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钳工培训

装配钳工培训


装配的分类
部件的装配 组件的装配 总装配
整个装配过程要按照有关技术要求按次 序进行
装配的基本要求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技术部门提供的 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 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 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 件,应及时上报。
扭力一般以N·m来表示,扭力扳手分为 数显式、表盘式和扭力预置型等。
螺栓或螺母使用扳手暂时拧上,然后,使 用扭力扳手,正式拧紧,并测量扭力。
测量扭力必须注意的是,把符合螺栓或螺 母尺寸的套管安装在扭力扳手上使用,测
量时必须握住手柄把手,施加力量。
扭力扳手的使用方法见附件
螺纹联接的防松
在静载荷下,联结所用的螺纹能满足自 锁条件,螺母、螺栓头部等支承面处的摩 擦也有防松作用。但在冲击、振动或变载 荷下,或当温度变化大时,联接有能松动, 甚至松开,这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设 计螺纹联接时,必须考虑防松问题。
3、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
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 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第四部分
轴承的装配
滑动轴承的装配
1、滑动轴承(或称轴套)的装配 (1)将符合要求的轴套和轴承孔除去毛刺,
并经擦洗干净之后,在轴套外径或轴承座 孔内涂抹机油。 (2)压入轴套。压人时可根据轴套的尺寸、 和配合的过盈大小选择压入方法,当尺寸
如呈钝角状态,则比较安全。另外,扳手 最好是用拉的力量,而不是按的力量。在 无论如何都必须用力按时,用手掌按,同 时手指伸出,这样比较安全。
本事项可通用于双头梅花扳手、棘轮 手柄、管钳子、活动扳手、扭矩扳手等所 有扳手。
(2)套筒扳手用套管 应使用口径吻合的套管。即,对米制
螺纹使用米制螺纹的套管,对统一标准螺 纹使用统一协定螺纹的套管,应清楚分类。
4、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 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第三部分
常用联接件的装配
螺栓、螺母的紧固
1、普通紧固作业 这里所规定的普通紧固作业是指通过
螺栓、螺母以及垫圈等,为紧固机械部分 而使用扳手等紧固工具时,没有转矩限制 而只是单纯紧固的作业。
(1) 扳手 在使用固定口径扳手时,使用与工作对象的
装配技术基础
2016年装配钳工培训
主要内容:
一、装配的基础知识 二、装配作业前的准备 三、常用联接件的装配 四、轴承的装配 五、直线导轨及齿条的装配 六、带轮的装配 七、电机、减速机的装配 八、密封件及气动元件的装配
第一部分
装配的基础知识
装配的概念
任何机械设备或产品都由若干零件和部件 组成。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有关的零件 结合成部件,或将有关的零件或部件结合 成机械设备或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3、滚动轴承的拆配注意点 (1)滚动轴承上标有代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的部位,
以便于修理更换。 (2)轴承装配在轴上和座孔中后,不能有歪斜和卡
住现象。 (3)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热胀余地,在
同轴的两个轴承中,必须有一个轴承 的外圈(或
内圈)可以在热胀时产生轴向移动,以免轴 或轴承产生附加应力,甚至在工作时使轴 承咬住。 (4)在装拆滚动轴承的过程中,应严格保持 清洁度,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和座孔内。
技术准备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 艺要求。
零部件的处理
1、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 精度、配合面、滑动面以及外观应进行抽 检。
2、对零部件进行清洗及表面防锈处理,清 洗要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
3、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 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3、破坏螺纹副防松 (1)铆冲防松装置
装配时,先将螺母或螺钉拧紧,然后用 样冲在端面、侧面、钉头冲点来防止回松。
(2)粘接防松装置 采用厌氧胶粘剂,涂于螺纹旋合表面,
拧紧后,胶粘剂能自行固化从而达到防止回 松的目的。
螺栓联接紧固注意事项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 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 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双螺母拧紧示意图
(2)弹簧垫圈锁紧
2、机械防松装置防松 (1)开口销与带槽螺母配合使用
(2)圆螺母与止动垫圈配合使用
(3)安装舌形垫圈
(4)串联钢丝防松
防转钢丝在螺栓数为偶数时,是每2个螺栓为 1对进行安装,如为奇数时,2个一对,剩余的3个 作为一组进行安装。一般使用钢丝钳来安装防转 钢丝。
和过盈量较小时,可用锤子敲入,但需要 垫板保护;在尺寸或过盈量较大时,则宜 用压力机压人或在轴套位置对准后用拉紧 夹具把轴套缓慢地压人机体中。压入时, 如果轴套上有油孔,应与机体上的油孔对 准。 (3)轴套定位。在压入轴套之后,对负荷
较大的轴套,还要用紧定螺钉或定位销等
固定。
(4) 轴套的修整。对于整体的薄壁轴套,在 压装后,内孔易发生变形。如内孔缩小或 成椭圆形,可用铰削和刮削等方法,修整 轴套孔的形状误差与轴颈保持规定的间隙。
键和键槽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尺寸在装配前均 应检验。 2、普通平键、导向键、薄型平键和半圆键,两个 侧面与键槽应紧密接触,与轮毂键槽底面不接触。
3、普通楔键和钩头楔键的上、下面应与轴 和轮毂的键槽底面紧密接触,其接触面积 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 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 长度的10%-15%。
