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司匹林标准操作规程

阿司匹林标准操作规程

阿司匹林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阿司匹林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阿司匹林的检查3.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4.职责4.1 起草:QC ,审核:QA ,批准人:质量负责人4.2 QC实施本规程。

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内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

5.2鉴别:5.2.1鉴别(1)5.2.1.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三氯化铁试液:取三氯化铁9g,加水使溶解成100ml5.2.1.2 分析步骤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直火加热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5.2.2鉴别(2)5.2.2.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红外分光光度计5.2.2.2分析步骤取供试品约1mg ,置玛瑙研钵中,加入干燥的溴化钾或氯化钾细粉约200mg ,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为13mm 的压模中,使铺布均匀,压模与真空泵相连,抽气约2分钟后,加压,保持2-5分钟,除去真空,取出制成的供试片,用目视检查后均匀,无明显颗粒。

对空气作为背景扫描完后,立即放入供试片进行扫描,录制光谱图。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09图)一致。

5.3.检查5.3.1溶液的澄清度 5.3.1.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碳酸钠试液:取一水合碳酸钠12.5g 或无水碳酸钠1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即得。

5.3.1.2分析步骤取本品0.50g ,用10ml 大肚移液管加温热至约45℃的碳酸钠试液10ml 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5.3.2游离水杨酸 5.3.2.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高相液相色谱仪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100mg ,精密称定,置10ml 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临用前新配)。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水杨酸对照品约10mg ,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5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5.3.2.2分析步骤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03nm 。

理论板数按水杨酸峰计算不低于5000,阿司匹林主峰与水杨酸主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立即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水杨酸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水杨酸含量,含水杨酸不得过0.1%。

含量% = A 样×W 对/100×5/50A 对×W 样/10×100%式中 A 样----样品的峰面积 W 对----水杨酸对照品称样量A 对----水杨酸对照品的峰面积 W 样----样品的称样量 5.3.3易炭化物 5.3.3.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5.3.3.2分析步骤取内径、色泽一致的具塞比色管两支,编号为甲管、乙管。

甲管中加该药品项下规定的对照溶液5ml 。

乙管中加无色的硫酸[含H2SO494.5%~95.5%(g/g )]5ml 。

取规定量的供试品(如为固体,应先研成细粉)分次缓缓加入乙管中,振摇使溶解。

静置15分钟,将甲乙两管同置白色衬板前,平视观察,比较颜色深浅。

乙管中所显颜色如浅于甲管,判为符合规定;乙管中所显颜色深于甲管,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判定有困难时,可交换甲、乙管位置观察。

供试品溶液不得更深于对照液。

5.3.4炽灼残渣 5.3.4.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5.3.4.2分析步骤取本品1.0g ,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加硫酸0. 5 ~1ml 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精密称定后,再在500~600℃炽灼至恒重,即得。

计算遗留残渣。

残渣%=W 坩埚+样后-W 坩埚W 样×100%式中 W 坩埚+样后--------炽灼后恒重的坩埚与样品称样量;W 坩埚-------------炽灼前恒重的坩埚称样量。

5.3.5重金属 5.3.5.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酚酞指示液:取酚酞lg ,加乙醇100m l 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ral ,加水使成1000ml ,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 5) :取醋酸铵25g ,加水25ml 溶5解后,加7mol/L 盐酸溶液38ml ,用2moI/L 盐酸溶液或5mol/L 氨溶液准确调节p H 值至3 . 5 (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置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5ml 、水5.0ml 、)5.0ml ,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 ,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 ,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摇匀。

5.3.5.2分析步骤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 5ml ,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 ,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微粉红色, 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 ,作为甲管;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 5)2ml 与水15ml ,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mL ,再用水稀释成25ml ,作为乙管;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酖胺试液各2ml ,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甲管中显出的颜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

5.3.6干燥失重 5.3.6.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5.3.6.2分析步骤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 减失量%=W 瓶+样前-W 瓶+样后W 样×100%式中 W 瓶+样前--------干燥前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称样量;W 瓶+样后-------------干燥后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称样量。

5.3.7有关物质 5.3.7.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高相液相色谱仪5.3.7.2分析步骤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A ,乙腈为流动相B ,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6nm 。

阿司匹林峰的保留时间约为8分钟,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5000,阿司匹林峰与水杨酸峰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g ,精密称定,置10ml 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 ,置20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ml ,置10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灵敏度试验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灵敏度试验溶液及水杨酸检查项下的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除小于灵敏度试验溶液中阿司匹林主峰面积的单个杂质峰、溶剂峰及水杨酸峰不计外,其余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0.5%)。

有关物质% =A 总面积-A 水杨酸-A 阿司匹林-A 空白A 对×0.5%式中 A 对 对照溶液峰面积A 水杨酸 水杨酸峰面积A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峰面积 A 空白 空白峰面积5.4.含量测定 5.4.1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酚酞指示液:取酚酞lg ,加乙醇100m l 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 色—红)。

5.4.2分析步骤取本品约0.4g ,用感量为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精密称定,用20ml 大肚移液管精密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 ,使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滴定。

每1ml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

含量% =V 样×F ×TW 样×1000×(1-水分%)× 100%式中 V 样 供试品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 W 样 供试品称样量,g ; F 滴定液的校正值;时间(分钟) 流动相A (%) 流动相B (%) 0.0 100 0 60.0 2080T 滴定液的滴定度,18.02mg/ml。

6.相关文件与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