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风助我成长”作文素材

“家风助我成长”作文素材

“家风助我成长”作文素材“家风”写作指导一、题目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屮,人们历来就重视家风的教育作用。

所谓家风,又叫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

作为武汉商业领军人物,中百百货董事长程军说,从小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曾祖母程瑞芳, 她立下的家风让他终身受益。

程军的记忆里,这个有文化、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对后辈非常严格,特别是生活细节上。

程军记得自己四岁时,有次回家没先向老太请安,而是回房直接找玩具,老太太儿天没有理他。

他恭敬地到老人而前,磕头认错。

老A太“借题发挥”,送给他终身难忘的三句话:做人要有礼貌,做人要饮水思源,做人要知恩图报。

老人还常说:“择高处立,就平出坐,向宽处行。

’'意思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事,做事要留有余地,这至今影响着程军的经营管理哲学,让他学会换位思考,不断创新, 关心员工。

程军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家风对人的影响。

请以“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审题1、审题目这是一个短语,首先要解释其含义。

根据材料可以得知,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

思考问题:谁家的家风?家风是什么?家风对人有什么影响?好的家风是什么?1、思想品格方面:孝顺;诚信;助人;爱国;廉洁;勤俭;忠诚……2、为人处事方面:求是;讲礼;谦让;嗜读.家风对人的影响?好的家风有好的影响,不好的家风有不好的影响。

好的家风可以让人立徳、修身、齐家、安天下、成就事业。

坏的家风可以让人毁德、坏身、败家、亡天下、一事无成。

2、审材料材料有三段。

第一段:解释家风,特别要注意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

因此不能使两个人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的事情。

是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这回答了家风是什么。

(是写作的出发点)。

第二段:叙事事例。

通过分析可知,主要侧重于表述家风是什么(道德方面、为人处事方而),(做人要有礼貌,做人要饮水思源,做人要知恩图报;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事,做事要留有余地)和家风对程军的影响(影响着程军的经营管理哲学,让他学会换位思考,不断创新,关心员工。

第三段:总结事例。

告诉我们写作的重心在于家风的影响,这是文章的落脚点。

三、立意结合对题目的理解和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立意。

1、记叙文:通过叙述一件自己家有关家风的故事,体现家风对自己的影响。

2、叙事散文:通过叙述两到三个关于家风的场景,从各个不同角度体现家风对自己的彩响。

也可以通过写两到三个关于家风的场景,写出家风对我们整个家庭的影响。

3、议论文:(1)、普通式: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框架:第一部分:引出论点(可以用比喻,用设问、用开门见山,引用名言等)第二部分:举两个事例论证中心论点。

最好是从不同的角度举例。

例一:包公清廉家风使得世代为官清廉。

例二:杨家忠诚为国家风使得杨门一门忠烈,尽忠保国。

笫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2)、对比式: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框架:第一部分:引出论点第二部分:举正反两个事例论证屮心论点。

例一:举爱德华家族家风品德高尚而一门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例二:举朱克家族家风品行恶劣而一门出了很多罪犯。

第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

(3)、并列式: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框架:第一部分:引出论点。

第二部分:分论点一:好的家风是良好品德的传递。

分论点二:好的家风是处世之道的教导。

第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

(4)、递进式:中心论点——好的家风对人产生好的影响。

第一部分:引出论点。

第二部分:分论点一: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分论点二:好的家风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家族的兴盛繁荣。

第三部分:总结重申论点。

四、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概念没有厘清——“家风"家——家庭的范围内风——长期形成的风气误区:①把点对点的家庭教育等同于家风(贴标签)②把偶发的状况当做长期的状态③家风的表里关系处理不得当(是什么)④家人之间内在不一致2、中心主次把握不当行文侧重于“是什么”,没有涉及价值。

家风对人的影响没有具体呈现,贴标签。

应该侧重于探讨家风的正面影响。

五、材料积累1、有一则资料说,美国有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

爱德华是位德高行洁、博学勤勉、多才严谨的人。

他的后辈儿孙,有十三位大学校长,一百多位教授, 八十多位文学家,六十多位医生,还有一人当过副总统,一人当过大使,二十人当过议员。

而珠克是个酒鬼、赌徒、无赖,终生浑浑噩噩。

他的子孙后代,三百多人是乞丐、流浪汉, 四百多人因酗洒致残或死亡,六十多人犯过诈骗、盗窃罪,七人是杀人犯,后代屮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

这则资料确实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家庭或家族,其家风的好与坏、正与邪,那是有长远影响力的,那是有强大渗透力的,它会长远地影响到许多代后人的成长。

第一代爱德华德高行洁,为他的后代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道德灯塔。

他的道德光芒,长久地指引着后代们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

2、清朝的曾国藩先生就非常注重家风建设。

曾国藩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家里很讲究家规、家风。

他是半耕半读发奋苦学而成材,为朝廷建功立业,做了大官,官至极品,位高权重, 可谓拜相称侯。

可是曾国藩却处处守着谦虚谨慎,他再三告诫自己的子孙后代,必须是“半耕半读,勤俭持家,以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

