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1/22 一、适用范围按照GB11638设计制造的在用溶解乙炔气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
二、检验依据《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GB12135—1999)《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13076—2009)《溶解乙炔气瓶》(GB11638—2011)《气瓶颜色标志》(GB7144—1999)《溶解乙炔气瓶阀》GB10879—2009《气瓶用易熔合金塞装置》(GB8337—2011)《气瓶专用螺纹》(GB8335-2011)《气瓶专用螺纹量规》(GB/T8336-2011)《气瓶锥螺纹丝锥》(GB/T10878-2011)三、检验周期与检验项目1、乙炔瓶每三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与评定。
2、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应随时检验:2.1 瓶体外观严重损伤。
2.2 充气时在正常喷淋冷却条件下,瓶壁温度超过40℃。
2.3 正常充装条件下,溶剂和乙炔的充装量达不到GB13591规定值。
2.4 有明显灼烧和回火迹象。
3、乙炔瓶的定期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阀座与塞座检查、填料检查,附件检查,气压试验。
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2/22四、工艺操作的流程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技术检验与评定的工艺操作的流程见图2-1。
五、检验前准备(一)接收气瓶1 查清送检乙炔气瓶数量、规格及单位名称。
2 验明产品合格证或履历表,对于既无合格证又无履历表,而且肩部钢印标记中制造厂名称、制造年月(或上次检验年月)、简体设计壁厚和乙炔气瓶皮重有一项不清的,不予检验。
待查明后,再予检验(如无法查明,则予以报废)。
3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气瓶不予检验,另行存放并做上标记。
4 未超过检验期提前送检的应查明,既是属于下列情况的哪一种原因:(1) 瓶体外观有严重损伤;(2) 充气时瓶壁温度超过40℃;(3) 对填料和溶剂的质量有如下怀疑时:①单位容积的乙炔充装量达不到0.12kg/L,即乙炔气瓶充气静置后,压力已达到甚至超过“按基准温度15℃时限定充装压力为1.52MPa 的换算值”但单位容积的乙炔充装量达不到0.12kg/L,这时,通常应怀疑乙炔气瓶内的填料(丙酮)含水率大大增加,超过了标准的规定;②在搬运过程中,感觉填料晃动,则通常应怀疑填料的整体性受到了破坏或填料肩部间隙超标,或填料已存在贯穿性裂缝;(4) 瓶阀出气口有乙炔回火迹象;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4/22(5) 其它。
5 对送检气瓶进行外观检查,有明显损伤的应作上标记。
6 检查瓶阀及其它附件有无损坏。
7 在本站检验过的气瓶,要查对原检验档案。
8 将以上情况详细记录在“乙炔气瓶送检单”上,并让送检单位人员签字。
(二)余气处理1 为了确保安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规定用精度不低于1.6极的压力表对受检瓶进行余气压力测量,若余气压力大于0.05MPa,则余气必须回收,严禁排入大气。
余气回收、处理方法如下:(1) 将余气压力大于0.05MPa的乙炔气瓶与乙炔气回流排接装,进行余气回收,使瓶内压力下降至0.05MPa以下;(2) 将余气压力在0.05MPa以下的乙炔瓶与乙炔气排空装置(应符合环保与消防部门的要求)接装,使剩余乙炔气排至高空,使瓶内压力降为“0”。
2 瓶阀无法开启的或瓶阀已开启,但无气体排出的,应与其它待检瓶分开存放,并采取以下办法妥善处理:(1) 当无法确定瓶内有无余气时,可采用化验室常用的洗耳球,吸入氮气后对准已打开的阀门入口,向瓶内压入氮气,如没有阻力时即证实阀门畅通,也说明瓶内确无带有压力的余气存在(可以放心卸瓶阀)。
(2) 若瓶阀因故障,无法把瓶内剩余气体排出,或者瓶阀失灵,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5/22无法开启,也可查对乙炔瓶的皮重与测定现有重量,可以证实瓶内有无剩余气体。
若确定有余气,可利用手电钻将乙炔气的易熔合金钻通,其钻的直径必须小于合金浇注孔,使其瓶内气体从其孔中放出。
操作时必须小心,避免引起火花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3 用最大称量值为买际称量的1.5—3.0倍。
对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气瓶,若放尽余气后;实际重量大于1kg,则应分析原因后进行妥善处理。
(三) 卸瓶帽、防震圈及乙炔气瓶外表面除锈。
1 用板手夹紧瓶帽螺栓、松下夹帽栓,取下瓶帽。
2 将乙炔气瓶固定在防震圈装卸机上,对正防震圈部位,不得损伤瓶体。
3 启动防震圈装卸机将防震圈压至气瓶底部后,停止装卸机,取下乙炔气瓶防震圈。
4 取下的瓶帽和防震圈按单位做好标记存放。
5 采用机械或钢丝刷除锈机,清除乙炔瓶外表面杂物、污垢、疏松涂层和浮锈(参见无缝气瓶定检有关除锈方法)。
六、乙炔气瓶外观检验乙炔气瓶外观检验主要是通过目测或借助于仪器及检测工具,来检查瓶体外表面的“先天性”缺陷和投入使用后所形成的各种缺陷。
有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6/22些缺陷的存在,将会影响到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所以要求逐只地对乙炔气瓶外观进行检查。
