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生本建设方案(管理方案)

班级生本建设方案(管理方案)

班级生本建设方案(管理方案)
学习小组是生本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组建学习小组目的:
1、它是生本课堂的两条支柱(前置性作业和小组建设)之一。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
(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
(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结队精神;
(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
(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结对子帮扶;
(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生本课堂”下班级学习小组建立
1、小组组建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
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

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要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

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3、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

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4、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

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

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小组都有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

2、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3、组内人人担任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前置性作业的检查工作。

四、对学习小组的各种培训。

(一)课堂常规培训。

学生由于他们没有接触过这种课堂模式,所以开学的第一周教师给他们讲解课堂注意事项。

(二)聚焦培训。

所谓“聚焦”就是在展示开始前,学生向展板前聚拢的过程。

我们班由于班人数比较多,如果不经过严格的培训,就会出现拥挤、混乱的局面。

对于聚焦的要求是一快,二静。

即动作要迅速,椅子要推到桌子下面,而且声音要小。

站位时小个在前大个在后,要有层次感。

鉴于上述要求我们在实地培训时有明确的规定,哪些同学在座位上不动,哪些同学需要动,走哪一条路线,站在什么位置等等都要设计好,这样训练几次就能够达到要求。

(三)学习方法的培训。

在生本课堂下学生怎样进行高效学习,这是在开课之前必须教会学生的。

即怎样预习?怎样交流?交流什么?怎样展示?如何对问题进行拓展、挖掘?怎样展示的精彩?等等都学要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

(四)对组长的培训。

学生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因此确定组长后一定要时时对组长进行培训。

教他们怎样管理,怎样开展工作。

积极的帮他们出主意想对策,调动组长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逐步走上自主管理的路子。

教他们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比如谁负责纪律,谁负责卫生,谁负责学习。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每一学科选出一名小科代表,负责本组本学科的学习,解惑。

经常召开组长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听他们汇报。

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让他们介绍成功的经验,以便别的组长学习借鉴。

(五)对科代表的培训。

高效课堂的科代表是任课教师的左膀右臂,因此一定要选出一到两名本学科成绩好、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充当科代表。

选出以后要尽快培训使他们投入到工作当中。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设计版面,
怎样指导学生书写版面时使用双色笔,如何督促、检查、指导学生完成学案。

指导他们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打分,课上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展示的学生进行点评等。

(六)课堂展示的培训
课堂展示是整个高效课堂最精彩的环节,对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学习小组建立伊始,学生还不会展示,这就需要老师提前做一些工作,对于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尽可能的设想到,以免出现混乱的局面。

五、小组及组员考评操作流程
1、值周班长周一早晨从班主任处领取6-9张小组记分表和2张小组成员周展示积分表。

小组积分表一张贴在教室前公布,一张值周班长保留做统计;小组记分表发给记分员记录。

2、小组记分员从各小组A1同学开始,一天一换,轮流担任,五天一个轮回。

3、第一小组记分员记录第二小组成员课堂展示得分,第二小组记分员记录第三小组成员课堂展示得分,以此类推(记分员记分时,横排对齐,带加减号,写小,写三行,保证每小组个人都能记录30个左右的分数)。

4、记分员在当天放学前统计所记录小组及个人的积分,汇报给值周班长,值周班长做好记录,第二天早读前公布小组积分(公布时竖排对齐,只写积分,不写加减号)。

5、值周班长在一周结束后统计各小组及成员积分。

给积分最高的前四或前六名小组予以排名,并将积分汇报给班主任,供班主任在班会上点评。

6、一个月结束后,班主任对积分最高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展示之星、点评之星、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纪律之星。

将评选的新星照片贴在教室前展板内,一月一换。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

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

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
节。

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第二天早读前公布,一周的评比在下周周一早晨公布。

(2)、客观性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是统一的,不能随便加大或降低标准。

(3)、公正性安排值周班长进行值周,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记分员要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

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值周班长裁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