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变电站内通信光缆子管及接头套管连接规范及施工要求近年公司系统发生多起变电站内通信光缆遭小动物破坏事件,为消除变电站内电缆沟等隐蔽部位存在的通信光缆保护措施失效等隐患,省调控中心组织编制了《变电站内通信光缆套管连接规范及施工要求》,重点明确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中通信光缆子管及套管的安装方式。
一、光缆子管及接头选用(一) 子管及接头的标准规范GB/T 24456-2009 高密度聚乙烯硅芯管GB/T 13663-2000 给水聚乙烯(PE)管材GB/T 13663.2-2005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件GB/T 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 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YDT 841.1-2008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1部分:总则YDT841.2-2008 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2部分: 实壁管(二)子管及接头的主要材料1. 依据YDT 841.1-2008,目前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按使用材料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类:――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聚乙烯(PE)管;――以硬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硬聚氯乙烯(PVC-U)管。
2. 常用的通信子管按结构划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实壁管:横截面为实芯圆环结构的单孔塑料管材。
包括PVC-U、PE管两类,其中PE管包括LDPE(低密度PE管)、MDPE(高密度PE管)、HDPE(高密度PE管),通信用PE子管,一般就是指HDPE管。
――硅芯管: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外层和永久性固体硅质内润滑层(简称硅芯层)组成,一般外层带有色条。
3. 常用光缆子管的规格型号PVC-U管常用规格表1 PVC管常用规格规格 外径(mm) 壁厚(mm)50/44 50 340/35 40 2.432/28 32 2PE管常用规格表2 PE管常用规格规格 外径(mm) 壁厚(mm)40/34 40 334/28 34 332/28 32 230/26 30 2硅芯管(HDPE) 常用规格表3 硅芯管常用规格规格 外径(mm) 壁厚(mm)40/33 40 3.534/28 34 332/26 32 34. 管材接头规格PVC-U管接头有标准件,一般有胶粘剂连接型管件和弹性密封圈连接型管件,在市场上采购相对比较便利。
PE管接头通常有电熔带焊接、热收缩套连接、挤压焊接连接、卡箍连接四种连接形式;但这几种接头方式主要用于供水管道使用,而且主要针对大管径管材,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在电力电缆沟中焊接还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这几种方式均不适用。
因此目前PE管主要接头方式还是采用大管套小管为主,如大管与小管不能紧密吻合,就有脱落的可能。
硅芯管接头在GB/T 24456-2009中有明确要求,但在市场上能买到的很少,目前只有40/33型管材有标准接头可买到,其他型号接头暂未发现。
(三)各类管材综合比较光缆子管一般选用PE管、PVC-U管、硅芯管等管材。
实际上PE管和硅心管所采用的材质都是HDPE材料,只是规格相近的硅心管壁厚比PE管要厚,同时硅芯管多了硅材料作为内层材料。
以下是PE管材与PVC管材的比较:项目 PE实壁管 PVC管承压能力 在现有技术水平和国家标准中,采用标准尺寸比SDR为11的PE管最大公称压力可达16 kg/cm2。
国际标准中,当公称外径大于90mm时,标准尺寸比为11的PVC-U管最大公称压力为25kg/cm2。
原料成分及产品外观 PE管是由100%单一纯原料粒料(即使在加入碳黑及抗氧化剂时,也是由原料中聚合而成)经挤压加工制成,不加入任何填充剂、增塑剂,管体表面光滑洁净、切口光洁均匀,且保证长期不发生龟裂现象。
PVC管由PVC粉渗入填充剂(如石粉)、稳定剂等经挤压加工制成。
石粉的可塑性及稳定剂的加入量对管材的性能会发生影响。
密度 PE管为0.92—0.96g/cm2,较轻,仅为PVC重PVC管为1.4g/cm2,较重。
量的3/4。
耐冲击强度 PE管的耐冲击强度特别优异,为PVC管的6倍,重物直接压过管体时,管材也不会破裂。
PVC管耐冲击性不好,如遭受重物直接冲击会破裂。
常用温度极限 PE管的软化点在121°C,脆化点在-80°C,其常用温度限制在-40°C~100°C之间,又因其优秀的低温脆性,尤其适合在较寒冷的地区使用PVC管的维卡软化点为80°C,脆化点为-18°C其常用温度限制在-5°C~60°C之间,冬天温度在5°C以下时,有脆裂的危险。
阻燃性 PE管属缓燃性物料,但在缺氧状况下,不会引起燃烧,故埋在地下的管线无论是输送燃气、水,还是做电缆套管,均可安全使用。
