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阶段示范性金考卷2(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胃蛋白酶是胃中唯一的蛋白水解酶,下列关于该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酶的作用是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B. 该酶离开胃进入小肠后将失去催化作用C. 该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为它在胃内可以多次发挥作用D. 动物细胞培养常用该酶处理组织将细胞分散开来解析: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胃蛋白酶只有在pH呈酸性的胃液中才能起作用,进入小肠后因环境溶液pH升高而失去活性;要想说明酶具有高效性,需将该酶与无机催化剂进行对比,高效不是多次利用的意思;组织细胞生存环境的适宜pH与胃蛋白酶的适宜pH相差甚远,D错误。
答案:B2.[xx·淄博模拟]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 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D. 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解析:A错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2号实验;B错误,1号和3号对照,底物相同酶不同,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错误,3号与4号对照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D正确,3号与5号对照,可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
答案:D3. [xx·江西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④过程产生ATP最多,②过程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ATP中B. 进行②过程的CO2都来自大气,产生的C6H12O6存在于液泡中C. 进行③过程时需有水参与,产生少量ATPD. 给植物浇灌H182O,根细胞会产生C18O2,④过程不会产生H182O解析:②过程是暗反应,此过程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进行②过程的CO2除来自大气外,还可以由自身呼吸作用提供,合成的有机物存在于叶绿体中;③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产生少量的ATP;植物根细胞吸收的H182O运输到叶片参与光合作用生成18O2,18O2可进入线粒体参与④过程产生H182O。
答案:C4. [xx·苏北八市调研]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植物细胞(2N=4)有丝分裂后期的示意图。
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A图中同源染色体的表示有误,每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且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用不同的颜色表示;C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D图染色体表示也错误;有丝分裂是染色体复制后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都有四条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答案:B5. 下列关于植物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B. 类胡萝卜素低温下稳定性高于叶绿素C. 秋天气温下降,可能利于红色花青素的形成D. 叶绿体色素的合成必须在光下进行解析: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于类胡萝卜素,故正常叶片呈绿色,A项正确;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子变黄,B项正确;秋天降温时,植物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子呈现红色,C项正确;叶绿素的合成必须在光下进行,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不需要光,故遮光培养的植物呈现黄色,D项错误。
答案:D6. 对下列曲线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图(1)纵坐标可以是K+吸收量,横坐标可以是呼吸作用强度B. 图(2)纵坐标可以是酶活性,横坐标可以是温度C. 若图(3)中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纵坐标表示反应速率,则①②可表示等量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曲线D. 若图(3)中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纵坐标表示反应速率,①表示正常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则④可表示加入抑制剂后的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解析:图(1)纵坐标若是K+吸收量,横坐标应是有氧呼吸强度。
图(2)纵坐标若是酶活性,横坐标若是温度,低温时酶活性不能为零。
等量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最大反应速率是不同的,而图(3)中①②最大反应速率相同,故错误。
若图(3)中横坐标表示底物浓度,纵坐标表示反应速率,①表示正常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加入抑制剂后的反应速率减慢,达到相同反应速率须增大反应物浓度,也可能使最大反应速率降低。
答案:D7.[xx·山东潍坊]下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 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C. 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D. 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解析: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的部分即为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形成二硫键(—S—S—)时脱去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271-3)×18+2×4=4832。
答案:B8.[xx·太原模拟]下图为生物细胞内ATP形成及水解图,图中a表示氧化分解过程,X表示相关物质。
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过程的完成一定伴随H2O和CO2的生成B. 酶①和酶②的分子结构相同C. 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而戊可用于ATP的合成D. 人体内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不影响图中a过程解析:a过程可表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H2O,无氧呼吸中的乳酸途径也不产生CO2,A错误;ATP→乙、乙→丙是不同的酶促反应,所以,酶①和酶②的种类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B错误;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ATP合成要消耗磷酸(戊),C正确;在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使机体细胞代谢加快,故a过程会受到二者的影响,D错误。
答案:C9.[xx·银川一中一模]如图所示为生物界部分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可发生在蓝藻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 发生②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称为生产者C. ③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D. ⑥过程可用于⑤过程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虽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
答案:A10. 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 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 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故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乳酸发酵;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实验前需对马铃薯块茎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石灰水。
答案:B11. [xx·山西二诊]正常玉米自交子代中出现了正常幼苗和白化幼苗,但白化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死亡,而正常幼苗继续生长。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白化幼苗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叶绿素B. 该现象说明光合作用与细胞中色素有关C. 白化幼苗生长一段时间是因为能进行较弱的光合作用D. 白化幼苗死亡说明环境条件不适宜这种幼苗生长解析:白化幼苗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缺乏叶绿素,A错误;白化幼苗细胞中缺少光合作用的色素,而正常幼苗细胞中有光合作用的色素,两者比较说明光合作用与细胞中色素有关,B正确;白化幼苗能生长一段时间,该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来自种子中贮存的养分,当养分耗尽后即死亡,C错误;白化幼苗死亡是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错误。
答案:B12. 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小球藻14CO2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
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 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项物质是( )A. 1,5二磷酸核酮糖(五碳化合物)B. ATPC. 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D. 葡萄糖解析:在光合作用中CO2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有机物,故C项正确。
答案:C13.[xx·临沂模拟]如图是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温度上升5 ℃,b点向左下方移动B. a 点时,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C.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D. 因受酶活性的限制,bc 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解析: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升高或降低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因此如果温度上升5 ℃,曲线上每一点都会下移,A 正确;b 点表示麦芽糖酶全部参与催化,B 错误;麦芽糖及其产物葡萄糖都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 错误;bc 段催化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酶的数量有限,而不是受酶的活性限制,D 错误。
答案:A14.小鼠的纤维母细胞培养后进行了下列诱导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小鼠的纤维母细胞――→诱导基因a 诱导干细胞――→b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A.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B.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a 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低C. 过程b 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D. 上述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解析: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为起源相同的已分化细胞,这些细胞中基因组成相同,A 项正确;诱导干细胞分裂能力强,全能性较高,B 项错误;b 为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变,C 项错误;神经细胞为分化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无细胞周期,D 项错误。
答案:A15. [xx·衡阳八中质检]如表是植物不同器官的呼吸速率[单位鲜重在单位时间内耗氧量/μL·(g·h)-1]。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B. 种子内胚的呼吸速率比胚乳高,表明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C. 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前先浸泡,是为了提高种子内自由水含量D. 不同植物的同类器官呼吸速率不同,与其结构有关而与其功能无关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呼吸速率有明显差异。
种子细胞呼吸作用是产生ATP的唯一途径,所以,由胚与胚乳的呼吸速率数值可知,胚的能量代谢较旺盛。
细胞的代谢强度与其自由水含量有关,所以,测定大麦种子呼吸速率时先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