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基础知识

冲压基础知识


落料模
弯曲模
拉深模
2)级进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不同 的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 冲压工序的模具。
3)复合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在同一 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 压工序的模具。
复合冲压模有正装式和倒装式两种结构。其中正装式 是凸模置于上模部分,倒装式则是凸模置于下模部分 。
4、多功能机器人型 每一道工序都并排配置独立的模具,用独立的搬 运设备与冲压机同步搬运工件,进行自动化加工。
做功的保持采取真空式和磁性式。 Nhomakorabea材料、半成品的供应方法 材料为卷材,通过抓钳供应器(空压供应器)连续供 应 半成品转入货架,通过推送器供应。 将半成品架(半成品冲压)移到冲压机主机的旁边, 供应半成品。 与依次传送式相比产品的成品率高。 由于搬运设备的惯量与刚性,不易实现高速化生产。 通用型机器的生产程序改变起来较为困难。
1)分离工序 (1)冲孔:用冲孔模沿封闭轮廓冲裁工件或毛坯, 冲下部分为废料。
(2)落料:用落料模沿封闭轮廓冲裁板料或条 料,冲下部分为制件。
(3)切断:用剪刃或模具切断板料或条料的部分 周边,并使其分离。
(4)切口:用切口模将部分材料切开,但并不 使它完全分离,切开部分材料发生弯曲。
(5)切边:用切边模将坯件边缘的多余材料冲切 下来。
较高

难,只能在单机上 容易,尤其适合于在单 实现部分机械操作 机上实现自动化
生产通用性
较差,仅适合于大 较差,仅适合于中、小 批量生产 型零件的大批量生产
结构复杂,制造和调整 结构复杂,制造度 难度大,价格与工位数 大,价格高 成比例上升
冲模制造的复杂 性和价格
结构简单,制造周 期短,价格低
七、冲压加工分类
拉深中的废品
因“多余三角形”等,拉深中易产生缺陷:
起皱与拉穿。
造成拉穿现象的相关因素有:
1)凸凹模的圆角半径守规范 即刃口不能是锋利的,为圆角;(尺寸规范见 教材或手册) 2)凸凹模间的间隙(C)适当 一般单边C=(1.1~1.2)t;
间隙( C)偏小,易拉穿工件,使模具加速磨损,降 低寿命; 间隙(C)偏大,拉深件精度变差,易起皱。 3)拉深系数
弯曲时的纤维方向
坯料纤维方向:与弯曲线垂直(如图)
对板料进行弯曲要注意: 1.弯曲线力求与锻造流纹垂直,否则,弯曲半径要大; 2.回弹角 “矫枉过正”,因材因板厚而异。
卷边:用卷边模将条料端部按一定半径卷成圆形。
扭弯:用扭曲模将平板毛坯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 分扭转成一定的角度。
(2)拉深: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 冲压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或以开口空心件 为毛坯通过拉深,进一步使空心件改变形状和尺 寸的冷冲压加工方法。
1、单发型 每道工序都有独立的模具,模具是被单独使用的。 由操作人员将材料装入、取出,一台冲压机上只装 一个模具,由人来操作完成作业。
单发型模具(QDC)
单发工序的实例
2
依次传递型
• 将复数的工序等距离地排放在单一的模具内部。 • 通过传送装置冲压机每旋转一次向前推进一定的 距离,并将工件依次送至下一道工序。 材料采取连续供应的方式,机器的运转也是连续 且自动的, 材料采用卷材,通过展卷机、校平器、供卷机等 设备连续供应。
依次传送型模具
依次传送型的实例
3、转移型 将每一道工序的独立的模具排列在一台冲压机内部, 通常是通过曲柄轴进行驱动,拥有与冲压机本身同 步运行的搬运机构,进行连续性的自动加工。
一维移动
只有在传送方向上的往返运动(前进/回 车)。没有功的保持及释放系统,需要另 行配置。
二维移动
前进/回车 功的保持及释放 (夹紧/放开) 夹紧→前进→放开→回车
m=d/D
≮0.5~0.8
许多工件要经过多次拉深;
多次拉深造成加工硬化,穿插中间退火可消除硬化。
4)充分润滑不可少
5)设置压边圈可防起皱
另外,起皱与相对板厚(t/D)和m有关。
变薄拉深:用变薄拉深模减小空心件毛坯的直径 与壁厚,以得到底厚大于壁厚的空心件。
(3)成形:通过板料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的形 状和尺寸的工序的总称。 胀形:指从空心件内部施加径向压力,强迫局部 材料厚度减薄和表面积增大,获得所需形状和尺 寸的冷冲压工艺方法。
八、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1.冲裁件的要求 :
1)简单对称不悬细;2)圆弧过渡防应力。 3)板厚影 响尺寸多;
对 冲 裁 件 的 要 求
冲裁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有 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同时应避免长槽 与细长悬臂结构,否则制造模具困难。
冲裁件的内、外形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 角,应以圆弧连接。以避免尖角处应力集中 被冲模冲裂。
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冲压模具的构造另一种划分大体上可分为刀具 部、保持部和辅助部。 ●刀具部(打孔机、冲模) 直接作用于材料的部分 ●保持部(打孔机盘、冲模盘、外套、挡板等) 固定刀具 ●辅助部(脱模器、量计、衬垫、压力等) 为是刀具发挥作用的辅助部分
1)单工序模:在冲压的一次行程过程中,只能 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
1、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简单分冲再焊合;
2.冲孔工艺要用活;
3.满足使用简为上。
2.确定冲压工序的顺序与数目
(1) 对于有孔或有切口的平板零件,当采用单工序模冲裁时, 一般应先落料,后冲孔(或切口);当采用连续模冲裁时,则应 先冲孔(或切口)后落料。 (2) 对于多角弯曲件,当采用简单弯模分次弯曲成型时,应先 弯外角,后弯内角。对于孔位于变形区(或靠近变形区)或孔与 基准面有较高的要求时,必须先弯曲,后冲孔。否则,都应先冲 孔,后弯曲。 (3)对于旋转体复杂拉深件,一般是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拉深, 或先拉深大尺寸的外形,后拉深小尺寸的内形;对于非旋转体复 杂拉深件,则应先拉深小尺寸的内形,后拉深大尺寸的外形。 (4) 对于有孔或缺口的拉深件,一般应先拉深,后冲孔(或缺 口)。对于带底孔的拉深件,有时为了减少拉深次数,当孔径要 求不高时,可先冲孔,后拉深。当底孔要求较高时,一般应先拉 深后冲孔,也可先冲孔,后拉深,再冲切底孔边缘达到要求。 (5)校平、整形、切边工序,应分别安排在冲裁、弯曲拉深之 后进行。
冲压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六、 冲压基本工序及模具
1.冲压工序 分离工序:指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 的轮廓相互分离的工序。 基本工序:冲孔、落料、切断、切口、切边、剖 切、整修等。
冲孔、落料
冲孔、剖切
2、塑性成形工序: 指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 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的零件。 基本工序:弯曲、拉深、成形、冷挤压等。
压力机是一种能使滑块作往复运动,并按 所需方向给模具施加压力的机器,是冲压的基 本设备。
按其床身结构不同有开式和闭式两种压力 机。 压力机使用千万、万千要注意安全!
机械式冲压机:曲柄冲压机、连动冲压机、 凸轮冲压机、螺纹冲压机等。 使用油压的为油压冲压机、 使用空气压力的为空压冲压机。 利用人力完成的有脚踏冲压机(俗称:一脚 踹)、手动冲压机等种类。
四、冲压特点
冲压特点是: 1.制件复杂废料少;
2.精细光滑互换好;
3.刚强较高节省料;
4.易于控制效率高;
5.大批生产成本低.
五、冲压用设备
1.剪板机 剪板机是剪切方法使板料分离的冲压 设备。 下料用设备,将板料剪成一定宽度的 条料,以供冲压之用 按传动形式分为机械剪板机和液压剪 板机。
2.压力机
正装复合模
倒装复合模
单工序模、复合模和连续模的特点比较
项目 冲压精度 原材料要求 单工序模 一般较低 不严格 复合模 中、高级精度 除条料外,小件也 可用边角料 连续模 中、高级精度 条料或卷料
冲压生产率
实现操作机械化 自动化的可能性

