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生物会考模拟试卷一班级:