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积累——宽容【新闻素材】1.半文盲奶奶写家书:“半文盲”奶奶寄来27字家书“多吃点,不要减肥,晚上不要出门,照顾自己,常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
”歪歪扭扭的铅笔字,没有标点,六个简短的句子组成一封家书。
2015年11月1日,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佳同学意外收到一封来自祖母的家书,全篇只有27个字,“超短”的家信,却让她流泪不止。
说意外,是因为小王根本没想到“半文盲”的奶奶会给她写信;感动得泪奔,是因为这27个字对于奶奶来说,太不容易,老人家已经半个多世纪没碰过笔认过字了。
记者了解到,这封家书的起因,是因为前段时间小王心情不好,想“发泄”,而奶奶回复孙女的,则是满满当当的爱。
★我们还能重拾传统写封像样的家书吗?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家书”如今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或许很少有人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给家人手写一封信,“多累呀,而且现在用笔写字好别扭。
”这应该是许多人的心声。
曾经抵万金的家书时代渐渐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话、电脑、短信、微信,没有了纸与笔的温度,网络时代的“微家书“蕴含的情义与牵挂是否有变呢?现今碎片化的嘘寒问暖,与郑重其事的家书交流,必定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如果后人们翻开我们这一代人的“家书”(或者根本就留存不下来),只有“吃了吗?”“睡了吗?”之类的内容,那文化传承是多么单调而乏味!但愿人们在方便快捷的今天,依然能重拾家书的传统,像傅雷、龙应台那般,写出点像样的家书。
2.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这个时代没有新歌2015年4月,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大幕落下,羽泉获得总冠军,既有追捧,亦有争议。
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凭借新颖的节目模式(转椅、盲选导师制)制胜;那么《我是歌手》的走红,则是因为电视找到了更好的消费明星的方式——真人秀。
专注于音乐的态度,让一贯被批“娱乐至死”的湖南卫视,这次也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歌唱节目中,选手们演唱的多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曲目。
今天,打开电视,《中国好声音》走出的新鲜歌手们还在摆擂竞唱,换个频道,一众明星又在《我是歌手》里PK歌艺。
歌唱节目的段位越来越高,那些被翻唱的经典歌曲也再次重回人们耳畔。
明星真人秀的可看性、音乐提供的共鸣、歌声牵引出的怀旧情绪,以及歌声中的新发现,这些加在一起,形成了歌唱真人秀节目的魅力。
然而,人们同时也在发问:这个时代是否已经没了新歌?我们的创作力到哪里去了?观点链接:你成名,依然不能停下脚步。
国内以往的音乐节目大多注重“草根梦想”,使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从中脱颖而出:而在《我是歌手》中,作为“功成名就”的专业歌手,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梦想,这一点更加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意义。
节目传达了这样一个声音:即便你已功成名就,也不意味着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每个人都应不断提升自我,向更大的梦想努力迈进。
★“好声音”火了,全世界都在转椅子;《我是歌手》红了,荧屏上将有多档歌唱节目PK,观众们的耳朵会很忙。
感动与话题,带来了一个翻唱的时代。
但热闹之余,希望众多的音乐人,不要一窝蜂地都去改编经典。
音乐和人一样,不能永远活在过去。
原创才是中国音乐的未来,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代表作。
话题拓展:追梦人、经典的意义、创造力。
3.赵薇拍《致青春》,8棵水杉“告别青春”2015年4月,由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上映。
然而,就在该片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一则新闻却打破了这表面的热闹。
2015年春天,《致青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景,为了制造雪景,摄制组采用了主要成分为硫酸镁的人工降雪方式。
这些人工雪被雨水溶解后渗入地下,当时就造成8棵水杉枯黄,虽然进行了抢救,可这些“演员”还是没能撑到电影上映,8棵水杉近日被拦腰锯断。
南航学生对树木被毁事件,纷纷发微博表示惋惜。
同类链接:投资达2.5亿元、筹备近3年的陈凯歌的首部大型魔幻神话剧《希夷之大理》让陈凯歌再度陷入尴尬的‚环保门‛,网友‚荣翊如‛在微博中质疑陈凯歌在大理北门水库搭建舞台破坏北门水库生态环境,这是陈凯歌继2015年因拍摄《无极》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后遭遇的又一“环保门”。
★影视剧为了制造吸引眼球的效果,往往无所不用其极,可当取景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同时,大自然却在受难。
真正的美的震撼,最终不应是透过那一方微小的镜头。
话题拓展:和谐、自然的惩罚、大美。
【写作思路提示】宽容是一种自信的力量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宽容有利于社会和谐宽容需要广博的胸襟宽容有时比严苛的作用更大宽容的氛围使人心情舒畅宽容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宽容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名人名言】1.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败这正是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
——比尔·盖茨2.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纪伯伦3.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
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
——莎士比亚4.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5.有时宽容引起得到的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6.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却愿意用我的生命捍卫你发表你的观点的权力。
