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鸿门宴》
如《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
件 ,如《史记》;我国著名的《二十四 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我国史书体例
• 通史:不间断的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
史,如《汉书》.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30):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的发展变化,真实反映了上古社 ” 十二篇,“表” 十篇,“书” 八篇,“世家” 三十篇,“列传” 七十篇, 共一百三十卷。开创了体制完备、组织严密 的纪传史体。
我国史书体例
•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的史书,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8):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10):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注:《孔子世家》 《项羽本纪》
鲁迅评论: “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郑板桥评论:
• “《史记》百三十篇中 以《项羽本纪》为最, 而《项羽本纪》中又以 巨鹿之战、鸿门之宴、 垓下之围为最。”
•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 函谷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 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 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 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 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 判的代名词.
主要人物关系:
阵营 刘营 项营
欲 呼张良与
私下会见 “具”通“俱”,全部。(以事具告之) 叫
“以事” 作状语后置;“之”代词,代“张良”,省略 句。
财物:名作状,表动作对象
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
龙 宠幸 (表现)小处 看过那里的云气 是
虎, 成五彩, 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的样子)五彩颜色 云气 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时机
第1自然段中应注意的重点词语、句子: 1、“军霸上”、“王关中” :军, 驻扎;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故事背景:
•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起义后,出身 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 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 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 楚怀王。项、刘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 项梁死,刘、项分别战于黄河南北。楚怀王 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项 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则从黄河 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阳。
补充:有关项羽的其他故事
力能扛鼎: 【解释】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
古代的一种炊具,一般三足两耳,用青铜铸 造。1、形容气力特别大。
2、亦比喻笔力雄健。 •破釜沉舟: •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 一切地干到底。
• 四面楚歌: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 窘迫境地。
称王
让 作(他的)国相 占有它
项羽怒曰:“旦日飨士卒,为(之)击破沛公军!”
犒劳 替 我 打败 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
在这个。当:介词,在 驻扎在
十万,在霸上。范增 说 项羽曰: “沛公居
山东
劝告
在函谷关以东地区
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
妇 贪图 喜爱美女
对财物 取用
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事?
本段交待了刘、项双方 军事力量 的对比,表明 项羽一方 占有绝对优
势,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但此时双方
本应“戮力攻秦”而 曹无伤告密 ,
拉开了刘、项斗争的序幕。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驻军 没有能跟
军:名作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
言于,向……报告
欲王(于)关中,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 的起点。作者着重写他如何叱咤风云、勇冠 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扭转反秦局势,成为 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鸿门宴”:略
“垓下之围”:写项羽最后败亡,慷慨别姬, 勇敢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虽无自知 之明,但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 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看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评价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屈原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欧阳修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幽刚愁直发不愤阿,,留著得成正信气史冲照霄尘汉寰;。司马迁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上起黄帝,下至汉武,记载三 千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导入: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 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 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 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 重隽永的华夏文化哺育着后人.两千年前,项 羽和刘邦的一次宴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富 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而且宴会上成败得 失还不断启示着后人.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 起学习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鸿门宴》.
主帅 刘邦 项羽
谋士 张良 范增
武士 内奸 樊哙 曹无伤 项庄 项伯
探究问题: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 万”,双方力量悬殊,项羽居于主动 的、优势的地位,刘邦居于被动的、 劣势的地位。在《鸿门宴》这场斗争 中,项羽是怎样一步步由主动向被动 转化,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由被动向 主动转化的?
讲解课文 第1段
• 楚界汉河:
•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 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 霸王别姬:
•
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
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
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 无颜见江东父老: • 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
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楚汉之争、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2、沛公居山东时:在函谷关以东 地区,古今歧义。
3、范增说项羽曰:劝告
4、财物无所取:对财物。名作状, 表动作对象
讲解课文 第2段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 善留侯张良。
叔父 平时与留侯张良友好 善:与……友好
张良是时从 沛公,项伯乃 夜 驰 之沛公军,
跟随
于是连夜骑马 到 军营
之,动词
私见 张良,具告(之)以事,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