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报告1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2节课[ 岗位描述] 实际工作中,电子元器件检测是第一道电子产品质量控制点。
一般大中型电子企业都设有专门从事电子元器件检测的部门。
因此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即可胜任电子企业质量检测部门相关岗位。
[ 实训目的 ] 1. 掌握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简易检测方法。
2.掌握专用二极管的识别与简易检测方法。
[ 实训器材 ] 表11.普通单色二极管的检测:a.正向导通电压1.5-2.5v.外加电压越大越亮。
注意实际电压不能使led超过其最大工作电流。
b. 检测时,要用r×10k挡(因内电池电压为9v),方法同普通二极管,只是正向电大得多,甚至测量时还微微发光。
2.稳压二极管的检测:a.工作在反压状态,具有稳压作用,检测方法同普通二极管。
b.不同处:用r×1k挡测反向电阻很大,换用r×10k, 其反向电阻减小很多。
若换挡电阻基本不变,说明是普通二极管。
变化则为稳压二极管。
[ 原理 ] 使用r×10k挡内电池9v,若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比<9v,则因击穿而电阻减小很多。
而普通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比普通管大得多,不会击穿。
3.普通光电二极管的检测:a.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b.无光照时,光电二极管与普通管一样,反向电流小,反向电阻大(几十兆以上);有光照时,反向电流明显增加,反向电阻明显减小(几千-几十千),反向电流与光照成正比。
检测有无光照电阻相差很大。
检测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已坏或不是光电二极管。
[ 实训步骤 ] 1.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在下表中填好检测结果。
【注意】a.塑封白环一端为负极,玻璃封装黑环一端为负极。
b.检测时两手不能同时接触两引脚,表至于r×1k挡,并欧姆调零。
调零时间不能太长。
c.读数要用平面镜成像规律。
2.专用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在下表中填好测量结果。
【注意】a.测试发光二极管,应用r×10k挡并调零。
b.测稳压二极管时,用r×1k或r ×10k,分别测反向电阻。
如果稳压值大于9v就测不出来,另外查资料。
(?)c.测光电二极管时要遮住受光窗,接受光时,光线不能太强,否则会损坏二极管的。
3.实训结束,整理好本次实训器材、仪表,清理工作台,打扫实训室。
[ 思考题 ](1)如何判断硅二极管、锗二极管?(2)查资料,总结硅、锗二极管分别适合什么场合?(3)查资料找出本次实训用二极管可替代的进口二极管管型、进口二极管可替代的国产管型。
[ 实训总结性练习 ] (1)对实训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2)说说如何用数字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3)填写下表3.实训评价表篇二:晶体二极管实验报告实验一晶体二极管特性分析1.根据图示电路图,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曲线如下:2.根据图示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在multisim 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输出电压随不同参数的变化情况。
a.改变负载电阻大小表1-1:b.改变负载电容大小表1-2:波形截图如下:c.根据仿真实验数据,给出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和纹波电压与负载和负载电容的相互关系。
(1)负载电阻越大,输出电压平均值越大,输出纹波峰峰值越小;(2)负载电容越大,输出电压平均值基本不变,输出纹波峰峰值越小。
3.根据图示二极管交流特性实验电路,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二极管电路在不同输入信号幅度情况下的失真情况,认识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
输入信号幅度为0.05v时:输入信号幅度为0.1v时:输入信号幅度为0.2v时:篇三:模电实验报告二极管使用模拟电路实验二——二极管实验报告111270040 石媛媛1、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大小): 一开始,我用欧姆表测量了二极管电阻,正向基本无电阻,反向电阻确实是很大。
然后我们测量其输出特性曲线,发现很吻合:1、在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确实没有电流,之后一段电流很小(几毫安~几十毫安);2、当二极管两端电压大于0.6v左右时电流急剧增大(后测试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0.55v),这个就是其正向导通电压。
二极管被导通后电阻很小,(图中可看出斜率很大,近似垂直)相当于短路。
3、当我们使电压反向,电流基本为零,但是当电压大于某一值(反向击穿电压)时电流又开始增大。
2、焊接半波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观察正向压降对整流电路的影响;电路图:方波正弦波三角波半波整流电路的效果:输出信号只有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这就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这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但是电的利用效率低,只有一半的线信号被保留下来。
3、焊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电路图:桥式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在电压正向与反向时,分别有两个管子处于正向导通区、两个管子在反向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始终同向。
而且电压在整个周期都有输出,效率高。
但是发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尤其是三角波时)未达到理想波形,应该是电路板焊接的焊接点不够牢固或其他问题导致信号的微失真。
5、使用二极管设计一个箝位电路,能把信号(0-10v)的范围限制在3v~5v之间:设计的电路:电路原理:当输入信号在0—4v时,4v>u1,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稳定在4v左右当输入信号在4v—10v时,二极管反偏,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由电源,1k电阻,51ω电阻构成。