——伏尔泰7.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安德鲁•马修斯8.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古语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10.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曹植【经典素材】1.勤学苦练王羲之临池: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草圣",据说他每天练习书法,练完后就在屋前的池塘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被洗黑了。
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很为后人赏识,"临池"之说就源于此。
2.韦编三绝孔子是春秋时的儒学创始人,也是那个时代的学问泰斗。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到了晚年开始攻读《易》,而该书是一部艰深的上古之作。
孔子废寝忘食地勤读,一遍不懂就两遍三遍,甚至七遍,成语"韦编三绝"就源于此。
通过苦读,孔子不但读懂了《易》,而且还写了十篇读后札记,是为《十翼》,后人将其与《易》合编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易经》。
3.过程与结果一位老人静坐一整天,才钓到一条大鱼.临走时却将鱼儿全部放回了河里。
他的解释是:“我钓的是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关注结果,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体会过程的美好上。
读书,只希望从文凭上得到肯定,弹琴,目的是拿到考级证书。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与大师沟通,如何在乐曲声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经历。
可能你已到过黄山,但是你没有体会过登山时的激动:可能你已成为大师,但是你没有享受到在一级级台阶上取得进步的喜悦;可能你是个高人,但你不会有对小人物的同情、恻隐之心。
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要让生命在不同的阶段上处处精彩,而不是只有结局辉煌,那么,你必须注重生命的过程。
当然,如果生命的过程处处有精彩,那么结局一定的是精彩的。
因为,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4.两个士兵之间的故事(宽容换来友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
激战后,两名战士跟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仍未与部队联系上。
一天,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艰难度日。
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过任何动物。
他们把仅剩下的一点鹿肉,背在身上。
又一次激战后,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
就在自以为已经安全时,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后面的士兵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士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
他们都以为他们熬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
第二天,他们得救了。
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
当时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
但是,我想我理解他。
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
此后30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未提及。
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
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
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
”5.让一让,六尺巷(宽容化解矛盾)清康熙年间,张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被人称为“张丞相”。
张英的老家在安徽桐城,那里有一个姓叶的大户与张家的府第为邻。
那年,张家重新扩建府第,院墙盖到了叶家的地界。
叶家明知道是张家仗势欺人,但祖上传下的宅第也不愿相让,于是和张家争执,并表示“宁可家破人忙,也寸土不让”。
双方相持不下,冲突在所难免。
张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给丈夫写信,希望张英干预此事。
张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对家人依仗他的权势欺压乡里很是不满,于是作诗一首带给夫人,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夫人见诗后,很不理解张英的做法,反复吟诵,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让家人主动后退3尺筑墙。
叶家得知后,被张英宽厚礼让的行为感动,也将自己宅院主动后退了3尺。
这样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一个6尺宽的巷子。
后来,这件事被广为传颂,还有一句顺口溜: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6.中国历史上的宽容故事(宽容是做人的美德)(1)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忍再忍廉颇的寻衅羞辱,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2)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
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
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3)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
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
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
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4)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站得高,以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5)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