较易,尤其适合于 在多工位压力机上 实现自动化 好,适合于中、小 批量生产及大型件 的大量生产
对拉伸件的要求
拉深件外形应简单、对称,且不宜太高。以便使拉 深次数尽量少,并容易成型。
拉深件的圆角半径(如图示)应满足:rd≥S, R≥2S,r≥(3-5)S。否则,应增加整形工序。 拉深件的壁厚变薄量一般要求不应超出拉伸工艺壁 厚变化的规律(最大变薄率约在10%~18%左右)。
九、冲压工艺
起伏成形:平板毛坯或制件在模具的作用下,产 生局部凸起(或凹下)的冲压方法。
翻边:指利用模具将工件上的孔边缘或外缘边缘 翻成竖立的直边的冲压工序。
缩口:指将预先拉深好的圆筒或管状坯料,通过 模具将其口部缩小的冲压工序。
整形:利用模具将弯曲或拉深件局部或整体产生 不大的塑性变形的冲压工序。
校平:指利用模具将有拱弯、翘曲的平板制件压 平的冲压工序。
(6)剖切:用剖切模将坯件(弯曲件或拉深件) 剖成两部分或几部分。
(7)整修:用整修模去掉坯件外缘或内孔的余 量,以得到光滑的断面和精确的尺寸。
外缘整修
内孔整修
2)塑性变形工序 (1)弯曲:把平面毛坯料制成具有一定角度和 尺寸要求的一种塑性成形工艺。 压弯:用弯曲模将平板(或丝料、杆件)毛坯压弯 成一定尺寸和角度,或将已弯件作进一步弯曲。
三维移动
前进/回车 功的保持及释放(夹紧/放开) 功的上升· 下降(升/降) 夹紧→上升→前进→下降→放开→回车
材料、半成品的供应方法 材料为卷材,通过抓钳供应器(空压供应器)连续供 应 半成品转入货架,通过推送器供应。 将半成品架(半成品冲压)移到冲压机主机的旁边, 供应半成品。 与依次传送式相比产品的成品率高。 由于搬运设备的惯量与刚性,不易实现高速化生产。 通用型机器的生产程序改变起来较为困难。 转移型生产工序实例
三、冲压的坯料 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常用低碳钢、不锈钢、高塑性合金钢、铜、镁、 铝及其合金及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如胶木、 云母、纤维板、皮革等亦广泛地采用冲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