曾国藩要求他的子孙们、子弟们,亲自参加打草、捡柴、拾粪、插禾、锄地、收割等等农事劳动。

不许他们仗势欺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即使家里有奴婢,子弟们也不能够随便差使。

他用这种家风家道来修持自己,整饬家庭。

虽然自己位高权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留给子孙、家族的只有两万两银子。

除了乡间一个老屋之外,没有建造別的房子,也不曾买过一亩rn地留给子孙。

曾国藩秉承父祖治家之道, 严格耍求曾纪泽、曾纪鸿兄弟二人,以致二人一为外交家,一为学者。

其后孙辈出了曾广钧那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岀了曾宝茹、曾约农那样的教育家和学者。

曾家代有贤人,这与曾家代代严守家训,恪守正道关系至密。

3、谢氏的第一代叫谢瓒,当过三国吋代魏国的典农中郎将,是一个主管屯出事务的中下级官员。

他最大的功劳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开创了谢氏家族重视书香、重视读书育人的家风。

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儿子谢衡当上了“国子祭酒”,史书上称其为“硕儒二此时,谢家的文化底蕴已经很厚实了。

后来代代人才辈出。

甚至除了“一门两代四公‘‘的盛况,谢氏家族已登上名门望族的巅峰。

纵观谢氏家族的兴家史,应该认识到,“雅道相传‘‘正是谢氏的家风。

书香使谢家从个平民之家、小官僚之家,仅三代便上升成为豪门大户。

而且几代的书香也造就了谢氏家人的特有气质。

据梁朝袁昂讲,谢家人“飒飒有一种风气覽这种风气就是谢安描述的:“外不寄傲,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对于杨家将忠心报国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 对于一个家族前赴后继捍卫祖国既忠又勇的行为,人们传诵他们,缅怀他们,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以各种形式,为他们竖起一座座丰碑。

5、包公祖孙三代都是克己奉公,廉洁守法,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清官。

包公长子包緯,授官太常寺太祝,廉洁自律。

包公次子包绶不论在何地任何职,都能清苦守节。

包绶死后,箱囊z内除了书籍、著述外,别无他物。

包公z孙包永年廉洁自守,死后了无遗蓄,连丧事都是亲朋出资办理。

后人评道:“包公言传身教,子孙居官清廉。

”在《家训》中,包公给后世子孙立了一条严格的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雹就是说,包家后世子孙当官,如有贪赃枉法者,开除族籍,不准再回包家;死后也不准葬入包家祖坟。

不遵从此训,包公就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子孙°包公还嘱家人请工匠,把这则《家训》刻在石碑上, 竖立在堂屋东壁,昭德塞违,垂照后世。

包公子孙为何能够做到居官清廉?是包公以身示范的家风影响了后辈子孙;是他留下的《家训》教育了后辈子孙。

包公廉洁从政,是后辈子孙的楷模。

最典型的事例,是“包公知端州,不持一砚归”的千古佳话。

包公之廉洁自律、一尘不染,由此可见一斑。

6、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

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就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从父亲钱玄同到其儿子钱三强再到钱氏第三代钱思进,一脉相传,形成了自强好学、一心为民的好家风。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

不但在社会上,向旧文化无情地冲击,在家庭里,也常向儿子钱三强灌输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对于社会要有改革的热情,时代是往前进的,你们学了知识技能就要去改造社会。

”钱三强正是在父亲这种精神的熏陶下,走上敢说敢为、自强不息的人生道路的。

钱三强做了父亲当了名人Z后,同样严格要求子女,生活上要低要求,学习上要高标准。

他用周总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名言教育子女。

在他的带动下,钱三强全家上下好学成风。

人们平口踏进钱家门坎,会不由得放轻脚步,压低嗓音,因为这个家庭的成员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作,或者在听外语广播,没有一个是无所事事的。

钱思进上大学后,仍然穿一身洗得发白了的蓝布衣服,脚穿布鞋,背一个IH帆布书包。

有人劝钱三强不要对孩子太“抠”了,钱三强却说:“钱多了,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包袱。

从我白己的亲身经历来看,靠父母是不行的,要学会白己走路。

’’7、在一个家族、一条血脉、一个姓氏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中,家风和遗传因子--样起着主导作用。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为战争、灾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条血脉述会延续、崛起,繁衍生息、以至兴旺发达。

而有的家庭富可敌国,富贵一时却很快轰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

究其原因,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不在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家风。

我们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却能够帮助子孙后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使得一代更比一代强。

8、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孩子健康地成长。

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孩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孩子行为,陶冶孩子的情操,是他们成长的风向标。

一般说来,学习型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懂得尊重。

不同的家风都会在孩子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

孩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

这便是家风的重要性,便是家风的感染和陶冶作用。

七、美文欣赏(一)家风若是说起自家的家风,感觉很难言表;而家风对自己的影响,该从何说起呢?从儿时一直到现在的记忆中,爷爷总是一个朴实节俭的人,在他病重临终前,他都不忘嘱咐爸爸一定要简简单单的为他料理后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