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

账户和复式记账方法的应用

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来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 认基础。 • 特点: • 凡是本期发生而且应从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的费用,不论 其是否已经在本期实际付出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 用处理。
• 凡是在本期发生而且应归属于本期收入,不论其是否已经 在本期实际收到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 按应计基础处理有关收入与费用的经济业务,将使各有关 会计期间损益确定更为合理。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息 使




初始确认
再确认
• 从确认对象角度分类——初始确认、后续确认、终止确认 。
• 以机器设备为例:
购入机器设备
使用机器设备
机器设备报废
初始确认 后续确认 终止确认
•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
• 1)可定义性——被确认的项目符合某一会计要素的定义 。
• 2)可计量性——具有可靠的计量属性(计价标准)并能 客观地加以计量。
现金收付制 (1)收入确认 ——以收到现金的时间 为标准。 (2)费用确认 ——以支付现金的时间 为标准。
• 举例: (1)收到某客户上年度所欠的货款50000元,存入银行; (2)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费用9000元; (3)以现金预付下年度的报刊费1200元; (4)赊销货物一批,价款10000元,约定3个月以后收讫; (5)根据销货合同,收到某客户的购货定金20000元; (6)计算确定本月应负担的设备租金为2000元; (7)计算确定本月应负担的报刊费100元。
• 两者核算原则、处理业务的标准不同。 • 收付实现制强调货币资金的实收实付; • 权责发生制强调收益发生和为了获得收入而发生
的费用相配合。
• 两种会计确认基础运用比较
权责发生制 (1)收入确认 ——以收入取得的权利形 成为标志,而不论款项是 否已经收到。 (2)费用确认 ——以费用承担责任的发 生为标志,而不论款项是 否已经支付。
第二节 经济业务分析与处理
• 一、经济业务的概念及其分类 • 经济业务又Leabharlann 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
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 可分为对外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类: • 对外经济业务是指企业与其他企业或单位发生交易行为而
产生的经济事项。比如,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向供货方购 货、向银行归还借款、向购货方销货等。
• 问题提出: • 对象——收入与费用
确认。 • 条件——收入的取得
和费用的形成与其款 项收付不在同一期间 。 • 依据——会计期间假 设
20**年6月12日销售商品80万元, 7月20日收到货款。这是6月份 的收入还是7月份的收入?
20**年12月12日支付下 一年度的报刊杂志费。
这是20**年的费用 还是下一年度 的费用?
第五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方法的应用
编辑ppt
1
• 本章讲授内容: • 会计确认基础 • 经济业务分析与处理 • 公司组建的账户设置及其运用 • 供应过程账户设置及其运用 • 生产过程账户设置及其运用 • 销售过程与财务成果账户设置及其运用 • 其他经济业务账户设置及其运用
第一节 会计确认基础
• 一、会计确认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 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
• 3)相关性——实质性地影响决策行为。 • 4)可靠性——如实放映经济活动,并且可验证和不偏不
倚。
• 会计确认基础 • 又称会计处理基础,简称会计基础。会计确认基础,是指
确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 • 会计确认基础的种类 • 1)现金收付基础——收付实现制 • 2)应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 现金收付基础
• 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Accounting on the cash basis/Cash basis of accounting)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 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 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 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现金收支行为在其 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 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 特点: • 凡是本期实际以现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
中取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 凡是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属于本期,
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 适应范围: • 非盈利性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单位。
• 应计基础 • 也称权责发生制,它是按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
9)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A公司将B公司的长期借款转为B公司的投资 。
• 不论企业的经济业务多么复杂,都可归纳成上述 九类经济业务中的一种,而且,其增减变动规律 是:
• 经济业务总是引起: 同类(资产类或权益类)项目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 。 不同类(资产类和权益类)项目同增同减,增减金额相等。 无论哪一类型,都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 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例如:A公司到银行提现备用。 4)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A公司以银行存款返还投资人的资本金。 5)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例如: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例如:A公司借长期负债偿还短期负债。 7)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A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8)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如:A公司已决定分配的利润,但利润尚未支付。
• 对内经济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成本、费用的耗用, 以及因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调整而产生的经济事项 。比如,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机器设备 的折旧、工资的分配及收入与费用的结转等 。
• 经济业务有下列种类型: 1)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如:A公司接受B公司以银行存款的追加投资。 2)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例如:A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货款未付。
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何时作为会计信息 以及列入什么会计信息的过程。 • 会计确认的目的在于排除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经济 信息,确定会计的核算内容。
第一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 会计确认的分类 • 从会计信息处理过程角度分类——初始确认、再确认。



(账户)
(财务报表)



易 与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