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教案设计:2.1钠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教案设计:2.1钠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钠和铝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铝和氧气反应。

3、了解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4、了解氧化铝的性质及用途。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钠与氧气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

难点:钠、铝与氧气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引入〕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所占五分之四及金属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入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过渡〗上节课我们运用“观察法”“比较法”来认识物质的性质。

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往往还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

〔讨论1〕举例说明金属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学生讨论〕(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 金属与一些盐溶液的反应
(4) 跟其他非金属单质等的反应
〔投影〕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演示〕实验2-1 观察金属钠
思考下列问题:
1、金属Na可以用小刀切,说明Na的硬度怎样?
2、金属Na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保存?
3、金属Na在煤油中沉下去,这说明什么?
〔提问〕通过实验观察,你能不能简单地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等等。

能导电)
〔讲解〕钠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 + O
2 == 2Na
2
O(白色固体)
〔演示〕实验2—2 把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上加热,有什么现象?
现象: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 Na
2O
2 )
化学方程式:2Na + O
2 == Na
2
O
2
(淡黄色固体)
〔分析〕金属Na在氧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中Na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1)价。

〔讨论2〕1.将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和将金属钠放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产物不同对你有什么启示?理解实验法的意义。

2.在你做过的实验中,还有因条件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吗?
〔演示〕科学探究实验:钠与水的反应
〖板书〗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科学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演示〕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打的金属钠放入水中,迅速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分析现象。

灵活记忆:浮融游响红(芙蓉又想红)
〔讨论3〕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收集到的气体,并验证为氢气?
〔学生讨论〕方法1
方法2
方法3
〔讨论4〕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吗?
〔练习〕1.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D )
A、都能在常温下反应
B、都不能在常温下反应
C、都生成氧化物
D、有的金属生成过氧化物
2.下列所述,与实验室将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不相关的
是 ( B )
A、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等反应
B、钠的密度比水小不能沉到瓶底
C、钠不与煤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
D、钠不与汽油反应,但汽油易挥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 )
A、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
B、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
D、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作业:1、课本P45第5题
2完成《知识.方法.能力测评》卷10有关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氧化钠的分类认识其化学性质。

(2)通过过氧化钠在潜水中的应用和物质组成、化合价角度分析认识其特殊性;
(3)通过对比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和化合价,结合性质认识两种氧化物的不同。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氧化物的归类,结合对同类物质CaO 性质的认识,通过对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的分析交流诊断和发展学生认识物质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单一认识物质还是系统分类的角度认识物质】
(2)通过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角度对比两种物质的性质,诊断和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认识的进阶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3)通过对验证实验的设计,诊断和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认识的进阶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三、教学流程
Ⅰ旧识
【学习任务1】类比氧化钙的知识认识氧化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评价任务1】诊断和发展学生认识物质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Ⅱ新知
【学习任务2】通过过氧化钠物质组成、化合价角度分析认识其特殊性。

【评价任务2】通过2个日常生活的事例诊断和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Ⅲ新旧对比
【学习任务3】通过对比两种氧化物的组成和化合价,结合性质认识两种氧化物的不同。

【评价任务3】通过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角度对比两种物质的性质,诊断和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认识的进阶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1、应用:
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作织物、麦秆、羽毛等的漂白剂等。

2、保存:由于Na2O2能与空气中的水和CO2反应,所以应密封保存。

轻松一刻(过氧化钠的档案)
姓名:过氧化钠
肤色:淡黄色
国籍:过氧化物共和国
同胞弟弟:氧化钠
体重:78g/mol
性格:活泼好动,见到二氧化碳,脸色立变,落水非常生气。

简历:
中学毕业后——海军潜艇当班长;复员后——立白化工厂出席全国漂白积极分子群英会。

愿望:有一所坚固密实的房子。

【学习任务4】学以致用
四、练习
1. 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
2. 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
B. 生成红褐色沉

C. 有气泡产生
D. 无变化
3.有两包淡黄色的粉末,分别是硫粉和过氧化钠,请设计简单的实验区分他们
五、作业
课下完成全优课堂。

六、教学反思
在讲到过氧化钠在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作供氧剂时,我特意问学生潜水艇可以用纯氧做供氧剂吗?很多学生都回答不出来,此时我灵机一动,叫了一个学生跑到课室外面感受一下外面的空气与课室的空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来回答:外面的空气很清新很舒服。

为什么?学生恍然大悟:有比较多的二氧化碳,而过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了空气。

在授课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胜过你的千言万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