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学重点:1、职业与职业生涯2、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3、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职业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二、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即事业生涯,简单说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
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
三、什么是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一)含义内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外职业生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到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二)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的关系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内职业生涯发展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想一想:求职时,你看重的是什么?报酬、福利、发展前景、工作地点、工作环境、老板、同事、还是。
?案例一:你在为谁打工?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
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
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终于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一踏进建筑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
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齐瓦勃却默默的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
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
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
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
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
25岁那年,齐瓦勃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后来,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真正完成他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分析——齐瓦勃的出生环境:美国乡村——受教育程度:很短的学校教育——家庭状况:一贫如洗——第一个职业:山村马夫——最初发展意愿:雄心勃勃,寻找发展的机遇——第二个职业:建筑工人——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其他人的表现: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怠工——齐瓦勃的表现:默默积累工作经验,自学建筑知识——齐瓦勃为什么读书?企业分析:公司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第一次升职:技师——别人是否理解、支持:否。
讽刺、挖苦——齐瓦勃如何理解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在业绩中提升自己。
——第二次升职:总工程师——第三次升职:总经理——职业生涯成果: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创下非凡的业绩;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1、齐瓦勃的内职业生涯道路2、齐瓦勃的外职业生涯道路案例二:打开你观念的抽屉一天,报社的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
年轻人很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做了认真的准备。
因此,他与松下幸之助先生谈得很愉快。
采访结束后,松下先生亲切地问年轻人:“小伙子,你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薪水很少,一个月才一万日元。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很好!虽然你现在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其实,你知道吗,你的薪水远远不止一万日元。
”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
年轻人听后,感到有些奇怪:不对呀,明明我每个月的薪水只有一万日元,可松下先生为什么会说不止一万日元呢?看到年轻人一脸的疑惑,松下先生接着道:“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也就同样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
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与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一番话,使年轻人茅塞顿开。
许多年后,已经做了报社社长的年轻人,回忆起与松下先生的谈话时,深有感慨:对于年轻人来说,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案例分析:人物:年轻记者外职业生涯:单位——报社职务——记者工资——每月1万多日元内职业生涯:能力——有争取到采访名人的能力建立新观念——对于年轻人来说,注重才能的积累远比注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厚重的生存资本。
结果:内职业生涯发展(积累才能与经验)——带动外职业生涯发展(成为报社社长)四、什么叫职业生涯规划(一)含义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与行动方案。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以未来最优为目的;预,以需求与变化为依据;预,使得现实行动具有目标性一个工厂,低着头在制造自己的产品,可最终发现,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
一个艺术家,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和创作,最终发现,没有人需要他的艺术如今的教育,如今的学习,将受到市场需求的检验。
没有对需求的满足,就没有良好的就业率,进而影响生源,再进一步影响教育质量,于是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二)职业生涯与目标1、人生的目标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各自的目标并不相同;每个人选择的“事件”,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2、目标与人生的关系拿破仑:“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张无忌:具备了所有做皇帝的条件,为什么没有做皇帝?关键词:目标影响人生!3、目标与空想的区别别墅,洋狗,美女如云,金钱如山;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
4、目标设定的程度3%的人会制定并写下自己的目标;10%的人会认真思考自己的目标;60%的人曾经思考过自己的目标;27%的人则完全没有人生的目标。
失败者与圣人的故事:失败:请指引一条成功之路。
圣人:准备向什么方向努力?失败:什么方向都无所谓……圣人:那你走什么路都无所谓……(三)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划分探索期(正式工作前)职业前期(3~5年)职业中期(30~50岁)职业晚期(50~65岁甚至更晚)1、我们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学校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个人对于职业还处于一种模糊的意识状态,对于职业认识幻想大于现实,是一个知识储备阶段。
但是成长阶段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却是一个基础,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职业发展就会面临很多困难。
这是一个以幻想、兴趣为中心,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在这一阶段,个人逐步建立起自我的概念。
2、职业生涯周期的三分法五、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一)提出问题1、 “职业规划有用吗?纸上谈兵吧,我要的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啊!”2、“社会变化太快了,制定职业规划有什么用呢?3、“年轻,有什么不可以” “如果发现工作不适合自己,那就换呗,干吗要做规划!4、我是职专生,成绩不好,我规划有用吗?(二)为什么要做职业生涯规划1、动机: 对现实茫然安全感与归属感 更高成就感 2、目标: 为未来投资作好及时应对准备,心里踏实 个人:“明天我要嫁给你吗?”案例三:一个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三年换了9份工作,当过化妆品销售员,当过外贸跟单,当过房地产售楼员…… 三年过后还是在找工作、换工作之间徘徊 ,至于要进什么行业,将来发展怎样 一点概念都没有。
阶段所关心的问题应开发的工作早期职业生涯1.第一位是要得到工作2.学会如何处理和调整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麻烦3.要为成功地完成所分派的任务而承担责任1.了解和评价职业和工作单位的信息 2.了解工作和职位的任务、职责 3.了解如何与上级、同事和其他人的协调工作方面的关系4.开发某一方面或更多方面的专门知识中期职业生涯1.选择专业和决定承担义务的程度 2.确定从事的专业,并落实到工作单位 3.确定生涯发展的行程和目标等 4.在几种可供选择的生涯方案中,作出选择。
1.开辟更宽的职业出路2.了解如何自我评价的信息(例如工作的成绩效果)3.了解如何正确解决工作、家庭和其他利益之间的矛盾晚期职业生涯1.取得更大的责任或缩减在某一点上所承担的责任2.培养关键性的下属和接班人 3.退休1.扩大个人对工作的兴趣,扩大所掌握技术的广度2.了解工作和单位的其他综合性成果 3.了解“合理安排生活”之道,避免完全案例四小黄毕业于焦作市某大学机电工程专业,今年26岁,毕业3年他已换了6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日资企业,他干了1年;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民营企业当技术员,他只做了7个月;而在今年的9个月时间内,他走马灯似地换了4份工作,做过市场推销、计算机程序员、工厂电工等。
最后一份工作他仅干了一个星期就辞掉了。
现在小黄又回到他已非常熟悉的人才市场,重复他习以为常的动作:投简历、面试、再投简历、再面试……他感到非常苦恼和迷茫。
分析借鉴:其实,毫无目的地更换工作,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且还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今后的事业发展。
案例五丽丽也是这样一位,她毕业于上海某知名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达到专业8级,听说读写非常流利,可如今却在一家金融企业做网络管理。
才工作了3个月,丽丽就忍不住了,她来到“可锐”,寻求职业专家的帮助。
丽丽说她目前的职业困惑是:是否还要坚持网管这份工作?她对工作不满意,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
如果要换一个工作,那么自己该怎样选择,又该如何定位呢?通过交谈发现,丽丽当初选择这份工作时非常盲目,因为求职启动时间较晚,当看到周围同学都有了OFFER后,她才着急起来。
迫于当时的形势,一心想着尽快把自己“嫁”出去的她,很快就找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从事起和自己专业一点也不相关的工作,而且是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
分析借鉴:抱着随便的心态去找工作,结果大多撞得头破血流,耽误了大量宝贵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早一步做职业规划,那么你就会抢得先机,尽早提升自己的职业身价,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六蚯蚓的故事。
•18岁,中专毕业典礼上:我发誓要当李嘉诚第二!我要当中国首富(好大的口气)!•20岁,春节老同学团聚会上:我想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时拥有资产2000万。
•23岁,在某工厂当技术员,第二职业是炒股:我正在为离开这家工厂而奋斗,因为在这里工作太没前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