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院镇初级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5、1)为推进学校工作高位均衡发展,创建肥城市优质学校,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幸福教育工程,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建设理念以合作文化为主题,整合学校文化精华,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构建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努力提高办学品位。
二、建设背景边院镇初级中学前身为河西联中,于1987年6月开始在边院村驻地选址兴建新校,于1989年2月建成竣工,同年迁入新校,后几经改建扩建等变迁,逐步规范完善,并正式命名为“边院镇初级中学” C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482人,教职工126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学校、实验教学示范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电化教学示范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来,学校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孕育了“崇德,向善,勤勉,创新”为校训,“求真、求精、求实、求新”为校风,“严谨、敬业、善教、爱生”为教风、“自主、合作、乐究、善思”为学风等一系列体现幸福教育观的办学思想。
励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领航”的办学理念。
铸就了“办学条件高起点,校园文化高品位,学校管理高层次,教师队伍高素质,课堂教学高效率,全面育人高质量。
的办学目标。
这些都是极其丰富的学校文化资源,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及诠释一、学校文化:合作二、共同愿景:合作共同体幸福边中人三、边中精神:团结勤业创新卓越四、办学使命:办有特色的合作教育育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五、办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领航六、办学目标:办学条件高起点学校文化高品位学校管理高层次教师队伍高素质课堂教学高效率全面育人高质量七、管理策略:服务沟通合作分享八、校训:崇德向善勤勉创新九、校风:求真求精求实求新十、教风:严谨敬业善教爱生十^一、学风:自主合作乐究善思十二、教师形象:重修德善合作博学识乐为师十三、学生形象:善修心尊师长明事理爱学习十四、家长形象:尊师教重身教懂情理善兼听诠释: 一、文化核心主题语:合作诠释:“合作”一词,语出《国语•晋语三》“杀之利。
逐之,恐搆诸侯;以归,则国家多慝;复之,则君臣合作,恐为君忧。
不若杀之。
”古语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人心齐,泰山移。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因此,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今天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善于合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只有运用合力,善于合作,才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把蛋糕做大,把事业做大、做强,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
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文化,团队合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团队合作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
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共同愿景:合作共同体幸福边中人诠释:合作共同体,即拥有共同理想、目标或信念的若干个体或组织,在专业规范引导下,基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团结和融洽的团体。
合作共同体的主旨是“开放、合作、实践”。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校际联盟、教师团队、小组合作、家校共育等。
校际联盟:只有各学校之间各自打开封闭的围墙,通过建设合作共同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各校间文化的互动、融合,才能实现参与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教师团队: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
团队文化建设就是把各种目标包容一起,不求相同但求相融,不求共同但求共享,不求一致但求和谐,建立一种虽有不同但相互认同,亦即“和而不同”的价值目标体系。
学校将采取“长板先行,短板增值,间隙加密”的整体提升策略。
小组合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我们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理搭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立足让“让每一个学生进步”。
家校共育:努力构建和完善“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成长。
幸福边中人,让学校成为学生心存感激的地方,让老师成为学生心中最柔软的存在,让每一个生命都幸福绽放!创造一个“尊重、包容、和谐、幸福”的成长家园!让学校成为师生另一个温馨、温暖的家!有家有爱有发展,立德成才创品牌,争创一流名校一一让边院中学成为百姓放心,家长安心,学生开心的、有品位的、幸福指数高的优质学校三、边中精神:团结勤业创新卓越诠释:“团结”团结文化是指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并为完成团队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文化。
团结文化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
“勤业”勤业就是自觉遵章守纪、依法执教、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任务,聚精会神搞教学、一心一意谋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卓越”就是指张扬个性,追求卓越。
卓越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境界。
不是优秀,而是优秀中的最优。
卓越是一种追求,在于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
四、办学使命:办有特色的合作教育育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诠释: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学校以“崇德、向善勤勉、创新”为校训,以“团结、勤业、创新、卓越”为学校精神,通过以“合作”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学生以“合作”的眼光进行自我建设,培养使命感、责任感,不断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通过建设合作性教学、合作性德育、合作性管理、合作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让学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让学生享受文化、品味经典、修养内涵,使他们“善修心、尊师长、明事理、爱学习”,成为有骨气、有志气、有才气、有锐气、扬正气的未来公民。
“合作文化”应是闪耀人性光辉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是“学习性质量”“发展性质量” “生命性质量”同在而且俱高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的教育。
五、办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领航诠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全力发展每一个学生;“为教师专业成长领航”,即重视名师引领、文化引领、科研引领,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六、办学目标:办学条件高起点学校文化高品位学校管理咼层次教师队伍咼素质课堂教学咼效率全面育人咼质量诠释:就是做到:全程优化,全面发展,全体提高,特色立校, 特色育人,设施完善,设备精良,环境精美,规范科学,和谐共进, 优质高效。
七、管理策略:服务沟通合作分享诠释:服务是一种态度,服务让人学习合作,只有互相结合、互补相融,才能形成完美的’组织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加强合作,分享智慧;共建班级,分享快乐;共担责任,分享感动:让“分享之风”吹遍校园,让学生更健康、更快乐、更阳光,努力打造和谐、幸福校园。
八、校训:崇德向善勤勉创新诠释: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树立高尚的美德,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正能量,就是要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永做奋发有为的为人师表者,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九、校风:求真求精求实求新诠释:“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学习真知、学做真人、待人真诚、作风踏实、工作务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求精”就是永不满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是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把工作做细、做深、做透。
做到“虑事精心,过程精细,结果精品”。
“求实”就是追求实际,即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笃行精神。
“求新”就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丰富新内容,争取新突破。
十、教风:严谨敬业善教爱生诠释:“做事严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为人师者,做学问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无论是学习还是教书育人,皆应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创新。
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善于循循善诱,教会学生认识世态万象;要关爱学生,尊重、理解、赏识、信任学生,“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
十^一、学风:自主合作乐究善思诠释:合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形成积极、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学会思考,善于求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就精彩人生。
十二、教师形象:重修德善合作博学识乐为师诠释:《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师德修养,以德载物,以德育人。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人文关怀打造和谐团队,坚持走专业发展之路。
十三、学生形象:善修心尊师长明事理爱学习诠释:善修心,就是学会善待自然,善待他人,互助共赢;善待社会,共建和谐;善待自己,绽放精彩。
明事理,就是善于把握和运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事物蕴涵的道理。
尊师长,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不断追求真知。
爱学习,“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就是鼓励学生爱读书、善读书,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十四、家长形象:尊师教重身教懂情理善兼听诠释:家长要尊师重教,理解支持配合学校老师的做法,注重家校携手。
日常生活中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重言传身教,并在遇到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时,家长能有方法、有思想地对孩子进行开导教育,做好家庭教育的责任人。
三、总体目标业绩的背后是团队,团队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