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4_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_教案(人教版必修2)_

3.4_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_教案(人教版必修2)_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1 页 共 5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教案(人教版必修2)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既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又为下一章做铺垫。本节以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核心概念,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围绕4 个资料分析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推理,从而自然理解基因概念的二大内涵。在“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部分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推出DNA分子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基于本节内容不多,采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概念,进一步理解基因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达到总结提升的目的。

二、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4.通过交流或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基因的概念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

(1)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2)基因概念图的构建

四、教学方法:

1、利用“资料分析”,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基因与DNA的关系。

2、合理组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

3、通过交流或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基因的概念图。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摘抄学过的课本中与基因有关的句子

六、教学过程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2 页 共 5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以DNA指纹技术为切入点,借此引出核心问题的探讨:基因是否等于DNA?

思考、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探究学习的目标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DNA 的多指导学生阅读本P55-56资料1和3,并思考以下问题:

1、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吗?

(不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生物体内所有的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同吗?

( 不同 。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3、你从资料1和资料3能得出什么结论?

(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师问:人的DNA分子中,有98%不能称为基因,而只有2%能称为基因,同样是DNA的一段序列,之

所以能称为基因,有何特殊的作用?

阅读资料2和4(从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

并思考以下问题:

1.资料2中转基因小鼠为何能发光?为何要

设置第3号小鼠?

2.吃得多就一定能长胖吗?资料4中的HMGIC

基因起什么作用?

另外,提问分析资料4就可以得到相关信息:HMGIC基因就能起到控制小鼠肥胖这一性状的作用。

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上面的实例说明了DNA蕴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DNA分子为什么能储存大量遗传信息呢?这与DNA 的结构有何关系?

结合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学生很容易发

现遗传信息就应该蕴藏在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探究脱氧核苷酸序

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探究内容见课本P57

情景1:书P57

启动资料分析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逐步理解基因与DNA 的关系,并得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一结论。

强调对照实验方法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技能。

通过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从DNA结构的特点中,分析4种碱基排列可以不同;同时,用数学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3 页 共 5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样性

2、DNA的特异性

三、构建基因的概念图 问题1:如何解释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百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问题2:你能结合DNA 的特性分析前面所提海啸遇难者DNA鉴定技术的科学依据吗?

(依据DNA分子的特异性。)

情景2:书P57

问题1:17个碱基对的所有排列是否都有机会出现?

问题2:你与你的同桌相比,这个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同完全相同的概率多少?

问题3: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DNA片段吗?为什么?

(不是。大部分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从来不曾出现在生物体内,而有些序列却会在生物体内不断重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小结:P57最后一段

总结:

当DNA 这一物质实体与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摩尔根定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相遇时,基因这一抽象的概念便在分子水平上找到了物质载体,经历了近百年的追寻,人们终于认识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结合本节知识,回顾前面所学知识,请学生完成下面任务:

请学生拿出课前摘抄的有关基因的句子,以基因为核心构建基因的概念图。

学生讨论思考

回答问题

讨论或自主构建概念图 方法推导出碱基排列的多种组合方式,得出遗传信息多样性的结论。

学法指导,以图解来理解基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4 页 共 5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说明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

1、资料1、3→基因是DNA的片段

2、资料2、4→基因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二、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

1、DNA分子的多样性

2、DNA分子的特异性

三、基因的概念图

书P58基础题、P60一、二;

教学反思:开头以图片结合文字创设情景引入,学生兴趣高,能很快进入学习角色。 考虑到教材内容不是让他们被动地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而是一些供他们分析和思考的素材。教师对课文4个资料分析进行重组,条理更清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设计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一步步推导,自主获得重要概念。通过创设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来解决“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的教学难点,效果良好。在DNA遗传信息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探究活动中,利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能更好地突破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这一难点,学生易于理解。

在最后画概念图的环节中,学生能开动思维,积极讨论交流,较快地填写,并做补充,整节课学生均能积极收集和整理信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有思维的碰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节课学生的活动较多,有可能会因为讨论时间太长而不能完成任务,所以教师的引导和时间控制相当重要,概念图的构建如果课堂无法讲评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下节课再复习讲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