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结构及控制原理

数控机床各组成部分结构及控制原理

B
31
2.4 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的特点
1. 伺服系统的运动来源于偏差信号
偏差: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的比较 2. 伺服系统必须有负反馈回路 3. 伺服系统始终处于过渡过程状态 4. 伺服系统必须具有力(力矩)放大作用
32
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位移精度要高 定位精度高 稳定性好 动态响应快
调速范围宽
直线刀具补偿计算(考虑推导过程) X’=X+△X Y’=Y+△Y △X=r.sinα △Y=-r.cosα X’=X+r.Y/(X2+Y2)0.5 Y’=Y-r.Y/(X2+Y2)0.5
问题:当尖角过渡为内轮廓时,会出现工件的 过切现象。引入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
16
4. C功能刀具半径补偿
C刀补是为解决上述尖角过渡问题而设计的,专门处理 两个程序段间转接的各种情况。 在C刀补中,为了避免下一段加工轨迹对本段加工轨迹 的影响,在计算本程序段的刀具中心轨迹时,提前将下 一段程序读入,根据它们之间转换的具体情况,做出适 当地处理。
电枢绕组:环氧树脂固化成型后粘结在电枢铁芯表面 电枢长度:长度与外径之比在5倍以上,减少了转动惯 量 气隙尺寸:比一般直流电机大10倍以上,换向性良好
43
(1)小惯量电动机 通过减小电机转动惯量,提高动态特性 (2)宽调速直流伺服电机(大惯量电机) 提高转距的方法来改善动态特性 分两种特点:采用增加极对数和电枢导体数来提 高电磁转距 采用增加槽对数和换向片数,来减小电机转距的 波动 永磁式的定子,采用轿顽力较高的永磁材料,提 高瞬时加速转距,采用高绝缘材料,提高过载能 力。
23

2.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
数字式测量 模拟式测量
增量式测量 绝对式测量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24
3.常用检测元件 1)位置检测元件 ①旋转变压器与感应同步器

实质是一样的,利用电磁感应,把位置检测模拟量转换为输出的模拟量, 前者用在半闭环系统,后者被广泛采用的是直线型,用在闭环系统。
21
CNC装置的工作原理
G01 XA YA
译 码
XB 刀具 XC YB 补偿 YC
插补 △X1 △Y1
位置 △X2 控制 △Y2
一个脉冲 当量
22
2.3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
1.对检测元件的要求 (1)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2)满足精度,速度要求

分辨率 精度 速度
在线测量,对大型机床主要指标,测量速度要快。 (3)使用维护方便 (4)成本低
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
1. 调速范围宽而有良好的稳定性,低速 时要求速度平稳; 2. 负载特性硬,即使在低速时,有足够 的 负载能力,反应速度快; 3. 可频繁地起、停、换向等。
35
2.4.2 开环进给伺服系统
一、工作原理: 组成部分:驱动控制环节、执行元件 驱动控制环节的任务:是将指令脉冲 转化为执行元件所需的信号 步进电机的任务:是将(处理过的指 令脉冲)进给脉冲变换为转角,通过 齿轮和丝杠带动工作台移动

数据采样插补:时间分割法。特点:进行粗
插补和精插补(闭环)
3
逐点比较法

基本思路:被控对象在按要求的轨迹进行运动
时,每走一步都要和规定的轨迹比较一下,由比 较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移动的方向。



每走一步完成四个节拍:
偏差判别 进给 偏差计算 终点判别
4

直线插补


1. 偏差函数的选择
动点坐标N(x,y),起点坐标O(0,0),终点坐标E(Xe,Ye)
17
转接过渡方式三种内型:
伸长型 缩短型 插入型(加一段直线或圆弧)
18
2.2 数控装置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输入――决策――输出(计算机) 输入――插补――伺服(数控)
19
功能模块式全功能型车床数控系统框图
20
软件功能
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 管理软件:加工程序的输入、I/O处理、显示 软件、诊断软件 控制软件:译码、刀具补偿、速度控制、插 补运算、位置控制
41
二、直流伺服电机
工作原理 :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转子的总 磁势方向始终与定子磁势正交,两磁场 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电动机的电磁转距 ,从而使电动机转动。
ua Ra m n c m 2 ce ce
机械特性公式
42
2.电机定子
永久磁铁 绕组所形成的磁极
3.电机电枢
差异:
电枢铁芯:光滑无槽的圆柱体,低速运行稳定