可根据不同的缺陷,借助于相应的仪器、检测工具来进行检验。
(一) 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
1 鼓包、底座拼接焊缝开裂,瓶体烧损、变形,瓶阀或易熔合金塞上易熔合金熔化等均可用目测判断。
图2-22 裂纹可用目测或表面无损探伤方法检查。
3 腐蚀可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或用简单的量具测定。
4 划伤深度的测量方法见图2-2所示:百分表下的针尖插入划伤中测量其深度,以最深处的测量结果作为划伤深度。
量具要求如下:a百分表0-3mm,分度值0.01mm;b卡板型面应与钢瓶理论外形相符;c针尖楔角应小于等于30,半径应小于等于0.25mm。
测量过程中要定期校核百分表的零点,以消除由于针尖磨损造成的误差。
5 凹陷深度的测量方法见图2-3所示:以最深处的测量结果为准,按下式计算凹陷深度:A=Mmax-h (1.1)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7/22式中:Mmax——最深处游标卡尺示值,mm;L——凹陷深度,mm;h——钢直尺的厚度,mm。
图2-3量具要求:a.游标卡尺0-125mm,游标读数值0.10mmb.钢直尺0-150mm。
(二) 表面缺陷检测后的评定经检测,如发现瓶体外观存在下列缺陷之一的,乙炔气瓶应予以报废:1 瓶壁有裂纹和(或)鼓包,底座拼接焊缝开裂;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8/222 瓶壁划伤处的实测剩余壁厚小于0.8S;3 瓶壁凹陷深度超过其短径的十分之一,或最大深度大于6mm;4 瓶壁上深度小于6mm的凹陷内,划伤处实测剩余壁厚小于S;5 瓶体烧损、变形、涂层烧毁(漆皮鼓泡除外),瓶阀或易熔合金塞上易熔合金熔化;6 各处腐蚀处的实测剩余壁厚超过了下表的规定。
腐蚀种类腐蚀处实测余壁厚点状腐蚀<0.6S线状腐蚀<0.8S大面积均匀腐蚀(三)缺陷评定的说明:1 瓶壁裂纹是气瓶缺陷中最危险的一种缺陷,它是导致气瓶发生脆性破坏的主要因素,又会促使气瓶疲劳断裂和腐蚀断裂的发生,故要认真检查、严加、控制,一经发现,瓶则报废。
2 瓶壁划伤可不予以处理,但划伤对瓶体爆破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且以划伤深度的影响最甚,划伤长度次之,位置也有一定关系,划伤在焊缝上比在瓶壁上的危害要大。
3 单纯的凹陷缺陷对乙炔气瓶的爆破性能并不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但考虑到在产生凹陷的同时,其内部的填料也受到了损伤,凹陷的存在也相应减少了乙炔气瓶的实际容积。
故从填料有效空间对乙炔气瓶安全性能的影响出发提出凹陷的控制指标,而不是从瓶体受压爆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 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9/22 破的纯力学观点出发提出的。
4 漆皮鼓包的乙炔气瓶,并没有受到严重烧伤,经检验重新涂敷后可以继续使用。
5 点状腐蚀对爆破性能影响不大,所以控制指标比较松。
6 线状腐蚀和大面积均匀腐蚀对乙炔瓶爆破性能的影响大于划伤。
考虑到乙炔瓶腐蚀较严重部位通常是在底座与下封头连接处的封头侧,呈线状腐蚀,其余部分则呈大面程均匀腐蚀状,而它们都处于瓶体的封头部分。
考虑到乙炔气瓶在内压作用下,封头部分的应力水平通常都低于简体部分的应力水平。
故此对线状腐蚀和大面积均匀腐蚀作出判据。
七、焊缝检验(一)对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进行检验,对有怀疑部位应采用l0倍放大镜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复查(底座拼接焊缝除外)。
(二)主体焊缝上的划伤应予磨平,磨平处过渡应圆滑。
(三)存在下列缺陷之一的乙炔气瓶应报废:1 焊缝外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焊缝和热影响区(焊缝两侧距熔合线3mm内)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2) 瓶体对接焊缝不允许咬边。
其它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 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3) 焊缝表面应没有凹陷或不规则的突变;文件编号QPJYZ/ZY/02 TZQPJYZ 作业指导书实施日期2014/04/01版号/修改状态3/002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操作规程页次10/22(4) 焊缝两侧的飞浅物必须清除干净。
2 主体焊缝上的划伤经磨平后,焊缝低于母材;3 主体焊缝热影响区内的划伤处实测剩余壁厚小于S;4 主体焊缝及热影响区内的凹陷最大深度大于5mm。
八、卸瓶阀及阀座、塞座检验(一)卸瓶阀前应确认瓶内无余压后,方可进行如下操作:1 将乙炔气瓶推放到瓶阀装卸机上,校正瓶阀与夹具中心后,上紧夹具以便夹牢乙炔气瓶,注意不得损伤瓶体。
2 启动瓶阀机,注意观查瓶阀松动后,有无气体泄漏。
瓶阀应无倒角、肩嘴等机械损伤。
3 若发现有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重新处理后再卸瓶阀。
4 在卸掉后的瓶阀上做好标记,标记应明显,以便于复原。
(二)对阀座、塞座(易熔塞不卸)进行检查1 检查阀座、塞座有无塌陷和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