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2)起端节点,简称起点; 3)终端节点,简称终点。 管段的水力属性有: 1)管段流量,是一个带符号值,正值表示流向
与管段方向相同,负值表示相反,单位常用m3/s 或L/s; 2)管段流速,也是一个带符号值,其方向与管 段流量相同,单位常用m/s; 3)管段扬程,即管段上泵站传递给水流的能量, 也是一个带符号值,正值表示泵站加压方向与管 段方向相同,负值则相反,单位用m;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管段的构造属性有:
1)管长,以m为单位; 2)管径,以m或m m为单位; 3)粗糙系数,与管道材料有关,以n、e、
CW等来衡量。 管段的拓扑属性有: 1)管段方向。是一个设定的固定方向
(不是流向,也不是泵站的加压方向, 但当泵站加压方向确定时一般取其方 向);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4.1.2 给水排水管网的抽象
经过简化的给水排水管网需进一步抽象,使 之成为仅由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组成的管网 模型
(1)管段 ➢ 管段是管线和泵站等简化后的抽象形式,
它只能输送水量,而不允许改变水量,即管 段中间不允许有流量的输入和输出,但管段 中可以改变水的能量,如具有水头损失、可 以加压和降压等。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4)管段摩阻:表示管段对水流阻力的大小;
5)管段压降:表示水流从管段起点输送到终点
后,其机械能的减少量,因为忽略流速水头, 所以称为压降,意为压力水头的降低量,常用 单位为m 。 节点的构造属性有:
1)节点高程:即节点所在地点附近的平均地面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3)管段和节点的属性 ➢ 包括:构造属性、拓扑属性和水力属性 ➢ 构造属性是拓扑属性和水力属性的基础 ➢ 拓扑属性是管段与节点间的关联关系 ➢ 水力属性是管段和节点在系统中的水力
特征的表现 ➢ 构造属性通过系统设计确定,拓扑属性
采用数学图论表达,水力属性则运用水 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计算。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简化:从实际系统中去掉一些较次要的给水排
水设施,使分析与计算集中于主要对象;简化包 括管线的简化和附属设施的简化
抽象:忽略所分析和处理对象的一些具体特征,
而将它们视为模型中的元素,只考虑它们的拓 扑关系和水力特征
拓扑学:数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几何图形在连
续改变形状时还能保留不变的一些物性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泵站、减压阀、跌水井、非全开阀门等 只通过流量而不改变流量,且具有水头 损失,其属性与管段相同,所以它们必 须设于管段上,而不能当作节点。
(2)节点 节点是管线交叉点、端点或大流量的出
入点的抽象形式。节点只能传递能量, 不能改变水的能量,即节点上的能量 (水头值)是唯一的,但节点可以有流 量的输入和输出。如用水的输入、排水 的收集或水量的调节等。
《给水管道系统》
第4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第4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4.1 给水排水管网的模型化
➢ 给排水管网模型:给水排水管网是大规模复杂多变
的网络系统,为便于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应将其 简化和抽象为便于用图形和数据表达和分析的系统
➢ 这种模型主要表达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拓扑关系和水 力特性,将管网简化和抽象为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 并赋予工程属性,以便用水力学、图论和数学分析理 论等进行表达和分析计算
4)如管线包括不同的管材和规格,应采用水 力等效原则将其等效为单一管材和规格。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5)并联管线可简化为单管线,以水力等 效原则确定其管径。
6)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大系统拆分为多 个小系统,再分别进行计算。
给水管网简化示意见P67图4.1。请阅。
水塔
合并
合并 删除
分解
分解
图4.1 简给化水排后水管给网模型水管网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沿线配水流量一分为二分别转移到 管段两端节 点上,而排水管网将管段沿线收集水量折算到 管段起端节点。相对而言,给水管网的处理
方法误差较小,
而排水管网的处
ql
ql
理更为安全。如 ql/2 给ql/2 ql 排
图所示:
图 沿线流量简化
当管线中有较大的集中流量,应在集中流量处 设置节点,因为大流量移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沿线出流或入流的管线较长时,也应分成若干 管段,以避免折算节点流量时出现较大的误差。
(3)附属设施简化的一般方法
给排水管网的附属设施包括泵站、调节构筑 物(水池、水塔等)、消火栓、减压阀、跌 水井、雨水口、检查井等,均可进行简化。 具体措施包括:
1)、检查井等 2)将同一处的多个设施合并,如同一处 的多个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均 和调节池等)合并,并联或串联工作的水 泵或泵站合并等。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4.1.1 给排水管网的简化 (1)简化原则
简化后的管网模型,再转化为数学问题,最终 的结果还要应用到实际的系统中去。
1)宏观等效原则 对管网中某些局部简化后,要保持功能,各元 素之间的关系不变
➢ 例:当目标是确定水塔高度和水泵扬程时,两 条并联的输水管可以简化为一条管道,但当目 标是设计输水管直径时,就不能将 其简化为一 条管道了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2)小误差原则:简化产生误差,但要控制 在允许范围内,一般要满足工程上的要求
(2)管线简化的一般方法 简化措施: 1)删除次要管线(如管径较小的支管、配 水管、出户管等),保留主干管和干管线
➢ 次要管线、干管线和主干管线是相对的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2)当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合并为一个交叉 点。如给水管网中在管线交叉处常用两个三通 代替四通(实际工程中很少用四通),但仍将两 个三通简化为四通,使 图中少了一个交叉点。 3)将全开的阀门去掉,将管线从闭阀门处切 断。全开和全关的阀门都不必在简化的管网中 出现。只有调节阀、减压阀等要给予保留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注意:管段与节点要根据水力属性来划分 如:排水管网的管渠在流入检查井时如有跌
水,应认为跌水是在管段末端来完成的, 而不能认为在节点上完成的
又如给水或排水泵站,一般都是从水池吸 水,则吸水井处为节点,泵站内的水泵和 连接管道简化后应置于管段上靠近吸水井 节点端(泵站属于管段,不属于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