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罪犯自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谈罪犯自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谈罪犯自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近几年来狱内自杀事件时有发生,监狱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对罪犯自杀问题提起了高度重视,对直接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根据近几年来罪犯自杀的现状,结合社会上的一些对自杀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某些方面讲罪犯自杀事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并能够通过我们干警的工作进行有效地预防。

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并处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他们当中有好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心理特征也不同于平常人,有一部分人近乎于心理变态,他们在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等方面也与常人非常不同,往往在处理问题时非常偏激,容易走向极端,特别是那些有过特殊的人生经历、家庭支离破碎以及其他不同寻常的经历的罪犯,更容易走向极端,往往是常人想不到的问题、常人认为不可能的问题,他们却认为很正常,正因为如此,这些服刑人员存在极大的危险性,他们往往会发生脱逃、自杀、行凶以及其他的严重违犯监规纪律的行为,再者,近年来监狱在监管安全上投入很大,制度也越来越严、越来越完善,脱逃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变得越来越小,许多犯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很可能以自杀来予以解脱,因此预防罪犯自杀是近年来监狱工作的重点之一。纵观社会上的一些自杀案例,再加上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自杀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自杀是可以避免的,我们监狱警察应该掌握罪犯的个体特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罪犯自杀的心理内部原因

罪犯的心理内部原因是造成罪犯自杀的直接原因,有自杀意图的罪犯,往往在处理问题上与常人非常不同,这些都是由他们的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决定的,因此了解罪犯的个性心理特征非常重要。

1. 罪犯的性格过于内向,平时不善言谈,与他犯很少交流,表现出孤独,这些罪犯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之中,他们遇事偏执,对任何事情过于认真,并且缺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他们的这些性格常常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和人生的复杂经历有关。例如:罪犯路某因盗窃判刑五年,在服刑期间沉默寡言,很少和其他罪犯聊天,每天只是参加劳动,家中从没来亲人接见,2002年该犯利用中午吃饭之机,独自一人溜到监区库房,用事先准备好的布条实施上吊自杀,事后他的父亲来监狱谈到该犯时,表现得十分激动,痛斥了该犯服刑前种种劣迹,原来该犯在社会上坑蒙拐骗,骗遍了所有的亲人,伤透了亲人的心,因此家中已对他失去了希望,在这种形势下,该犯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再加上自己身体也不太好,感到非常的绝望,于是用自杀来解脱心理上的沉重压力。然而假如当时监区干警及时了解该犯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该犯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了解该犯的思想动向,及时排解该犯心头的沉重压力,及时与他的家庭联系,并争取家庭对该犯的原谅和帮助,我想该犯也不会走上绝路。

2. 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罪犯,他们当中严重的成为忧郁症患者,这些罪犯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责等,严重的就会想到自杀。许多存在自杀念头的罪犯都有一定的心理障碍,有的就是心理疾病,他们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的折磨,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有的甚至会出现幻觉,自责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自责有利于罪犯的认罪服法,但是过度自责,形成心理沉重的压力就不利于改造了,就会成为自杀的主要因素。

二、造成罪犯自杀的外在因素

虽然罪犯有了自杀的想法,但是他们不会马上去实施自杀,因为自杀也是需要勇气的,许多自杀的罪犯绝大部分是在外界条件再次刺激的情况下,才下定决心去实施,这些外部条件是:

1. 家中发生变故,如妻子提出离婚,特别是结婚时间较长,感情基础较深的罪犯;亲人死亡,家中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一定损失,以致家中生活困难,子女辍学等,有很多时候罪犯会将这些不幸的原因归结到自身的犯罪上,从而产生极强的负罪感。这一点非常重要,犯人也是人,即使是罪大恶极、罪不容赦的罪犯,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亲情观念,罪犯在狱内服刑改造,其实外面的亲人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们的心,特别是那些和亲人关系较密切的罪犯,亲人是他们的依赖、是他们的希望,因此一旦自己的亲人发生了不测,对于这些罪犯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就会使他们感到活着没意义。

2. 家中无亲人或虽然有亲人但是长期不来接见,有病久治不愈并且家中无人管,这时许多罪犯就会感到十分孤独,感到前途无望,很容易在这时想到以死来获得解脱。这一类罪犯在监狱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多是那些老、弱、病、残犯,他们当中二进宫、三进宫较多,有的甚至五进宫,一辈子几乎是在监狱中渡过的,这些人主要是感到前途无望,由于多年、多次服刑,他们的身体可以说非常不好,思想压力非常的重,他们一个极度危险的群体,防范他们的自杀是预防罪犯自杀工作的一个重点。

3. 罪犯长期受到一些牢头的欺压,并且得不到干警的关心,或从事较高强度的生产劳动而无力承担时,就会感到活着不如死了好。近年来由于监狱经济困扰,许多监狱让犯人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超时劳动非常严重,罪犯本来在服刑期间思想压力就大,再加上这种不堪重负的劳动任务的压力,更甚者当罪犯完不成劳动任务时就对罪犯采取非常粗暴的惩罚,有一部分罪犯在受到惩罚后就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例如罪犯杨某,腿有残疾,在生产劳动中很吃力,经常完不成劳动任务,受到干警的多次惩罚,再加上犯人小组长的催逼,致使该犯产生了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2002年该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趁夜间厕所无人之机,在厕所的暖气管道上实施上吊自杀,由于其他犯人去厕所及时发现,才使得该犯自杀未遂。

