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一、填土路基1.1施工前提条件⑴施工前做好伐树、挖根和清表处理,并按规定整平碾压密实,基底压实度不得小于90%。
⑵地表横坡不陡于1:5时,清楚地表面的所有树木、树根、表层土或非适用土经压实后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应小于2m,并挖成3%的向内倾斜的坡度;当基岩面上原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相反则保留。
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2.5时,必须验算路堤整体沿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系数不得小于1.3,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⑶对于水田、山坳路段,应首先开挖纵横向排水沟,疏平地表水。
对于有地下水露头处应视出水量情况,设置永久性排水设施。
当开挖纵横向排水沟自然排水有困难的路段,应设置集水坑,采取人工强制排水。
⑷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也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⑸路基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在深耕路段,必要时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填平、压实。
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
⑹当路堤稳定受到地下水位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定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沙砾、碎石等材料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粉、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厚约30cm的稳定层。
⑺路堤填料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含有树根和腐朽特质的土。
⑻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
需要应用时,必须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⑼做好路基填土试验段工作,并总结试验结果。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的含水量及碾压速度、遍数、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试验结果报经批准后,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控制的依据。
⑽平地机等机械设备已备好,填土路基开工报告经批准。
⑾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用白灰撒好边线。
⑿路基填方材料,应经野外取土试验,符合下表1.1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填土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及压实表表1.11.2施工工序路堤基底碾压→填方、推土机推平→含水量检测→平地机分层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分层)→承包人质量自检(压实度)→填报质量检验报告单→监理抽检→进行下道工序1.3施工技术⑴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产,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基其含水量±2%之内。
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对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⑵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⑶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⑷路堤填土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即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⑸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
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则应挖够一个行车道宽度,其上路床范围之内的原状土应予以挖除,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
⑹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分段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⑺零填挖路床及路堑0-80cm范围内如土质量,应全部翻松后再压实,并应先进行地表土试验检测,如原状土不符合路床(参见4.1.1)要求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按程序进行变更处理。
如为石质参见石质路堑要求。
⑻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应采用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其边坡比应符合图纸要求,且不宜小于1:2。
⑼高填方路堤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观测方法按第十三章有关内容处理。
1.4施工工艺⑴路基每层填料铺设前,下一层底面必须石灰打格,并且挂线,以控制施工层铺厚度及宽度。
⑵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⑶机械作业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
土方集中工点,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
⑷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行驶速度在4KM/H以内为宜,压实路线,直线段宜先两侧后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进行;横向接头,对震动压路机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重叠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使路基各点都得到压实,避免土基产生不均匀沦陷。
2、填石路基2.1施工前提条件⑴填石路堤不适用于路床区。
特殊情况下须通过专题研究后,方可予以使用。
⑵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⑶填石路堤基底处理同4.1.1节中的⑴、⑵、⑶、⑷点的要求。
⑷配备大功率推土机及重型压实机具(压路机静重应在25T以上,最大激振力在40T以上),做好填石路堤的试验段工作,根据试验段总结确定填筑厚度、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压实质量标准见表2.1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表2.1⑹填石路基开工报告(含试验段总结)得到批准。
⑺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用白灰洒好边线。
2.2施工工序路基基底碾压→上料、推土机推平→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不平处→试验检测→填报质量检验报告单→监理检查→进行下道工序2.3施工技术⑴用大型推土机按其松铺厚度摊平,个别不平处人工找平,在整修过程中发现有超粒径的石块应予以剔除,做到粗颗粒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颗粒集中现象。
⑵填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石料强度要求不低于30Mpa,码砌石块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石块须规则,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填高大于12m的填石路堤,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
⑶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摊铺厚度最大粒径见表4.2.1-1。
过渡层填料最大厚度不大于40m,粒径小于15m,其中小于4.75mm的细粒含量不应小于30%,当上层为细粒土时,应设置土工布作为隔离层。
⑷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2.4施工工艺⑴填石路堤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上料,并用大功率推土机摊平。
个别不平处应配合细石块、石屑找平。
⑵当石块级配较差、料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压力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
⑶人工铺填石料时,应先铺填写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⑷填石路堤压实时应先两侧(即靠路肩部分)后中间,压实路线对于轮碾压应纵向互相平行,反复碾压。
行与行之间应重叠40-50cm,前后相邻区段应重叠1.0-1.5m。
3、填土石方(宕渣)路堤3.1施工前提条件⑴膨胀性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性岩石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⑵填土石路堤基底处理同4.1.1节中的⑴、⑵、⑶、⑷点的要求。
⑶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已备好,填土路基开工报告经批准。
⑷进行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用白灰撒好边线。
⑸配备大功率推土机及重型压实机具(压路机静重应在25T以上,最大激振力在40T以上),做好路基填土试验段工作,并总结试验结果。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能有效地使用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时应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的速度、遍数、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等,试验结果报经批准后,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控制的依据。
根据试验段总结确定填筑厚度、压实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压实质量标准见表4.3.1填土石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表表3.13.2施工工序路基基底碾压→上料、推土机推平→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不平处→试验检测→填报质量检验报告单→监理检查→进行下道工序3.3施工技术⑴用大型推土机按其松铺厚度摊平,个别不平处人工找平,在整修过程中发现有超粒径的石块应予以剔除,做到粗颗粒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粗颗粒集中现象。
⑵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摊铺厚度最大粒径见表4.3.1。
过渡层填料最大厚度不大于30cm,粒径小于15cm。
⑶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与路堤两侧。
⑷当土石混合料来自不同路段,其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较大时,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
如不能分层或分段,应将含硬质石块的混合料铺于填筑层的下面,且石块不得过分集中或重叠,上面再铺含软质石料混合料,然后整平压实。
3.4施工工艺⑴路基每层填料铺设前,下一层底面必须石灰打格,并且挂线,以控制施工层铺厚度及宽度。
⑵填土石老底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填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上料,并用大功率推土机摊平。
个别不平处应配合细料找平。
⑶当宕渣石块级配较差、料径较大、填层较厚、间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以压力将砂冲入下部,反复多次,使空隙填满。
⑷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⑸土石料混合填料中,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置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填,但应避免硬质石块(特别是尺寸大的硬质石块)集中。
⑹机械作业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石方调配图,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施工集中工点,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
⑺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作业行驶速度在4KM/H以内为宜,压实路线,直线段宜先两侧后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重叠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使路基各点都得到压实,避免土基产生不均匀沦陷。
4、填挖交界(终横)地段路基4.1施工前提条件⑴填挖交界地段清表及原地面处理工作要求同4.1.1节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