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1991年以来,主持和承担部委及横向开发项目20余项。近5年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863项目2项、973子题1项、总装重大预研子题2项、国防科工委(局)专项及基础研究项目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受理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专著一部。多次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及希腊进行学术交流。兼任中国船舶轮机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近海及极地工程协会(ISOPE)会员,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博士点专家,上海交大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中国造船及海洋工程等期刊特邀审稿专家。目前,作为副总师,主持国防重大水下机器人装备项目YJ18BPT控制系统研制工作。
1、师资方面:
徐国华教授长期从事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通过国际会议、访问,他基本每年一次与国际水下机器人相关专家交流,了解国际先进技术动向。先后访问美国、新加坡,并邀请美国、意大利相关专家讲学。在国家化高水平课程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下,曾邀请美国庞硕教授开展26学时教学工作。向先波老师在法国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作3年,并获得博士学位。
课程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利用高技术开发大洋海底资源的方法和手段,学习水下机器人建模及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为研究及开发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提供知识基础。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水下机器人的现状及未来
§1.2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概况
第二章水下机器人控制体系结构
§2.1水下机器人基本功能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方向
徐国华(负责人)
教授
自动控制
47
水下机器人控制
向先波
副教授
自动控制
34
水下机器人控制
吴金波
副教授
液压控制
37
舰船机电控制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1982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自动化系学习,1986年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攻读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1991年获硕士学位分配至华中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任教,1998年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熊有伦院士博士(2007年获得学位),同年晋升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晋升教授,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现为轮机工程系主任、智能机械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船舶和海洋水动力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生数十名。
附件(Leabharlann 课程名称: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课程代码:140.901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 □二级学科基础课√□其它:博士课程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适用层次:□硕士√□博士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数字控制技术 舰船电力推进系统
课程组教师姓名
§5.2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
§5.3模糊控制技术
§5.4自主控制技术
教材:
水下机器人,蒋新松 风锡盛 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主要参考书:
1.control of ships and underwater vehicles,Khac Duc Do .Jie
Pan ,Springer
本课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水平的标志:
2、教学内容方面:
结合科研及研究热点,参考国际教学内容。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兼顾。
3、教学方式方面:
一般讲授与专题讨论,英文与中文结合
4、教材方面:
国内外权威专著
5、其它:
§2.2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一般结构
第三章水下机器人控制原理
§3.1水下机器人建模
§3.2缆控水下机器人控制
§3.3无缆水下机器人控制
第四章水下机器人控制问题
§4.1航向控制问题
§4.2定深控制问题
§4.3三维复合控制问题
§4.4动力定位控制问题
§4.5水下机械手控制问题
第五章水下机器人控制算法
§5.1PID控制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