因为要想使输出值小于5v,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小阻值电阻和一个大阻值电阻串联,这样51ω电阻分压小,故输出电压一直小于5v,起到了钳位效果。
实验数据:输入电压/v1.82.44.65.666.77.48.19.19.510 输出电压/v 3.9 4 4.1 4.1 4.19 4.22 4.25 4.29 4.37 4.61 4.82实验心得:1、焊接心得: a、锡越少越牢固,不要在一点反复焊接,很容易使之前的焊点虚焊。
b、焊接前做好规划,把该点处要连的元件和导线尽量一次连好。
c、短距离连接可以用元件本身(如电阻两端的细锡线)或点连,长距离链接要用带皮的导线。
d、电源线正负要区分好颜色,方便后续操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次我们组因为焊接技术不到位,在一点出反复焊接,又丑又不牢靠从而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效果中出现误差的错误了。
2、对于数据的记录上感受更深入了。
实验数据记录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的需要,没有确定的比例,不需要事先给自己规定好每隔多少取值。
比如二极管一开始我们取1v,2v,都没有什么电流,这段的数据就可以间隔很大的略记,而后面二极管被导通后,电流变化很快,这一段就要在小间隔下记录,才能绘制出理想的二极管输出曲线。
3、对于自己设计电路,我觉得首先要理解电路的功能,比如一开始我们就从网上找了很多钳位电路的例子但是都是对交流电的,而在本次实验中,处理的应该是直流电,这就不适用了。
第二,要好好学好模拟电路的课程,明白原理才能更好的设计。
比如钳位中,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用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一个固定电源的作用,知道了这些,设计变得更有目的,才能快而准确。
不过这次实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自己设计的电路一下子就能工作了,体会到了工科学生那种在纸上演算,觉得原理上一定能实现,结果一做果然符合自己预期的快感。
感觉很有成就感。
篇四:pn结与二极管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pn结与二极管二、实验目的:1、对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有一些感性认识,测绘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2、了解pn结测温原理,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三、实验原理:1、晶体二极管的导电特性晶体二极管无论加上正向电压或者反向电压,当电压小于一定数值时只能通过很小的电流,只有电压大于一定数值时,才有较大的电流出现,相应的电压可以称为导通电压。
正向导通电压小(锗管约0.3v,硅管约0.5v),反向导通电压(又称“击穿电压”,“耐压”)相差很大(几伏到几百伏)。
当外加电压大于导通电压时,电流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大,此时,欧姆定律对二极管不成立。
在这次实验中,就是要用伏安法测绘晶体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导电特性曲线。
测量电路如下:(a) ma表外接(a) ma表内接图1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测量线路(a) ma表外接(a) ma表内接图2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测量线路2、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变化。
pn结温度传感器相对于其他温度传感器说,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热响应快、易于实现集成化等优点。
pn结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如下:pn结正向压降(vf )是正向电流(if)和温度(t)的函数:kbkrvf?vg(0)?(ln)t?lnteife其中,e是电子电荷,k是波尔兹曼常数,b是与结面积、掺杂浓度有关与温度无关的常数,r是常数(r?3.4),t是绝对温度,vg(0) 是绝对零度时pn结材料的导带底和价带顶的电势差。
kb上式中有两项,线性项:vl?vg(0)?(ln)t eif 1非线性项:vnl??ke可以证明,在恒流供电情况下,当温度较高(室温)时,pn结的vf 对t的依赖关系取lntr决于线性项vl,即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这就是pn结测温原理。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将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四、实验仪器: 1、仪器记录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pn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加热测温装置。
2、仪器使用实验注意事项:(一)、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的使用:(1)、在测量中电流不得大于2 (ma). (二)、pn结正向压降特性实验仪的使用:(1)、仪器的连线较多,芯线较细,所以要注意使用,不可用力过猛。
(2)、除加热线无极性区别外,其余都有极性区别,连接时不要接反。
特别注意,加热线绝对不要接错位置,否则一定会损毁仪器的。
o(3)、加热装置温度不要超过100c,长期过热使用,会造成连接线老化。
(4)、使用完毕后切断电源。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测定正向特性曲线依照图1,正确连接线路后,[电压表用“2v”档,电流表用“2ma”挡],打开电源开关,将电源电压调至最小,逐步减小限流电阻,直到毫安表显示1.9999ma为止,记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然后调节电源或限流电阻,将电压表最后一位读数调成0,记录电压,电流。
以后按每降低0.010v测一次数据,直到伏特表的读数为0.5500v为止。
正向电流不用修正。
2、测定反向特性曲线依照图2,正确连接线路后,[电压表用“2v”档,电流表用“2ma”挡,接通线路开关,将电源电压逐步调大,同时逐步减小限流电阻,直到毫安表显示1.9999ma为止,记下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然后调节电源电压或者限流电阻,在将电流调节为 1.8006,1.6006,1.4006、……….ma的情况下,记录相应的电压;其中0.0006ma为伏特计的电流,记录电流时应该自行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