工技术主要通过光刻及化 学刻蚀得到微小的沟槽、 筋板、 孔洞等结构, 但此工艺 O<64 技术 只限于硅材料。相对于硅材料的微细加工,
!"# $#%#&’()*+ !,#*- ’. /)0,’ 2 (,’0#11)*+ !#0"*’&’+2 34 5’6# 3*- 78’3,3456 789 ( 68&9:;)9: <9;8,+*= >#$?9%$&’ @)’’#:# ,68&9:A?)8/01.11 ,@B5) $%&’()*’ :<9 *#,#&*$? )C +?# ;#D#’)"%9: +*#9; )C E%$*) 2 "*)$#,,%9: +#$?9)’):= &9; F&,%9: )9 +?# G%$*) 2 "*)$#,,H %9: +#$?9)’):= )C EIE! ,J# ,8::#,+ +?&+ 89;#* +?# ’)J ")+#9+%&’ &9; +?# #CC#$+ )9 "&,,%D%+= )C #’#$+*)H $?#G%$&’ &C+#* E%$*) 2 $8**#9+ ;#9,%+= ,J# $&9 8,# +?# ?%:? 2 C*#K8#9$= D%F*&+%)9 #CC#$+ +) *#’#&,# +?# "&,,%D%+= &9; 8,# +?# 9&**)J "8’,# $8**#9+ *)’# )C #’#$+*)’=+%$ &, J#’’ &, +?# ?%:? C*#K8#9$= D%F*&+%)9 C)* *#G)D%9: F);= G&+#*%&’L >?%, $&9 &$$)G"’%,? +?# G%$*) 2 "*)$#,,%9: )C $)G")89; #’#$+*)’=,%, J?%$? %, &’,) & 9#J $)9$#"+ &9; ;#D#’)"%9: +*#9; )C G%$*) 2 "*)$#,,%9: +#$?9)’):=L +,-./(0&:EIE! ;#D%$#,;B%:? 2 C*#K8#9$= M%F*&+%)9;5&**)J N8’,# @8**#9+;E%$*) 2 "*)$#,,%9: )C @)G")89; I’#$+*)’=,%, 现代工业的发展, 要求在有限空间内, 产品具有多 因而对产品小型化、 微型化的要求日益迫切。 种功能, 在航空、 航天、 医疗生物工程、 环境监测、 微型机器人、 传感器等众多领域中的微小机械有广泛应用前景, 计 算机技术、 微电子技术及航空航天等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也只有通过微型化和集成化来实现。 微机电系统 ( EIE!) 技术是产品微型化的技术支撑, 基于 EIE! 器件的微细加工技术集合、 交叉了多学科的内容, 是一 个融前沿高技术和工程应用于一体的科学技术体系, 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发展非常迅速。因此, 研究国内 外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 发掘电解加工机理的优 势, 并将其应用于 EIE! 器件的微细加工中, 目前已 成为一项很有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 ( 制版、 电铸、 注塑 ) 可以对许多金属材料进行微细加 尺寸可小至 0 !G, 精度达亚 !G 级, 已使 EIE! 领 工, 域产生重大进展。但 O<64 技术所需要的深层 P 射线 辐射源价格昂贵, 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而采用电铸工 艺, 不需要同步 P 射线辐射源的准 O<64 技术成为又 一研究热点, 但研究还有待深入
!"#$%&’ (#")*+, 综- 述 ( 可达 !, 级 ) , 接近时为脉冲加电区 退离时为脉冲间 由于电解作用在工件表面产生厚 歇区。加工开始后, 度极薄、 强度远低于基体材料的钝化膜, 利用高频振动 钝化膜破坏后的表面由于电解作用 作用消除钝化膜; 又迅速产生新的钝化膜, 阻止进一步电解, 这样可避免 通常大电流密度电解时产生的杂散腐蚀作用。由于阴 极无损耗的特殊优点, 加工型面将会完全根据阴极形 ( 拷贝式) ( 展成式) 状 或包络轨迹 成形, 而阴极可由线 ( 0123 ) ( 或采用快速 电极电火花磨削 技术在线制作 , 原型 4 精密微细电铸及掩模式刻蚀 ) 这个特点非常 有利于 515! 器件立体型面加工。 由于采用高频脉 “ 负压 冲电流, 电解作用间歇进行, 高频振动冲击波及 空化” 作用能有效、 及时地去除加工区的电解产物, 改 善及加强电解作用。 这种特性对 515! 器件的高深 度比沟槽加工非常重要。这种方式的材料去除是以钝 ( 亚 !6 级 ) , 化膜层为单位 电解钝化与高频振动作用 机理上可保证加工过程中钝化膜产生 消除交替进行, 和去除的协调配合, 解决电解微细加工过程难以持续 使其实用成为可能; 此外, 高频振动冲击及空 的问题, 化作用只起消除钝化膜的作用, 不直接参与去除基体 材料, 所以通过对微能电源参数的控制, 就可能实现微 ( 深度) 细加工速度及去除量 的自动控制。 电解微细加工需采用钝化性电解液, 如浓度 78 9 :8 的 ;&;<. 或 超 纯 水, 不 具 污 染 性, 且在高频振 动、 脉冲电流作用时只需采用静液加工, 不会产生常规 大电流电解加工在工件、 设备、 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多 种问题, 便于实现清洁、 绿色制造。 脉冲电源的正极接加工的微器件, 负极接工具阴 极。为了保证加工区电流密度处于电流效率曲线的钝 化区, 脉冲电压幅值 $ 可取 7 9 . = 或更小。将微能电 源的脉冲电压信号通过转换与功率放大电路产生同频 交变电压信号, 输入给压电元件换能器, 使高频振动头 带动阴极作高频振动。 其振幅 % 可由交变电压幅值 调节, 工作台振动频率、 相位与阴极、 工件间的脉冲电 压的频率、 相位协调同步, 保证阴极与工件接近时加脉 ( 如图 : ) , 冲, 分离时为脉冲间隔 即在一个脉冲区间, 钝化膜产生、 钝化消除、 材料去除、 产物排除过程分别 进行一次, 电解则以钝化膜层为单位有条不紊地在小 ( > 7? !6 ) 间隙 下进行。 在脉冲间隔区, 有限的加工 产物在电解液振动冲击波及空化作用下可及时清除, 外部电解液亦可循环更新, 无须泵液系统。 # 微位移伺服工作台发出位置 据 ! 轴深度信息, 给 "、 进行位置调节或三轴运动合成型面展成加 控制指令, 工所需的轨迹。因此, 本试验装置不但可以进行三维 还可以进行展成铣削式型面 型面的拷贝式微细加工, 加工, 可简化微细阴极的制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