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翻译赏析

古诗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翻译赏析

古诗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翻译赏析《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龚自珍。

其古诗全文如下:
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似春水、干卿何事。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

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

更结尽、燕邯侠子。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木叶怨,罢论起。

【注释】
①癸酉: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

②鸾飘凤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沦,亦兼寓夫妻离别意。

③“似春水”二句:五代南唐宰相冯延巳有《谒金门》词,名句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李璟戏语之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此用其意。

④“也何聊”三句:谓何尝愿意如五代吴越王钱镠那样奢侈优裕,显赫于家乡。

聊,愿意。

广陵,今江OrG苏扬州。

吴市,指苏州,与扬州皆当时吴越之地的大都会。

⑤燕邯侠子:燕指古燕国,国都为蓟(北京),邯指河北邯郸,为赵国都城。

古称燕赵之地多侠士,故以为代称。

⑥断莫:千万不要。

⑦木叶怨:指《木叶词》,词后有小注:“店壁上有‘一骑南飞’四字,为《满江红》起句,成如干首,名之曰《木叶词》,一时和者甚众,故及之。

”按:定庵词集中无此组词。

罢论:罢休之论,指作罢了经国纬世之志,誓愿隐逸草野江湖。

【赏析】
此诗开篇便是“我又南行矣”的一声长叹。

以下“鸾飘凤泊”数句既感慨自己“高才无高第”之失意,又哀悼妻子的长逝,他这时“情怀”真难用语言说清的。

“纵使”二句为一篇警策,“纸上苍生”的背后是“干卿底事”的愤懑与“莽关山、一派秋声”的萧瑟,加之“去如水”的豪隽幽怨,演绎出一幅哀丝豪竹交相回响的心灵图景。

下片转入一己命运的理性反思,然理性中仍不乏激越情绪。

“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

更结尽、燕邯侠子”,这样的引吭高唱乃是对自己“隐遁”生涯的预期和构想,也是中国士子面临“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地时又一次难堪而无奈的选择。

主题已不新鲜,在龚自珍笔下却依然气势磅礴,推倒一世。

以下“来岁”数句孙钦善先生以为是“写出对未来的希望。

以长安春事喻京都思想舆论的活跃,以杏花喻渴望进言用世的士人,而自己的木叶怨词引起众多和者,正是消声的议论重新兴起的预兆”(《龚自珍诗文选》),从全篇脉络推衍体味,窃以为并非如此。

此数句承前而来,一方面为反语,一方面也为自劝慰之辞。

自己既已南行,就不必为来年的“长安春事”担忧悬念了,还是“一骑南飞”,去结交美人名士、燕邯侠子,不也很妙吗。

结末“罢论起”三字不啻为照应开头的深沉的叹息,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色。

其实龚自珍是不愿意隐逸终老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出都”就是为了摆脱在“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夜坐》)的情形下的那种困顿、烦忧与庸俗。

看似骏迈英发,实则郁闷仓皇,这几乎是大多数中国士人、特别象龚自珍这样的“怪魁”注定了的悲剧夙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