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 A )确立了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确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A.依法实施货币政策B.代理国库C.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D.依法金融监管2.按独立性程度不同分类,属于独立性较小模式的是( D )。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B.日本银行C.英格兰银行 D.意大利银行3.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量行为的是( B )。
A.提高贴现率 B.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卖出国债 D.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利率4. 以下各项中不是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特点的是( C )。
A.强制性B.有偿性C.自愿性D.特殊性5. 许多国家的金融立法中都明文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必须是( A )。
A.真实票据B.国库券C.银行承兑票据D.央行票据6.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之间关系正确的是(D )。
(其中:YF=要素净收入,TR=净转移)A.GNP=GDPB.GDP=GNP+TRC.GNP=GDP+TRD.GNP=GDP+YF7.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由于(C )对经济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中央银行在使用时一般都比较谨慎。
A.公开市场操作 B.再贴现政策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窗口指导8.中介变量货币供应量对目标变量物价指数的传导是通过(B )变量。
A.利率B.消费C.投资D.收入9.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C ),负债方则体现着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 B )。
A.流量B.存量C.渠道D.来源10.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B )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11.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第一位资产项目是( C )。
A.外汇 B.黄金储备C.有价证券 D.再贷款12. 货币发行按性质可分为( C )和财政发行两种。
A.信用发行B.准备发行C.经济发行D.垄断发行13.(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币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14.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变量是( B )。
A.收入B.利率C.货币供应量D.基础货币15.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 B )A.集中存款准备金B.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C.充当“最后贷款人”D.代理国库16.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买卖证券操作目标主要是( C )。
A.货币市场利率B.国债价格C.基础货币D.央行票据规模17. 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C )。
A.货币供给量B.利率C.准备金D.汇率18.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 A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19.(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币值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20.中介变量货币供应量对目标变量物价指数的传导是通过( B )变量。
A.利率B.消费C.投资D.收入21.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D )A.阿姆斯特丹银行B.威尼斯银行C.米兰银行D.英格兰银行22.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在于( B )。
A.增加就业B.刺激经济增长C.抑制通货膨胀D.抵御经济波动23.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 B ),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A.手续费限额 B.保证金限额 C.交易金限额 D.经纪人费用限额二、判断且改错1.中央银行在法律许可限度内,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透支,这主要是向政府提供短期融资,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收支的暂时性不平衡。
(对)2.由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都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所以各国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的差异不大。
(错)应改为:由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都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由于各国的国情与历史传统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也有较大差异。
3. 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为主。
(错)应改为: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外汇业务,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其中又以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为主。
4. 货币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资金需要增加现金流通量。
(错)应改为:货币经济发行,指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增加资金流量5. 通过外币公开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之一,同时也是非常理想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
当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错)应改为:通过外币公开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之一,虽然在总量上可以实现基础货币投放的目标,但存在其结构局限性,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全面调控,当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6. 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
(错)应改为:由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对于货币供应有决定性作用。
7. 当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错)应改为:当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
8.流量是表示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的数量;存量则是指经济变量在一段时期发生的数量。
(错)应改为:存量是表示经济变量在某一时点的数量;流量则是指经济变量在一段时期发生的数量。
9.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是中介指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
(错)应改为: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是操作指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
10.若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时应侧重于利率水平。
(错)应改为:若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时应侧重于货币供应量而不应是利率水平。
11. 中央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的官方组织,不直接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日常的存贷款业务。
(错)应改为:中央银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的半官方组织,不直接对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日常的存贷款业务。
12. 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可影响货币供给量。
例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从而流出基础货币,进而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来扩大货币供应量。
(对)13.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错)应改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直接限制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最大规模,同时,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数量,从而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
14.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实施证券正回购、现券卖断与发行中央银行票据,都是回笼基础货币来调整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对)1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可逆转性,可迅速的执行,是中央银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工具。
(错)应改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可逆转性,可迅速的执行,是中央银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工具。
16.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中,集中存款准备金对中央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是保证银行支付的基本条件。
(对)17.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及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错)应改为:在我国,银行的库存现金不能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只有上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才能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
18.中央银行工作的重点是围绕稳定货币币值这一基本原则或目标进行的。
(对)19.货币政策的扩张总是由贷款总量的高增长来实现的,表现为资产规模的扩张,而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并不受负债量的约束。
(对)三、简答1.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
它是由其业务活动的特点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概括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看,它是特殊金融机构:经营原则和经营目标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不经营一般金融机构的业务;拥有一般金融机构不具有的特权;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
(2)中央银行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采取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保障金融稳健运行和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3)中央银行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负有重要的公共责任: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最高金融管理机构,肩负着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
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哪些主要内容?表中各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货币当局的资产包括两大类:(1)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持有额等。
(2)国内资产,主要由中央银行对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债权构成。
其次,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定期储备和外币存款、发行债券、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对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对等基金、政府贷款基金、资本项目和其他项目。
3.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有哪些功能?五方面的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
(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具有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功能。
(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货币政策通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可对货币供给总量、经济规模和速度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就业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可对货币供给结构,经济结构从而对就业水平产生影响。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货币政策通过本外币政策协调,本币供给的控制,利率和汇率的适时适度调整等,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4.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相同之处是:(1)就其效果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实际上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而卖出证券,则相当于贷款的收回,其效果都是相同的。
(2)就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相反,中央银行卖出证券同收回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收缩。
(3)无论是证券买卖业务,还是贷款业务,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