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体系施工工法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体系施工工法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法申报XXX省省级工法相关材料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X第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申报资料目录1 、XXX 省工程建设工法申报表⋯⋯⋯⋯⋯⋯⋯⋯⋯⋯⋯⋯⋯⋯⋯⋯⋯⋯22 、工法文本⋯⋯⋯⋯⋯⋯⋯⋯⋯⋯⋯⋯⋯⋯⋯⋯⋯⋯⋯⋯⋯⋯⋯⋯⋯⋯⋯⋯⋯⋯103 、企业级工法的批准文件⋯⋯⋯⋯⋯⋯⋯⋯⋯⋯⋯⋯⋯⋯⋯⋯⋯⋯⋯⋯⋯254 、工法应用和效益证明⋯⋯⋯⋯⋯⋯⋯⋯⋯⋯⋯⋯⋯⋯⋯⋯⋯⋯⋯⋯⋯⋯⋯285 、科技情报部门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356 、工法关键技术专利证书⋯⋯⋯⋯⋯⋯⋯⋯⋯⋯⋯⋯⋯⋯⋯⋯⋯⋯⋯⋯⋯⋯427 、反映工法实际施工的照片⋯⋯⋯⋯⋯⋯⋯⋯⋯⋯⋯⋯⋯⋯⋯⋯⋯⋯⋯⋯441 、XXX 省工程建设工法申报表XXX省工程建设工法申报表(2014 年度)工法名称: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法申报单位: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XXX 第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X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填写说明1.“申报单位”栏:应为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2.“主要完成单位”栏:完成单位不得超过2个,完成单位之间不存在上下级或控股关系。

并应当与“主要完成单位意见”栏中的签章一致。

3.“通讯地址”及“联系人” :指申报单位的地址和联系人。

4. “主要完成人”栏:最多填写 5 人。

5. “重新申报项目”指该工法已批准为省级工法,有效期超过六年,但其关键技术有所创新,仍具有先进性和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工法。

6. “工法应用工程名称及时间”栏:最少填写 3 项工程,如工程应用少于 3 项,应填写申报书中“工法成熟、可靠性说明”栏。

若关键技术属填补国内空白或为创新技术的情形,提供的工程实例不少于二项。

7. 工法关键技术涉及有关专利的,应在“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栏注明专利号。

工法内容简述:关键技术及保密点(有专利权的,请注明专利号):一个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键槽式钢管支架多向连接装置》,专利号:ZL201520032912.7,专利权人: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由立杆、水平杆及可调托座等构配件构成。

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杆端键式插头卡入键槽式插座快速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支架,支模架上部荷载由可调托座传力,立杆与立杆的连接为同轴心承插,各杆件轴心交于一点。

架体受力以轴心受压为主,受力稳定、安全可靠。

采用模数化、标准化的杆件,水平杆规格有:600mm、900mm、1200mm 等规格,一般按300mm 模数设置。

本工法无保密点。

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包括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水平比较):本工法技术水平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1 安全稳定、结构牢固: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其节点有800mm2的面接触,上部没有自由端,属于中心传力,具有较强的垂直受力性能,且具有防崩脱的功能,安全可靠。

2 功能多、便于管理:一键连接式可完全替代各种传统支撑系统,可满足工程施工的各种技术要求,无配件丢失、损耗,易于现场管理。

3 操作简单、提高功效:施工时工人仅仅需要一把铁锤就可以完成装拆,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装拆时间,装拆时间比扣件式缩短 3 倍。

完成单位推荐意见: 同意申报省级工法。

第一完成单位 签 章年月日评审委员会意见:主任委员:年月日签章年月日第二完成单位 签 章年月日XXX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工法文本申报XXX 省省级工法文本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法二〇一五年十月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法1 前言1.0.1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有很多,主要有扣件式、碗扣式和承插式(盘扣式、盘销式)等工具式钢管支模架。

上述各种钢管支架连接节点主要有以下缺点:一、扣件式钢管支架连接节点在实际搭建钢管支架时,搭设工序繁杂,扣件种类较多,钢管和扣件混合堆放易损坏,扣件拧紧力矩难以达到要求,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安全性差。

二、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较重且容易增加安装难度,不易加固,安全性差,容易损坏。

三、承插式钢管支架连接节点是通过带有插接头的横杆和带有插接座的立杆插接固定的,如果长时间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插接头容易向上移动,产生脚手架脱节现象,安全性差、不易加固。

1.0.2 本工法采用的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体系,其节点连接采用键槽插座和键槽插头,键槽插头锥形凹槽与键槽插座锥形凸头相互啮合形成连接副(类似于榫头),与现有技术中的承插型钢管支架相比,本连接节点的连接部位接触面积较大,摩擦系数较大,其连接节点抗剪、抗拉、抗压的能力较强,钢管支架架体的承载力强,稳定性高,而且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既提高了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1.0.3 本工法经过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报告编号:201533B2100341),在国内所检工法及文献中未见报道。

