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灵格的哲理故事

海灵格的哲理故事

海灵格的哲理故事
破除魔咒
不论是谁,只要你期望窥破爱的隐藏的和谐的秘密,就必须亲自进入一座繁复的迷宫。

他必须带着很多线团,用来标记路线,引导自己走出迷宫,以免晕头转向。

我们被迫在黑暗中摸索自己的路,当我们力求揭开罪责和清白之外那美好的秘密时,就要面对混淆我们感觉、麻痹我们理解、满布在我们周围的欺骗和幻像。

当孩子们被告知婴儿是鸛鸟带来的时候,他们就被领入了这种状态。

当疲倦不堪的囚犯读到死囚室门上写着“工作将会有赢得自由"时,也必然会感觉到这一点。

然而,许多人还是有勇气破解迷宫,要向黑暗中窥探,要打破这虚假信念的魔咒。

那时候,他们就向吟游诗人在角落里,当吹笛手派
德(Pied Piper,德国传说中十二世纪的吹笛手,在海默林镇驱鼠后得不到报酬,而把全镇的孩子诱拐走)诱拐孩子的时候,静静地为唤醒那些孩子们在那里等待。

也许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孩子,在人群为疯狂的独裁者欢呼的时候,大叫出其他人知道却害怕承认事实:“他没有穿衣服!”
皇帝的新衣
在学院的研讨会上,一位知名的哲学教授赢得了满堂喝彩,他在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这样一个观点:当一个人不再依靠其他任何人时,就得到了最大的个人自由。

雷鸣般的掌声歇息之后,一个参与者站起来率直地大声说:“不对!”会场上下顿时充满了震惊和愤慨。

在人们稍微平静之后,那人补充说道:“显而易见,在任何时刻我们都要依靠很多东西,我们呼吸的空气,为我们种植粮食的农民,还有我们的朋友和家庭。

我们构成了一个大的整体,我们依靠他们,他们也依靠我们。

在我们拒绝面对真相、生活在似是而非的幻像里的时候,这算是什么自由?按照事物本来的真实性承认并接受他的时候,我们想要的自由才会到来。

那么,我就能完全支付我的债务,不拖不欠,获得了自由,我也可以全数的接受别人的付出,满足了需要,获得了自由。


运作在我们的关系中的隐藏的爱的系统和谐,一直在关注着爱。

跟从它比弄懂它要容易的多。

如果它对我们很重要,在心灵深处微妙的活动中,在仔细观察我们所处的关系时,我们就能认出它来。

只有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影响,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爱,我们都能认识到它的存在。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到个人良知的极限—在哪里它们会对我们有帮助?在哪里我们又必须克服他们?我们怎样才能够了解支持爱的伟大灵魂的智慧,这些在下面的解决的章节里会具体的描述。

这是一条通向善良与邪恶知识的路,它超越了罪责和清白的感觉,它为爱而服务。

帮助的启示
一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到乡村去,他要寻找新的知识。

探索的欲望驱使着他,让他感到热血沸腾。

离开平素行走的路线,他找到一条新路。

这里没有路标,他必须依靠自己的眼睛观察,依靠自己的双脚探索。

现在只有靠自己的直觉才能体验这一切。

小路的尽头是一条宽阔的河流,他下了车。

他明白继续向前就必要离开岸上的一切,离开身边实实在在的一切,让自己置身于强大的
力量当中,让自己服从这个力量并顺流向前。

他犹豫不决,然后向掉头回去。

这是他得到的第一个启示。

回家的路上,他认识到自己懂得很少,帮不了其它人,而且就算是自己懂得的那些少得可怜的东西,也没有办法和其他人交流。

他想象着自己正在跟着另外一辆自行车,这辆车的挡泥板卡嗒卡嗒地乱响。

他想象着自己大声地说:“嘿,你的挡泥板卡嗒卡嗒地乱响!”前面的人应道:“什么?”他想象自己扯开喉咙大叫:“你的挡泥板卡嗒卡嗒地乱响!”那人答道:“我听不见你的话。

我的挡泥板太响了!”他认识到:“他根本就不需要我的帮助。

”这是第二个启示。

过了不久,他问一个须发皆白的哲人:“你是怎么帮助其他人的?很多人到你这里来征求意见,虽然对他们的事你并不了解多少,可是他们走的时候却都感觉到好了很多。

”哲人答道:“当人们丧失勇气不想继续向前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知识;问题在于,他们需要勇气的时候,他们却想得到安全,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却要寻找自由。

