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眼部及甲状腺超声测值
腹部血管超声测值及频谱特点
门静脉内径-。
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血流信号的连续性、吹风样带状频谱,平均血流速度+s。
肝右静脉内径-,肝中静脉内径-,肝左静脉内径-。
频谱特点为三相波波型,两个负相波及一个正相波。
肝动脉内径-。
频谱显示为与心跳一致的搏动性血流频谱,其特点是收缩期血流之后,可见较高的舒张期血流。
峰值速度55-70cm/s
腹主动脉内径。
肾动脉以上内径-,肾动脉以下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内径-,频谱特点为收缩期呈正向单尖峰形,频带窄,舒张期呈正向低速血流。
峰值速度90-
130cm/s。
腹腔动脉内径+。
频谱显示为正向双峰形频谱,上升支陡直,下降支缓慢呈斜坡形峰值速度135+-11cm/s。
肠系膜上动脉内径+。
频谱显示为空腹时收缩期单峰形呈,峰尖,上升速度快,下降支陡直,舒张期为低速血流,并有反向血流。
峰值速度119+-22cm/s。
进食后舒张期血流增加,反向血流消失。
肾动脉内径-。
频谱显示为收缩期快速上升,下降支较缓慢,舒张期为正向血流,且占据整个舒张期。
峰值速度60-120cm/s,RI=-。
下腔静脉内径。
近心段-,中段(在肾动脉水平)-,远心段(在髂总静脉汇合处水平)-。
子宫及卵巢正常参考值:
子宫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
宫颈长约-,宫颈前后径《。
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2cm。
甲状腺正常参考值
甲状腺侧叶前后径、左右径不超过2cm,上下径3-6cm ,峡部前后径小于。
甲状腺上下动脉直径小于2mm,收缩期峰值速度(Vmas)20-30cm/s,平均速度(Vmean)12-20cm/s,阻力指数(RI)-。
成人眼球超声正常值
角膜厚度-
前房深度-
晶状体厚度-
玻璃体长度16-17mm
球壁厚度-
眼动脉峰值速度30-41cm/s
捷状后动脉15-25cm/s
视网膜中央动脉10-15cm/s
前列腺正常参考值
前列腺底部左右径约4cm,上下径约3cm,前后径约2cm。
精囊长4-5cm 宽-。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分叉处《。
颈总动脉频谱:收缩期呈双峰,第一峰大于第二峰,两峰之间有切迹。
舒张期呈全程血流。
颈外动脉频谱:收缩期频谱上升陡直,下降速度较快,收缩期呈双峰,切迹明显。
舒张期血流速度较低,阻力指数高
颈内动脉频谱:收缩期频谱上升陡直,下降速度缓慢。
收缩期呈双峰,切迹
不明显,舒张期血流速度较高,阻力指数低。
椎动脉频谱:血流方向与颈总动脉一致,频谱特点与颈内动脉类似,血流速度较低。
常用血管血流参数正参值
颈部血管
1.内中膜厚度(IMT): 颈总动脉< 1mm,分叉处IMT< mm
2.内径:颈外动脉4-5mm;颈内动脉5-6mm;颈总动脉6-7mm
3.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SPV):
颈总动脉±;s颈外动脉± cm/;s 颈内动脉± cm/s
4.阻力指数(RI):
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5.颈总动脉:V2 / V1<
6.椎动脉:内径-4.2cm;收缩期峰值流速45-75 cm/s 颈内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
1.轻度狭窄(内径减少0%-50%)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⑵ 频窗存在
2.中度狭窄(内径减少51%-70%)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20cm/s
⑵ 舒张末期流速<4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 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
3.严重狭窄(内径减少71%-90%)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70cm/s
⑵ 舒张末期流速>4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 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2
4.极重度狭窄(内径减少91%-99%)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
⑵ 舒张末期流速>100cm/s
⑶ 频窗消失
⑷ 颈内动脉SPV与颈总动脉SPV之比>4
5.完全闭塞(内径减少100%)
⑴ 闭塞的管腔内可有充满的血栓回声
⑵ 闭塞管腔内无血流信号
⑶ 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无血流信号,甚至出现反向波
四肢血管
上肢动脉内径参考值
腘动脉
±±
胫后动脉
±±
足背动脉
±±
上肢动脉血流参数测值
1.近段髂总动脉85± 20cm/s 远段髂总动脉90±21cm/s 2.髂内动脉93± 18cm/s
3.近段髂外动脉99± 22cm/s
远段髂外动脉96±13cm/s
4.近段股总动脉89± 16cm/s
远段股总动脉71±15cm/s
5.股深动脉64± 15cm/s
6.近段股浅动脉73± 10cm/s
中段股浅动脉74±13cm/s
远段股浅动脉56± 12cm/s
7.近段腘动脉53± 9cm/s
远段腘动脉53± 24cm/s
8.胫腓动脉干57± 14cm/s
9.近段胫前动脉40± 7cm/s
远段胫前动脉56±20cm/s
10.近段胫后动脉42± 14cm/s
远段胫后动脉48±23cm/s
11.近段腓动脉46± 14cm/s
远段腓动脉44± 12cm/s
12.足背动脉30± 10cm/s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级诊断标准
I 级:返流时间持续1-2 秒
II 级:返流时间持续为2-3 秒
III 级:返流时间持续为4-6 秒
IV级:返流时间大于6 秒
返流时间在秒以内,可视为正常;-1 秒为可疑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腹部血管及其他
肝脏血管
1.肝固有动脉
⑴ 内径2-6mm
⑵ 峰值流速46-66cm/s
⑶ 阻力指数-
2.肝静脉
⑴ 频谱形态:三相( S波、D 波、a 波)或双相频谱
⑵ 内径:<10mm
3.门静脉
⑴ 主干内径12-14mm
⑵ 最高流速15-25cm/s
⑶ 平均流速±3.7 cm/s
门静脉高压征血管参数变化
1.门静脉:主干内径<1.4cm,出现双向或离肝血流,血流期相性消失,平均流速降低( ±2.8cm/s)
2.肝动脉:代偿性扩张,内径-
3.脾门静脉:内径>
4.附脐静脉:内径>
5.冠状静脉:内径>
肾动脉
1.肾动脉干收缩期峰值流速<100cm/s,RI<
2.不同年龄组肾动脉内径和血流参数
3.肾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⑴ 收缩期峰值流速>100cm/s
⑵ 舒张期无血流信号
⑶ 频谱的频带增宽
⑷ 动脉加速时间延长(>),加速度降低(<3m/s2 )
⑸ 肾动脉狭窄段SPV与邻近腹主动脉SPV之比>
腹主动脉
1.内径:近段2.0cm-3.0cm,中段1.6cm-2.2cm,远段1.3cm-2.收缩期峰值流速:近段70-180cm/s,远段67-150cm/s
甲状腺上下动脉
1.内径2mm
2.收缩期峰值流速30-50cm/s
3.阻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