本公司针对承插型键槽式连接节点的创新改进,采用一种键槽式钢管支架多向连接装置,作为创新技术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032912.7 ,以该技术所形成的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法,经多个工程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特点2.0.1 安全稳定、结构牢固: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其节点有 800mm2的面接触,上部没有自由端,属于中心传力,具有较强的垂直受力性能,且具有防崩脱的功能,安全可靠。

2.0.2 功能多、便于管理:一键连接式可完全替代各种传统支撑系统,可满足工程施工的各种技术要求,无配件丢失、损耗,易于现场管理。

2.0.3 操作简单、提高功效:施工时工人仅仅需要一把铁锤就可以完成装拆,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装拆时间,装拆时间比扣件式缩短 3 倍。

节点连接无框度,有自锁能力,装拆灵活,简单快捷,工人容易掌握。

搭设、拆除工作效率比钢管扣件脚手架高 3 倍左右,能省工、省力、省时。

2.0.4 杆件模数化、标准化:模数化的系统设计,便于仓储、运输和堆放,使现场操作变得简单,大量节约现场用工数量和工时成本,有效缩短了工期。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层支模架施工,能有效加快工程进度,对于超重、超高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计算书满足要求时,同样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4 工艺原理4.0.1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由立杆、水平杆及可调托座等构配件构成。

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杆端键式插头卡入键槽式插座快速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支架,支模架上部荷载由可调托座传力,立杆与立杆的连接为同轴心承插,各杆件轴心交于一点。

架体受力以轴心受压为主,受力稳定、安全可靠。

采用模数化、标准化的杆件,水平杆规格有: 600mm、900mm、 1200mm等规格,一般按 300mm模数设置。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连接节点图如图 4.0.1 所示。

图 4.0.1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连接节点图4.0.2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的连接节点,包括立杆,横杆,键槽插座和键槽插头,键槽插座装配在立杆上,键槽插头固定在水平杆端部,键槽插座的周向匀布四个锥形凸头,键槽插头设有锥形凹槽;将键槽插头的锥形凹槽装配扣入键槽插座的锥形凸头上,锥形凹槽与锥形凸头相互啮合形成连接副,连接可靠具有防崩脱的功能。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如图4.0.2 所示:图5.1.1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操作要点5.2.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图 4.0.2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1—立杆; 2 —水平杆; 3—键槽插头; 4—键槽插座; 5 —丝杆; 6—螺母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5.1.1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模架体系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5.1.1 所示)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模板支架的立杆间距、横杆步距、梁底小横杆间距进行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计算验算。

在确定立杆间距、横杆步距等参数时,应采用模数设置。

2 按要求将方案报送公司职能部门及监理单位审核、审批。

对于支撑高度超过8m,搭设跨度超过 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 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 20KN/m的超高、超重模板支撑系统,还应组织专家组进行方案论证。

根据计算书制定相应的支模架搭设参数一览表 5.2.1-2.1 根据层高及梁、板的截面尺寸、荷载等选配标准的立杆,同时按方案进度要求选择纵横向水平杆。

支撑架体设计时,尽量使用标准杆件。

2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立杆、横杆均采用Φ48× 3.2mm 钢管焊接制成,立杆规格主要为 B-LG-2450 ~2700,每隔 1500mm焊有一个键槽插座,并根据层高配备不同长度的立杆连接套管,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

搭设时每隔 1.5m 搭设一步横杆,横杆两端焊有键槽插头与键槽插座连接,纵、横水平杆规格有:600mm、 900mm、 1200mm等规格,一般按 300mm模数设置;剪刀撑、梁板底主龙骨采用Φ 48.3 ×3.6mm普通扣件式钢管;可调托座采用Φ 38 ×6.5 丝杆。

5.2.3 地基处理、放线、铺设垫板1 将平整后的场地夯实或做好地坪,必要时需进行地基处理,保证架体支撑面有可靠的强度。

2 在柱、剪力墙等已绑扎完成的钢筋上标注明显标志的+1.000mm(或 +0.500m) 水平控制标高,及在支撑体系搭设前按支撑体系搭设平面布置图所示位置弹出立杆的定位线,保证安装准确到位。

3 安装钢管立杆之前先铺垫板。

垫板可用 50mm厚脚手板或50× 100mm木方,长度不小于400mm,当施工荷载大于 1.5 倍设计使用荷载或立杆支设在基土上时,垫通长脚手板或槽钢。

5.2.4 搭设竖向立杆、扫地杆1 在控制立杆的垂直度时,先立两头立杆,设置角点,吊线确保垂直,然后挂线立中间立杆,确保立杆纵横成面。

2 立杆间距宜为 600mm, 900mm、 1200mm,步距宜为 1500mm,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 2m。

3 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 , 根据层高配备不同长度的立杆连接套管,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 2mm。

搭设时每隔 1.5m 搭设一步横杆,且立杆和横杆的接头均应该错开在不同的框格中设置。

4 立杆与立杆连接套管应设置固定立杆连接件的防拔出销孔,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销孔孔径宜为 14mm,立杆连接件直径宜为 12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 0.1mm。

5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扫地杆采用杆端键式插头卡入键槽式插座快速连接,采用榔头在扫地杆的两个端头分别敲打,使扫地杆扣牢在立杆上。

扫地杆距离地面 300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0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