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沙漠中的绿洲-(1)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沙漠中的绿洲-(1)

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

2.指导看图,描述迪拜风光。

3.理解新词,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沙漠环境,说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

4.知道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绿色植物。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新词,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沙漠环境,说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

难点:指导看图,描述迪拜风光。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积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文章的中心自己去发现问题,逐步解决问题,在阅读、表达中获得自主发展。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在以文章的重点句段为载体来加强训练,让学生通过诵读感悟语
言,体验情感,真正地感受出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懂得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阿联酋之旅,去看一看这——沙漠中的绿洲。

二、感知对比“沙漠”、“绿洲”
(一)沙漠
1.看,原来的阿联酋到处是沙漠——出示图片。

看了这一幅幅图片,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
2.是啊,原先这里的环境十分恶劣。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3.出示“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指名读。

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不毛之地”告诉我们什么?
5.植物的生长需要淡水浇灌,但这里的水——,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松软肥沃的土壤,但这里的土——,这里的水土根本不适合植物生长,所以这里几乎是块——
出示:这里的水
这里的土
这里几乎是块
教师相机板书:不毛之地
6.谁来介绍一下这儿恶劣的环境?指名读。

齐读。

(二)绿洲
过渡:然而在这白茫茫的沙漠中,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那是(城市)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座城市——迪拜。

1.出示图,这里美不美?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3.多美呀,谁来夸夸它?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设计意图:通过旅行的方式来贯穿全文的学习,让学生感觉不是学习,而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文本的学习,
创设了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丰富了学生对沙漠的进一步了解,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学生对“绿洲“有了直观的视觉认识,仿佛自己真的在旅行,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质疑探究建设绿洲的壮举
1.过渡:(对照板书)不毛之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你有什么疑惑吗?(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
2.轻声读读课文,把相关句子划下来,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感受?
3.你有感受吗?请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一下。

4.交流: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
(1)出示:“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a指名读。

b这里的水是咸的,他们就()。

这里的土是咸而板结的,他们就()。

这里几乎是块不毛之地,他们就
()
出示:这里的水是咸的,他们。

这里的土咸而板结,他们。

这里几乎是块不毛之地,他们。

c从这三个“买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d这所有的东西都是买来的,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培养一个孩子至少需要十万,种一百棵树就需要1000万,要建设一片绿洲了,那又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呢? (板书:付出代价)
e看,他们——(范读)。

谁来像老师一样介绍他们付出的巨大代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数树算钱,将“培育一棵树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教学富有情趣。

】(2)继续交流
出示:“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a指名读,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b他们要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再——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

多么复杂的工作工程呀!阿联酋人民这样辛勤耕作,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整整三十年!
c这里有个词——纵横交错。

横就是——纵就是——,纵横交错就是——
从“纵横交错”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么多的自来水管都是哪来的呀?这也告诉我们——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d 还有一个词也告诉我们,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你知道是哪一个词吗?
“源源不断”
e 小结:为了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阿联酋人民付出了无数的金钱,更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劳动,所以说,这里的每一株小树——
f 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阿联酋人民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吗?指名读,齐读。

(3)除了像培养孩子一样付出巨大代价辛勤培植这些花草树木,他们还做了什么?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a 你能给“侍弄”换个词吗?(照顾,伺候)
b 是啊,阿联酋人民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照顾这些花草树木。

你们看——
出示:阿联酋天气炎热,花草树木被晒得。

傍晚,园林工人急
忙。

沙漠中常常黄沙满天,花草树木,
清晨,园林工人急
忙。

【设计意图:语言描述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描述的空间,充分触摸语言。

通过放飞想象,加深阿联酋人民像孩子一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情感体验。


c在园林工人的精心侍弄下,花草树木变得多美呀。

出示:“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眨眼功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指名读。

d看到这里,园林工人也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出示:园林工人也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指名说(高兴地说)
5.在阿联酋只有园林工人这样爱护花草树木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

6.是啊,阿联酋人民人人爱护花草树木,因为他们知道——
出示“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他们知道——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7.让我们记住这两句话吧。

四、总结全文,延伸题意
1.阿联酋人民为培育花草树木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和艰辛的劳动,更注重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如今,这块沙漠中的绿洲又怎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迪拜。

出示图片: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世界上最高的塔——迪拜塔、街头风光图(教师要边出示边介绍)
2.小练笔:迪拜街头风光。

这么美丽的风光,你愿意用你的笔把它用文字描绘出来吗?
可以用上老师给的词语,出示:四通八达、川流不息、鳞次栉比、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生机勃勃,也可以用上文中别的词语。

(1)学生练写。

(2)交流。

3.看了这些图片,听了同学们的描绘,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白茫茫的沙漠呢。

4.总结:在阿联酋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花草树木和人和谐共处,人们的生活幸福美好。

沙漠都可以变成绿洲,我们生活的绿洲更可以变天堂。

让我们也像爱孩子一样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株树、每一朵花、每一棵草。

【设计意图:在总结课文时,学生再一次看到阿联酋那美丽的绿洲,感受到这儿的人民对花草树木像孩子般的精心呵护,一定深有感触。

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也是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环境要靠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板书:
19.沙漠中的绿洲
付出代价
不毛之地精心侍弄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珍惜爱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