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50厘米。
是提取纯天然黄色素的理想原料,在非洲名为Khakibush(卡基布许),常见它垂吊于土著的茅屋下,以驱赶成群的苍蝇。
药用价值:平肝清热,祛风,化痰。
治头晕目眩,风火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百日咳,乳痈,痄腮。
目录1形态特征2生长习性3分类学4物种分布5种植技术栽培繁殖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采摘保鲜育苗方法快繁技术6主要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生产价值7植物加工8相关信息名称由来主要色素风水作用1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
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
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
花期7-9月。
植物形态万寿菊全株万寿菊枝叶万寿菊花果2生长习性万寿菊原产墨西哥。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万寿菊生长适温15~20℃,冬季温度不低于5℃。
夏季高温30℃以上,植株徒长,茎叶松散,开花少。
10℃以下,能生长但速度减慢,生长周期拉长。
万寿菊喜湿又耐干旱,特别夏季水分过多,茎叶生长旺盛,影响株形和开花。
高温期栽培万寿菊要严格控制水分,以稍干燥为好。
万寿菊为喜光性植物,充足阳光对万寿菊生长十分有利,植株矮壮,花色艳丽。
阳光不足,茎叶柔软细长,开花少而小。
万寿菊对日照长短反应较敏感,可以通过短日照处理(9小时)提早开花。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3分类学种名:万寿菊别名: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菊拉丁名:Tagetes erecta科名:菊科属名:万寿菊适宜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产地分布:全国各地生长习性:|喜光植物阳性,喜温暖,抗早霜,抗逆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类型:草本类(一、二年生花卉)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60至100cm,全株具异味,茎粗壮,绿色,直立。
单叶羽状全裂对生,裂片披针形,具锯齿,上部叶时有互生,裂片边缘有油腺,锯齿有芒,头状花序着生枝顶,径可达10cm,黄或橙色,总花梗肿大,花期8至9月。
瘦果黑色,冠毛淡黄色。
观赏特性:观花-夏-秋园林用途:|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观花类,花坛、篱垣、花丛、花镜繁殖培育: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
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发芽适温15至20℃,播后一星期出苗,苗具5至7枚真叶时定植。
株距30至35㎝。
[1]扦插宜在5至6月进行,很易成活。
4物种分布原产墨西哥。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
在尼泊尔作为传统节日花朵,随处可见,人们把小朵的万寿菊穿起来挂在门上,有吉祥如意之意。
5种植技术栽培繁殖①播种繁殖:春天播种温度要适宜注意避光万寿菊在春天播种比较好,这个时候的阳光并不强烈,温度也比较合适,由于万寿菊的种子比较怕光,我们将其播入泥土中以后,要注意用蛭石略微盖一下土面,以免光线透入土内影响种子的发芽生长,一般来说,种子生长的土壤在常温下度过一周之后,就能发芽了,开花的话大概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②扦插繁殖:夏季扦插生根快成活率高从万寿菊的健壮主枝干剪取一段长约十厘米左右的嫩枝来做插穗,将万寿菊插穗下面的叶子摘除并将基部斜剪之后插入盆土中即可,适当的浇水遮荫之后,大概半个月就能够生根,万寿菊的扦插成活率比较高,而且开花也较快,大概生根后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开花了。
③育苗技术小拱棚育苗:东西走向的背风向阳处覆盖薄膜要能保温育苗前为万寿菊搭建一个小拱棚,最好搭建在东西走向的背风向阳处,小拱棚覆盖的薄膜要具有一定的保温性。
拱棚的高度尽量不要超过六十厘米,太高的话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管理起来不太方便。
肥土选择:土壤要疏松透气性要好底部洒好基肥万寿菊虽然不挑土壤,但是疏松透气的土壤将更利于它的生长,我们可以对土壤进行深翻,待土壤变细变软之后撒入一定量的基肥再次深翻,好让基肥均匀的垫在土壤底部。
种子杀菌消毒:种子晒干之后放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杀菌消毒先选出来一些较为饱满的万寿菊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将这些种子晒干之后再放入温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可以有效的杀菌消毒并具有一定的催芽作用,然后再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并晾干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播种育苗管理:出苗后适当调节环境温度注意通风万寿菊的种子在播种一周之后大概就可以出苗了,出苗之后要注意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可高于三十度,不然种苗会被烧焦甚至会烂根,最好保持在二十五度上下。
温度适宜之后要注意通风,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刮风下雨时就不用再通风了,以免风雨破坏小苗的正常生长。
④移栽技术万寿菊育苗后长到一定的高度,大概在长到15厘米左右的时候会出现三四对真叶,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对万寿菊的种苗进行移栽了,由于种苗的大小不同,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分行移栽,移栽之后注意用塑料膜将种苗覆盖保温,期间还要注意进行浇水浇灌,充足的水分可以让万寿菊更好地进入缓苗期,对它的生长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万寿菊(图)田间管理1.中耕培土移栽后要浅锄保墒,当苗高25--30cm时出现少量分枝,从垄沟取土培于植株基部,以促发不定根,防止倒伏,同时抑制膜下杂草的生长。
