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 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 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八、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别人嫉妒——自己伤心、生气、寂寞 回复:从自身找原因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 1.称呼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王场乡小学校 钟琼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寸尺有所短,有所 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准备:
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信末祝语。 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
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 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 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 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 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 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七作业:写信
恼? 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
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 种感觉吗?你是怎样解决的?
2.师: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 吗?
生字卡片和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 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 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 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 的等等。
2.正文 3.信末祝语 4.署名 5.日期
生:有道理。 师:我们看到这句中,有两个丈量单位进行比较,谁跟谁比?
生:尺和寸比。 师:尺和寸有什么关系? 生:1尺=10寸。 师:一尺和一寸比,谁长?
生:尺长。 师:那又为什么这里说是尺有所短呢? 学生思考: 师:尺有所短,那是一尺在跟谁比啊? 生:跟一米比。跟一丈比,就显得短了。 师:很好,相信你们也同时明白了寸有所长是怎么回事了。 生:那是把一寸和一厘米、一毫米在比了。 师:对极了。 师:明明是尺和寸在比长短,柯岩怎么把这句话送给张国强,她 的目的又是什么? 生:柯岩想告诉张国强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 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找课文句子读) 师: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 吗? 生:我的学习成绩比××好,但是体育成绩不如他。其他学生联系 自己的生活回答。 师:你觉得你可以去学习班上那位同学的长处? 生:写字、朗读、跑步、„„ 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太有道理了。让我们一起记住 这句名言吧。(引读:让我们一起记住“尺有所短„„”)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 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给好友有哪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 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板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检查生字情况。 2.先简单回顾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再自由阅读课文,看两
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提示: 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d、、、、、、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边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
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 有话要说。
(2)正文。 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