4. 比较隐蔽的场所以及可供罪犯实施自杀的绳索、刃具等工具也会对罪犯的自杀产生诱导作用,当罪犯独处隐蔽场所而身边又有自杀工具时,极有可能产生自杀念头并马上实施自杀。这在年轻的罪犯中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容易冲动,常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自杀念头,他们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地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为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也变得极其狭窄,如果有一定的外界环境以利于他们实施自杀,那末他们的冲动极易导致悲剧的发生。例如年轻的罪犯赵某,性格比较内向,由于妻子提出离婚,该犯感到前途无望,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于是在一个人独处一室干木工活时,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上吊自杀;该犯之所以自杀成功,也是因为监区对该犯没有提起重视,在妻子提出离婚的情况下,仍让该犯一人单独在较为隐蔽的场所劳动,才致使该犯产生自杀念头,并马上实施自杀。

而实际当中,一些罪犯只要具备了上述的一个条件,就具有自杀的可能性,就是非常危险的罪犯,实际上一些罪犯实施自杀成功,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具备。

三、罪犯自杀前的外在表现

虽然我们要求干警要提高警惕,但是实际上自杀并不都是突发,绝大部分有自杀念头的罪犯在实施自杀前都有许多异常表现:

1. 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2.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特别是失眠;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因为罪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受到各种约束,因此罪犯要想实施自杀就必须首先将自杀的想法隐蔽起来,以防被干警和其他犯人得知,于是就表现出少语、沉默。

3.情绪突然改变,回避其他人;

4.罪犯有时流露出一些暗示,如“活着没意思”,“对不起某些人”,长期不接见的罪犯会突然向其他犯人说“过几天家中来人接见”等。这样流露要死的想法的罪犯比较少见,因为一旦这种想法被发现,监狱就会马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监控,一般不会自杀成功。但是也有异常表现的,象前面讲的罪犯路某,就是在实施自杀的前两天向其他罪犯说家中要来接见,说自己的妻子要来,其实该犯根本就没接过婚,说来人接见也只是想象而已。 5.身体也会有一些症状反应,象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头晕等,这往往是抑郁情绪所致,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身体有病,这种情况较难掌握,我们只能和其他的一些情况联系起来,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必须得引起干警的注意,即使是真的有病,也要从人道主义方面去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

实际上罪犯在实施自杀前也希望好好的活着,他们希望我们的干警伸出援助之手,希望得到亲人的原谅和帮助,希望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思想深处的难题,可是他们认为实现这些希望比死亡更难,只能以死来获的解脱。如果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亲人的原谅,如果这时我们的干警及时发现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想他们也就不会再去实施自杀。

四、对罪犯自杀事件的预防措施

我们的监狱干警内心必须树立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观念,我们首先应明白自杀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我们就没有信心去防范罪犯自杀。罪犯自杀有很多可以预见的征兆,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罪犯的自杀采取预防措施:

(一)及时了解罪犯的性格特征及人生经历,对重点罪犯及时做好心理矫治,采取科学的方法,从思想深处消除他们自杀的念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罪犯之所以犯罪,这与他们的性格特征有很大关系,他们往往与常人不一样,性格偏执,遇事容易冲动,对事情很多时候“绝对化”和“概括化”,自私、贪婪是罪犯的共性,他们入狱后面临陌生的环境,有的无所适从,有的就极力适应,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罪犯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监区的、来自自身的等等巨大压力,这些压力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面对这样的压力,许多服刑人员的心理会变得扭曲。但是实际中有一些罪犯思想压力很大,但是他们能够正常改造,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表现出压抑的倾向,而有一部分罪犯就承受不了这种思想压力,有的甚至很小的压力就会击垮他们的精神防线,使他们产生自杀念头,其实这些都与罪犯的性格、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性格内向、家庭关系复杂、社会经历复杂的罪犯,相对来说产生自杀念头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及时对罪犯进行有效的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及时了解每一名罪犯的性格特征及人生经历,是预防罪犯自杀的前提条件,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现在监狱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刚刚起步,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监狱在搞女警教育中心,利用女警的优势来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缓解罪犯心理压力上的作用还很小,涉及面也很小,许多也只是在试验阶段,再加上这方面的人才十分匮乏,监狱警察当中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太少太少,因此加强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也是当前现代化监狱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为罪犯创造一个宽松的改造环境,以此来缓解罪犯的心理压力

当前监狱面临许多压力,特别是监狱经济的压力,许多监狱在监狱经济的重压下顾此失彼,放松了监狱的改造罪犯的作用,把监狱经济提到了第一位,这就造成监区只注重生产而轻视罪犯的改造和学习,造成严重的罪犯超时劳动,罪犯的劳动强度加大,劳动时间延长,罪犯的奖惩也严格的同劳动得好坏挂起钩来;再者监狱干警对生产经营经验很少,对监狱生产很难进行科学的管理,他们很多都是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这无形中大大的增加了服刑人员的思想压力,再加上那些因长期完不成生产任务而受到惩罚的服刑人员正是那些思想压力较重、整日无法自拔的罪犯,所以在这种多重压力下,这些罪犯很难不会想用其他的办法来自我解脱,例如拉关系找门路,寻求能够安排清闲改造岗位的途径,如果无法办到这些,他们就会用自杀、脱逃来解脱,因此为服刑人员创造宽松的改造环境,缓解他们的思想压力是预防罪犯自杀的又一有效途径。当然这不是说让罪犯在狱内养尊处优,整天把他们供起来,而是要求我们的监狱干警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去管理我们的监狱企业,虽然现在倡导监企分离,但是在现阶段我们的监狱干警还要扮演双面角色,一方面搞好罪犯的改造,一方面还要搞好监狱的生产工作,扮演这种双面角色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有一些监狱例如云南某监狱就采取罪犯低工资制来刺激罪犯参加劳动的积极性,虽然每月多支出一定的罪犯工资,但是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