建立刀具半径补偿: 从起刀点接近工件,由G41或G42确定。在原来程序轨 迹上伸长或缩短一个刀具半径。 刀具半径补偿进行: 维持所建立的刀补状态,直至撤消。刀具中心轨迹始 终偏离编程轨迹一个刀具半径值的距离。 撤消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撤离工件,返回起刀点。用G40。
15




3.刀具半径补偿计算
37
三、步进电机
3相步进电机57BYG350系列
4相步进电机42BYGH系列
YKA2304ME步进电机驱动器
38
反映式步进电机的性能指标
步距角 静态步距角误差 最大静态距 启动频率(突跳频率)和启动距频特性
连续运行的最高工作频率和运行距频特性
加减速特性
39
四、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 AB 三相三拍: C A (一般不采用) 三相六拍: B BC C CA A A AB 正向) 拍数=相数X2
F32 4 3 1
J=6 Y
F11 0 F21 0 F22 0
F32 0
X Y X X
J=5 E(5,3)
J=4
J=3
F42 1 3 2
F43 2 5 3 F53 3 3 0
J=2 0
Y X
y ye tg=tg 0, = . x xe
F≥0,则进给+x 若 F<0,则进给+y
6
用递推法简化计算方法
结论:第一象限 F 0 F 0 x y F F ye F F xe
7
3. 终点判别
总步长法: X e Ye N
单边计数法: max X e , Ye N
环行分配器(脉冲分配器)
作用:把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脉冲(进给指令),按一定方式转 换成若干路电平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几个定子绕组(相数)的 通断电。

功率放大器
40
2.4.3 闭环伺服系统
一、概述
执行元件: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 组成部分:驱动放大,执行元件,控制对象反馈检测单 元,比较单元 反馈检测单元: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将工作台的实际位 置检测出来并将机械位移量转变成一个电信号。反 馈给比较环节。 比较单元:将反馈检测单元所输出的数字量与插补程序 所输出的进给指令值比较,得到跟随误差的数字量
J=1
J=0
9
逐点比较法的合成进给速度
合成进給速度 v v x v 2
2 y
比值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
2 (1~0.707) 2
加工速度若恒定,则表面质量以1~0.707的速度变化, 对一般机床可以满足。
10
数据采样插补(时间分割法)




直流或交流伺服电机为驱动元件,闭环系统 分为:粗插补、精插补 粗插补:将曲线分成若干个微线段。在每个插补周 期(T)内计算一次,算出坐标位置增量值 精插补:进一步密化,对直线的脉冲增量插补。在 每个采样周期内,由硬、软件对反馈的位置增量值 和插补输出的指令位置增量值进行采用。 插补一般指粗插补
坐标计数法 长边坐标计数法
8


4. 举例
若加工第一象限直线OE,起点为O(0,0),终点为E(5,3)。按逐点 比较法进行插补计算,并作出插补轨迹图。
偏差判别 进給 偏差计算 判终 J=8-1=7
F00 0
F10 0
X Y
F10 F00 ye 0 3 3
F11 3 5 2 F21 2 3 1 F22 1 5 4
11
1.插补周期的选择
T的选择非常重要 基本思想:采用时间分割的思想,根据编程给定的进 给速度F将轮廓曲线分割为相等的插补周期T的进给段, 即轮廓步长ΔL,ΔL=F.T
2.插补运算时间
T必须大于插补运算时间和CPU执行其他实时任务所 需的时间之和
12
3.位置反馈采样周期
插补运算结果是供位置采样周期使用的各坐标轴的 位置增量值,因此,采样周期TF通常=T,或者T 是TF的整数倍。T=8ms ,TF=4ms
三部分: 微机及其相应的I/O设备 外部设备 机床控制及其I/O通道 框图:

2
二、CNC装置的插补原理

插补的任务:根据进给速度,在轮廓的起点
和终点之间计算出若干个中间点的坐标。
插补算法分两大类: 脉冲增量插补: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
特点:每次插补后产生一个行程增量,脉冲当 量驱动步进电机(开环)
②光栅
利用莫尔条纹(光的干涉现象产生,来测位移,输入是模拟量,输出是 数字脉冲)
③编码盘
用于半闭环,利用盘上明暗条纹组成的编码,输入模拟量,输出数字编码
④磁尺 2)速度检测元件—测速发电机
25
1. 脉冲编码器
数控钻床
外缝隙B接至D触发器的D端,内缝隙A接到触发器的CP端。当 B超前于A时,触发器Q输出为1,表示正转,而A超前于B,触 发器输出Q为0,表示反转。A、B两路信号相与后,经适当的延 时送入计数器。触发器的输出Q,可用来控制可逆计数器,即正 转时做加法计数,反转时做减法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