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
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一:传热是存在温差时的热量传递。
根据传热机理不同分为3种基本方式:
A 热传导,简称导热。
由于温差通过物质分子间物理相互作用造成能量的转移。
B 对流传热,不同温度的流体质点在运动中发生的热量传递。
包括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C 热辐射。
靠电磁波传递能量。
二:给热指流体流过与流体平均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二者间发生热交换的过程。
给热问题虽涉及一固体壁面,但从流体方面考虑,仍为流体对流传热问题。
三,由傅里叶定律: q = —入* grad t ,热通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导热系数(热导率)入为比例系数,单位为W/(m*OC)。
四,由牛顿冷却定律:dQ = a * dA(T-TW),给热系数a单位为W/(m2 *OC),不同于导热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