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服装市场行业分析

中国服装市场行业分析

中国服装市场行业分析
140403121
根据《2015-2020年中国女装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分析,近年来,我国服装高端趋势明显。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服
装消费中,高端服装消费增长31.2%,中端和低端增长分别为19.2%和18.4%。

2011年,由于品牌女装价格大幅上涨35.7%,服装销售量增速下降,但高端女装销售额仍然达到了20%的增速。

据统计,2008-2011年,我国女装市场占有率前十,前二十品牌集中度低,前十市场占有率基本在24%左右,前二十在35%,其中曾有较大优势的宝姿,白领,马斯菲尔市场占有率都有所下降。

前瞻产业研究院女装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这个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成熟女装行业由于公司成立时间都不长,目前在品牌知名度,市场认可度等方面没有绝对优势的公司。

各品牌都在各自埋头竞争,跑马圈地的外延扩张阶段,近几年资金渠道优势非常重要,未来的竞争将在外延扩张竞争的同时开始服务,和进一步建立和提升品牌内涵,形成品牌特色的内在实力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女装价位较高,其面料、设计、做工、细节处理等要求较高,进入行业有一定壁垒,这也使得网络店铺和传统做中低端品牌企业较不易发展高端女装品牌,网购冲击对高端女装品牌影响相对较小。

此外,高端成熟商务女装品牌在国内消费者认知度较高,国际品牌尚无强势品牌在国内扩张。

综上所述,我国的中高端成熟女装行业正处于发展期,尤其是中高端成熟女装细分行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形成服装行业的结构原因:
1.服装企业的微观环境是指对服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

这些要素构成企业的微观环境。

公众竞争者顾客市场营销渠道企业都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环境要素。

2.宏观环境:1人口环境2经济环境3自然环境4政治,法律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6
科学技术环境7消费者购买需求
服装业竞争的三个层次:
服装行业是充分市场化的行业,竞争激烈是其主要特点。

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有很大差异。

1.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即低层次的竞争。

企业主要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以降低产品价格为手段参与竞争,对设计和品牌开发投入很少,产品主要靠来样加工和抄袭。

整个行业表现为总量增长,利润率下降;
2.质量和使用价值的竞争:即较高层次的竞争。

主要靠满足消费者物质用途和美观需要,包括质量、功能和材料创新,从而提高产品价格,扩大利润空间。

使用价值的竞争可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盈利空间,同时使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品牌与营销网络的竞争:即更高层次的竞争。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服装已突
破其遮体御寒、美化生活的使用功能,而逐渐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名牌服装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此品牌与设计的竞争突破了服装行业传统的利润空间,使其成为国际上先进服装公司竞争的主要手段。

同时,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服装,国际上品牌营销已从制造商品牌向零售商品牌过渡,流通能力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手段。

目前由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控制的营销网络快速扩大。

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企业仍处于成本价格竞争阶段。

少数先进企业已处于使用价值竞争阶段,并开始步入品牌与营销竞争阶段。

而跨国公司的竞争手段早已发展到品牌设计与营销网络竞争的阶段。

服装行业产业内部竞争状态:
依靠成本、价格进行激烈竞争是中国服装工业的现状,多数企业忽视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型人材的培养,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轻研发,重仿制轻独创,忽视设计、品牌和创新。

1.市场体系建设是影响市场流通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缺乏成熟、高效的服装流通体系,缺乏像沃尔玛、日本迅销一类的大型服装流通企业。

2.诚信建设的缺乏也是导致我国市场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企业间缺乏契约与诚信合作,造成交易成本高企,商品流通阻滞。

3.相关产业及替代品的发展:服装的相关产业主要有服饰产业和文化产业。

服饰产业主要包括鞋类、手袋、首饰、配饰、皮革品、化妆品等;文化产业中与服装相关的主要有广告传媒、流行色推广、时尚出版、模特、摄影、会展、设计等。

多年来这些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服装行业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4.新进入者的威胁:由于服装行业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且投资少,见效快,进入壁垒低,特别是许多面料企业纷纷向服装下游的扩张。

随着竞争形式向品牌和设计阶段的过渡,未来服装行业的进入壁垒将不断提高,加之行业利润率的下降,新的进入者将放慢进入的步伐。

从四种因素分析看出,我国服装行业在要素供给方面基本无约束;市场需求方面虽然国内市场供过于求,但国际市场的出口空间很大;相关产业和无替代品不构成对其威胁。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服装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行业内部低水平削价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又决定了行业利润率不会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参考文献:卜庆锋网络推广课程电子商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