5、装配中,当发现销和销孔不符合要求时, 应铰孔,另配新销;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 应在设备的几何精度符合要求或空运转实 验合格后进行。
6、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 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 沉入孔内。
键连接
键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键的表面应无裂纹、浮锈、凹痕、条痕及毛刺,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 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 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
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
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 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 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 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
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 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 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 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 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第二部分
装配作业前的准备
作业资料的准备
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 料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 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 整性 。
(5)装配后,轴承运转应灵活,无噪声,工 作时温度不超过50℃。
(6)拆下滚动轴承时,可用软金属棒和锤子, 也可用压力机或用双爪或三爪顶拔器。对 于拆卸后需重新使用的轴承,不能损坏其 配合表面和精度。拆卸时严禁将作用力加 在滚动体上。
直线轴承的装配
(1)组装前,轴承内部应涂抹润滑脂。 (2)轴承压入支承座时,应采用专用安装
强行使其转动,会损坏轴承。
(6)不允许用紧定螺丝直接紧定在轴承外 圈上,否则会发生变形。
第五部分
直线导轨及齿条的装配
直线导轨的装配
一、导轨安装前的准备 1、在安装前必须去除零件安装面上的毛刺、
污物,直线导轨上的污物并擦拭干净。如 直线导轨轨道上涂有防锈油,安装前请洗 净后再安装,防锈油除掉后的基准
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下表。
螺纹联接的装配形式
拧紧成组螺栓、螺母、螺钉时,必须按照 一定的顺序拧紧,做到分次、对称、逐步 拧紧。否则会使螺栓松紧不一致,甚至使 被联接件变形。
如拧紧长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母)时
应从中间的螺栓开始,依次向两边对称地 扩展。
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分布的成组螺栓(螺 母)时,必须对称地进行 。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 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 护垫(铺地用橡胶带)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 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 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 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
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栓(螺 钉)开始。
销联接
销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查销的型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设
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有关连接机件及其几何精度经调整符合
要求后,方可装销。
3、装配销时不宜使销承受载荷,根据销的 性质,宜选择相应的方法装入;销孔的位 置应正确。
4、对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销和销孔,装配前 检查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 规定;当无规定时,宜采用其总接触面积 的50%-75%。
油。 (4)检查轴承型号、数量与图样要求是否一
致。 (5)清洗
2.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1)圆柱孔滚动轴承的装配
对于圆锥滚子轴承,因其内外圈可分离, 可以分别把内圈装入轴上,外圈装在座孔 中,然后再调整游隙
(2)圆锥孔滚动轴承的装配
(3)推力球滚动轴承的装配
1,5—紧圈:靠在转动零件的端面上。 2,4—松圈 :靠在静止零件的端面上。 3 —箱体 6-螺母
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纹副相对转动。 具体的防松装置或方法很多,就工作原理 来看,可分为利用摩擦、机械方法(直接 锁住)和破坏螺纹副关系三种。
1、利用附加摩擦力的防松装置: (1)双螺母拧紧 先将主螺母拧紧,然
后再拧紧副螺母。当拧紧副螺母后,主、 副螺母间螺栓受力伸长,而使螺纹接触面 和主、副螺母接触面上产生压力及附加摩 擦力,阻止主螺母回松。
(总装配图见附件)
场地的准备
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 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 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 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