PVC管属自熄性物料,其在着火点燃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熄灭,故可作为室内外给排水管线。
卫生性能 PE塑料为隋性无极性物料,在加工时不添加任何含铅类重金属盐稳定剂,故不含任何毒性,且对一般酸碱均不发生作用,是输送饮水的最佳材料。
PVC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必要的稳定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其中的含铅、砷、镉、锡的化合物长期累积会对健康不利。
PVC组织中含有氯元素,且在焚烧过程中产生致癌物二恶因,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不利影响。
连接性能 PE管的连接通常采用热熔连接、电热熔连接,熔接安全可靠,熔接强度可达100%。
其中以电热熔连接法最为快捷且安全可靠,不受人为因素影响,故此在燃气管道中其它连接方法是无法代替的。
PVC管常使用粘接剂连接、胶圈连接、法兰连接,这几种连接方法都受一定的人为因素影响。
耐候性 PE管由单纯原料制成,且加入可过滤阳光紫外线的碳黑,故其耐候性极佳。
PVC管内含有石粉及具有挥发性的增塑剂,长时间曝晒会发生裂解、硬脆、老化。
沿电力电缆沟敷设管道光缆时一般采用PE管保护,其优点在于可成盘生产,管材柔韧性好,便于弯曲,可大大减少中间接头的数量;另外耐冲击能力强,是PVC管的6倍。
其缺点在于其为缓燃性物料,在有氧环境下可燃烧,而且接头部分无标准的接头套管,如套管规格没选好,容易使套管脱落。
其接头也可采用电热熔接,但考虑在电缆沟施工时的安全性,该方法一直未采用。
PVC-U管也可用于电缆沟中做为光缆或二次电缆的保护管。
其优点在于耐压力较强,接头有标准型号,使接头位置紧固,其为阻燃性材料,阻燃能力比PE管优。
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其抗冲击能力差,容易受外力破坏;其耐候性差,容易在暴晒时脆裂,因此一般多用于室内使用;另外,由于管材比较硬,不能成盘生产,一般6米为一段,造成接头数量多,不便于电缆沟内光缆的施工和敷设。
硅芯管一般用于长途光缆敷设时的保护管,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使用。
其优点在于耐压耐冲击能力好,硬度高,内壁光滑,便于光缆的敷设,阻燃性能较好。
其缺点在于柔韧性较差,弯曲半径大,在电缆沟敷设时弯曲比较困难;另外标准接头难以采购,使施工不太便利。
(四)各类管材推荐适用场合依据以上的比较分析,作为光缆子管材料,推荐采用PE 管或硅芯管,其保护性能及耐厚性均要优于PVC类管材。
对于电力电缆沟、电力预埋管道优先选用PE管,也可采用硅芯管或PVC-U管。
对采用直埋光缆方式,优选硅芯管(或镀锌钢管)。
对阻燃要求高的管道,可选用硅芯管或PVC-U管,也可在PE管外穿PVC-U管保护。
(也可订制添加阻燃材料的PE 管)。
对于铁塔或构架引下光缆的保护管材,因有部分裸露在地面上,塑料管材在阳光直晒时均容易老化。
因此,对引下光缆,在面部分除穿子管外还需外加镀锌钢管(或镀锌钢槽)保护。
(五)电缆沟内PE子管及套管型号的选用电缆沟内PE子管型号选用:外径: 32 mm;内径:28 mm;壁厚2mm;PE接头处采用套管接头,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一:采用相同的PE管作为接头套管,套管长至少500mm,中间剪开,包在PE管接头处,用不锈钢抱箍紧固(不宜使用尼龙扎带),使套管在拉力作用下不产生移动。
如下图:500方法一接头照片方法二:采用外径: 40 mm;内径:34 mm;壁厚3mm的PE管(或40 mm;内径:33 mm;壁厚3.5mm的硅芯管)作为接头套管,套管长至少500mm,套管两头中间分别剪开100mm,子管套入套管后,用不锈钢抱箍在套管两头紧固,使套管在拉力作用下不产生移动。
如下图:500上图:方法二接头照片方法三:采用外径: 40 mm;内径:34 mm;壁厚3mm的PE管(或40 mm;内径:33 mm;壁厚3.5mm的硅芯管)作为接头套管,套管长至少500mm,子管套入套管后,用卡码卡紧套管,使套管被逼紧不产生移动。
如下图:500运行中整改推荐采用方法一及方法二,新建工程推荐采用方法三。
(六)电缆沟内其他材料子管及套管型号的选用1. PVC管材电缆沟内选用PVC管材作子管时,宜选用外径32mm或40mm的PVC-U管材,接头选用国标要求的标准件,用胶粘固定。
2. 硅芯管材电缆沟内选用硅芯管材作子管时,宜选用外径34mm,内径28 mm(或外径40mm,内径33 mm)的硅芯管材。
接头选用专用的硅芯管接头。
(硅芯管专用接头目前价格差异较大,从十几元到几十元1个都有报价)硅芯管专用接头照片二、站内电缆沟内敷设光缆要求站内电缆沟中光缆需穿子管敷设,在直线段光缆子管每间隔1.5-2米需绑扎在电缆支架上固定;在转弯段子管2端绑扎在电缆支架上固定。
光缆绑扎固定可采用尼龙扎带或包胶铁线。
其中尼龙扎带宽度至少7.6mm、长度至少300mm、拉力LGS不低于55;包胶铁线要求铁线截面不小于1.5 mm2。
光缆子管外需挂光缆标志牌,在直线段每间隔30米需挂牌一个;在转弯段2端需挂牌;在进出口处需挂牌。
光缆在电缆沟与构架引上部分采用镀锌钢管保护,钢管上部端口离地面高度2米,钢管采用外径50mm的国标热镀锌水管;站内构架及机房侧的余缆长度控制在20-25米左右,构架在余缆架处盘留,机房侧的余缆沿电缆层支架盘留或在机房走线槽内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