2.浇水培土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勿漫垄,保持土壤间干间湿。
万寿菊种植3.根外追肥在花盛开时进行根外追肥,喷施时间以下午6时以后为好,每667平方米喷施尿素30g,磷酸二氢钾30g。
4.病虫害防治万寿菊病虫害较少,主要是病毒病、枯萎病、红蜘蛛。
对病毒病用病毒威、菌毒清进行防治对枯萎病用75%百菌清、多菌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对红蜘蛛在初期进行防治,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隔7d喷1次,连喷2次。
地下害虫主要是蝼蛄、蛴螬,每亩用3%呋喃丹或5%甲拌磷颗粒剂0.75—1公斤结合移栽施入土中,红蜘蛛、蚜虫可用1.8%的虫螨克和速克毙防治。
万寿菊病害主要是立枯病、斑枯病、根腐病等。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适时防治病害。
特别应在花蕾期(开花前)打一次杀菌剂。
病害防治真菌感染: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
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
白粉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万寿菊白粉病[2]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
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
叶枯病:多数叶尖或叶缘侵入,初为黄色小点,以后迅速向内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严重受害的全叶枯萎面积达全叶2/3,病部褪绿黄化,褐色干枯脱落。
防治以上病害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冬天应剪掉病枝病叶,清除地下落叶,减少初侵来源,发病时应采取综合防治,并喷洒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剂。
病害主要以预防为主,在高温、高湿或阴雨季节定期喷施杀菌药物,在苗木进入休眠阶段喷施石硫合剂进行全面杀菌,保证苗木健壮生长,苗木长势强健,本身就抵御了一定的病害侵入.虫害防治1.刺蛾主要为黄刺蛾、褐边绿刺蛾、丽褐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的幼虫,于高温季节大量啃食叶片。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应立即用90%的敌百虫晶体800倍液喷杀,或用2.5%的杀灭菊酯乳油15 00倍液喷杀。
2.介壳虫主要有白轮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绵蚧、糠片盾蚧、蛇眼蚧等,其危害特点是刺吸万寿菊嫩茎、幼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欠佳所诱发。
防治方法:可于其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杀。
3.蚜虫主要为万寿菊管蚜、桃蚜等,它们剌吸植株幼嫩器官的汁液,为害嫩茎、幼叶、花蕾等,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及时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能粉剂2000倍液喷杀。
4.蔷薇三节叶蜂多在幼虫期,数十条或百余条群集危害,短时间内可将植株的嫩叶吃光,仅剩下几条主叶脉,严重危害植株的正常生育。
防治方法:少量盆栽,可于刚出现时,采摘聚集有大量幼虫的叶片,将其踩死。
大量出现,可用75%的辛硫磷乳油4000倍液喷杀。
5.朱砂叶螨一年可发生10代至15代,以成螨、幼螨、若螨群集于叶背剌吸危害,卵多产于叶背叶脉的两侧或聚集的细丝网下。
每一雌螨可产卵50粒至150 粒,最多时达500粒,完成一代的时间在23℃至25℃的气温条件下,只需10天至13天,在28℃时,约需7天至8天。
高温干旱季节发生猖獗,常导致叶片正面出现大量密集的小白点,叶背泛黄偶带枯斑。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及时用25%的倍乐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
6.金龟子主要为铜绿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常以成虫啃食新叶、嫩梢和花苞,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杀。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
在成虫取食危害时,用50%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此外,还有灯蛾、夜蛾、造桥虫、袋蛾、叶蝉、蝽象等危害,可根据不同害虫种类的危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采摘保鲜橙色万寿菊万寿菊应在温度低、湿度大时采切。
万寿菊采切过早、往往采切后花朵不易正常开放。
一般是在开花前1天~2天采切。
采切的时间与品种有关,通常有4片~6片花瓣已松开花蕾时,即可采切。
有时发现,采切后的万寿菊切花,花蕾还没绽开,就过早地垂头了,这种情况主要是蕾期采切过早,花萼还紧包着花蕾。
最好在萼片同花瓣成90°时切取。
剪切时枝条要有5个节间踞或更长一些的长度,但在枝条上至少要有两个芽。
切下1小时后,插入水中吸水,然后按长度分级,10枝一束捆好,用玻璃纸包装。
万寿菊切花保鲜期短,不耐长途运输。
采切后的万寿菊如果不上市出售,应立即入低温库贮藏,贮藏的温度为1℃~2℃,最好是插入水中进行湿贮。
湿贮的水质很重要,pH值低,对万寿菊切花有利。
注意不要把叶子也插入水中。
盛花容器中的促鲜剂是由硫代硫酸银和硫酸铝组成的混合液。
通常万寿菊所有的瓶插保鲜液称为康乃尔配方液。
若要克服万寿菊弯颈现象,可在保鲜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60×10E-6的醋酸钴。
加外乙氨-甲酰磷铵可阻止红万寿菊切花烂变及早萎。
育苗方法多数品种早春播种育苗需70-80天开花,夏季育苗50-60天开花。
春季当第1朵花直径达到4厘米左右时,多数杂交品种需用80-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