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技术培训课件
噪声教大,一般用于建筑工地,目前已经划入建筑升降机类。
3、按电梯速度分
a.超高速电梯 b.快速电梯 c.低速电梯
(p3) >2.0m/s >1.0m/s ≤2.0m/s ≥1.0m/s
5
4.按控制方式分 (p4) a. 按钮控制 杂物梯用的多 b. 信号控制--XH(有司机客梯)把各层呼梯信号集合起来,将与
各种型号变频器
B. 液压电梯 由液体在液压缸中受到压力依靠活塞运动而驱动的电梯
。运行平稳,载重量大,一般用于对舒适感要求高和吨位教大的电梯 。但是由于受柱塞的限制,运行高度较低。
C. 直流电梯 曳引电动机为直流电机,调速方便,加减速特性好,但
是耗能,并且需要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目前很少采用。
D. 齿轮齿条电梯 靠齿轮在齿条上的爬行来驱动轿厢,运行振动,
D.观光电梯 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车厢外景物的电 梯。
F.杂物梯 用于运送小件品的电梯,最大载重量不能大于300kg.
轿厢内严禁有人进入 轿厢尺寸不得超过:A)底板面积:1.00㎡ B)深
度:1、00m C)高度:1、20m
G.车辆电梯(汽车梯) 用作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
H.建筑电梯(不属于特种设备范围属于建设部管辖)
9
1—减速箱 2—曳引机 引机底座 4—导向轮 5—限速 6—机座 7—导轨支架 8 钢丝绳 9—开关碰铁10—终 关 11—导靴 12—轿架 13— 14—安全钳 15—导轨 16— 组合 17—对重 18—补偿链 补偿链 导轮 20—张紧装置 缓冲器 22—底座 23—层门 呼梯盒 25—层楼指示 26— 电缆 27—轿壁 28—操纵箱 29—开门机 30—井道传感器 31—电源开关 32—控制柜 33—曳引电机 34—制动器
10
1、曳引系统(曳引机、钢丝绳等)(p10) 提供动力的 心脏 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来实现轿厢运行 2、导向系统(导靴、导轨及导轨支架、导向轮)(p27)
垂直方向运动时导向、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自由度 安全钳动作时作为被夹持的支承件 3、门系统(轿门、层门、门传动系统、门锁装置)(p23) 运行时保护乘客或货物坠落、方便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是 电梯的重要部件,也是故障最多的区域 4、轿厢(轿架、轿底、轿壁、轿顶等)(p21)
电梯技术
绪论 电梯的简史
1854年在纽约 水晶宫展 览会上,奥的斯 先生展示
了他的世界首 台安全电梯
2
电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 的辘轳.. 而第一台以蒸汽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是美国人. 依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的..时间是1852年. 1889年美国奥的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第一部以直流电动机 为动力的电梯. 1900年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电梯. 1903年出现了槽轮式电梯.,<既现在所用的<曳引式>驱动 电梯. 如今的电梯已经发展到每秒13.5M的超高速啦. 控 制方式也日益更新. 有群控.远程监控等.
电梯运行方向一致的呼梯信号按先后顺序排列好,电梯依次应答接运 乘客。电梯的运行取决于电梯司机操纵,而电梯在何层站停靠由轿厢 操纵盘上的选层按钮信号和层站的呼梯按钮信号控制电梯往复运行一 周可以应答所有呼梯信号。
c. 集选控制---JX(有/无司机客梯)所有信号集合起来进行顺序 排列,电梯运行自动控制,依次应答同一方向所有内选、外呼信号, 响应最远的登记信号后反向,再依次应答反方向所有内选、外呼信号 ,后无信号登记就近或回基站停靠待命。
3
第一章:电梯基础知识
一、电梯的分类
1、按用途分
(p1)
A.乘客电梯 用于运送乘客为主,兼以运送重量和体积合适的日用物件。
B.载货电梯 通常有人伴随,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D.客货(两用)电梯 以运送乘客为主,但也可运送货物的电梯。
E.医梯(病床电梯) 为运送病床(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
其它电梯: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消防梯 防爆电梯ຫໍສະໝຸດ 矿井电梯、船舶电梯4
2.按拖动方式
(p2)
A. 交流电梯 曳引电动机为交流电机
1)交流单速电梯
交流双速电梯改变电动机极对数的方法调速。
2)交流调压调速电梯(ACVV电梯) 通过调节电动机电压--调节电 机速度
3)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VVVF电梯)
内容框架:
第1节 电梯的基本结构简介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第4节 电梯轿厢部分 第5节 电梯层站部分 第6节 电梯安全装置 第7节 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
重点/难点:
电梯的基本结构组成、电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常见结构等。
8
第1节 电梯的基本结构简介
1. 电梯基本组成部分: 机械部分 电气部分
运送乘客或货物的载体
d. 单梯 e. 并联/群控电梯 f. 其它特殊电梯.
6
二、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
电梯的用途:客梯、货梯、医梯、汽车梯等 额定载重量:指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 额定速度: 指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速度。 控制方式: 按钮/信号/集选、继电器/PLC/微机 拖动方式:液压/直流/交流、交双/调速/变频 开门方式:中分/旁开/上下垂直、自动/手动 层站: 建筑楼层、实际停靠站、端站、基站 提升高度:指电梯从底层平层位置到顶层平层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2.从空间上划分: 机房部分――电源开关、控制柜、曳引机、导向轮、 限速器。 井道部分――导轨、导轨支架、对重、缓冲器、限 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随行电缆、底坑、井道照 明。 层站部分--层门(厅门)、呼梯装置(召唤盒)、 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置、层楼显示装置。 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 置、安全窗、导靴、开门机、轿内操纵箱、指层灯、 通讯报警装置。
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拖动方式、控制方式、轿厢质量等的改变 ,更换曳引机以及不同型号的安全部件等都属于改造
7
第2章 电梯的基本结构
preceding
绪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电梯的基本结构组成、电梯 机房、井道、底坑、轿厢、电梯曳引机、对重、导向系统、门 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以及电梯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 的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