他们只不过是在兜圈子。

一个哲人要看透表像和幻像。

他放松自己,静待有益的信息出现,就像张舤启航的小船等待风儿一样。

当人们来寻求帮助时,哲人只不过在等候来访者自己决定何去何从,如果有了答案,那么双方都会为之有所收获,因为大家都在接收信息。

”然后哲人又说:“坐在那里等待是不用费什么力气的。


服从命运
当人们得益于其它人的损失时,即使他们并不能做任何事情来停止和改变它,他们仍然会觉得内疚。

这里有两个例子。

我因你而获益
在一个男孩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

没有人会认为男孩儿要对母亲的死亡负责,但是他的理智始终战胜不了内疚感。

因为,命运把他的出生和母亲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内疚的压力无情的侵袭着他,在他的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地制造出一些失败,一厢情愿地想为那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做出补偿。

爆车胎
有个人的汽车爆胎了,紧急刹车,撞上了另一辆汽车。

结果,那辆车的司机被撞死了,而他却无大碍。

尽管以后开车一直小心翼翼,但是,在生活中他还是摆脱不了那个人死亡的阴影,摆脱不了自己的内疚。

他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直到他明白自己的悲惨对死去的人来说只能是贬低而不是尊重。

要应付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产生的内疚和无愧感,我们是力不从心的。

因为,如果我们的愧疚或获益是源于自己自由地选择和行动,我们就会保持着主宰的力量和影响。

但是在这些意外或偶然情况下,我们认识到,我们是服从那些无法控制的力量,那些决定我们生或死、留或去、盛或衰的力量,这并不能分辨我们行为的善良和邪恶。

谦恭地面对命运
正是我们的清白感,它让我们在发生意外事件时,变得痛苦不堪。

如果我们因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内疚并受到惩罚,如果我们在错误事件中因为无辜而不被追究并免于责任,我们就会设想所处的环境正沿着道德的顺序,遵循公平正义的法则。

我们相信可以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来控制我们自己有罪或无罪。

但是,如果不管自己是有罪还是无辜都被赦免,不理会其他人有无价值都要毁灭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偶然事件中,自己很容易受到的攻击,我们会面临反复无常罪责和清白。

当罪责和损害到达悲惨的地步,变成我们的命运时,完全放弃补偿才是达到调节的唯一可能。

那时服从是我们眼前唯一的可能性,不论有利还是不利,都要屈服于命运的无情的力量。

我们可以把让屈服变的可行的内在态度称之为谦恭;那是指对真正无助的谦逊地宽恕和服从。

在这种状态下,加害者和受害者双方都怀着谦恭的态度,屈服于他们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就会中止内疚和补偿。

这让他们能享受生命和快乐,让他们能享受多久就享受多久,而不把自己的幸福跟别人的付出联系起来。

这也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他们自己的死亡和困难的生活,而不必顾虑个人的罪责和清白。

我的孙子呢?
一个刚刚学会开车的年轻人出了车祸。

他的奶奶和他同一辆车,伤势很重,命不久矣。

在她弥留之际,问道:“我的孙子呢?”当孙子来到她面前时,她说:“不要怪自己。

我死亡的时候到了。


随着眼泪往下淌,孙子的心中冒出一个念头:“我接受这个任务,成为你登上极乐世界的工具。

当那一天来临时,我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来纪念你。

”后来,他真的这么做。

这种谦恭带给我们严肃和重负。

感受到真正的谦恭时,我们会认识到不只是我们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且我们的命运也会决定我们。

意外事件对我们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是由一些法则决定的,这些法则的秘密,我们不能也不必去猜测。

当我们面对命运带来的罪责或好运时,谦恭是最好的态度。

它让我们少一些沾沾自喜,让我们尊重它们,不是通过缩小和忽视因别人的付出而得到的好处,而是通过不必顾忌别人付出多少、满怀感激之情地接受,通过其他人也会从这件事情上面获益。

推荐文章:
系统排列揭示外遇的真相
家庭系统排列:部分病例和身体症状的心理原因
家庭系统排列:现有家庭的效应
原生家庭的动力有哪些?
家庭系统排列中常用的基础理念
学习家庭系统排列常用的观想练习方法
系统排列所需要的态度与能力
家庭系统排列:国家之间的异同
家庭系统排列:爱与秩序是相互矛盾的吗?家庭系统排列——联结的现象
家庭系统排列:亲子关系中断
你在为谁而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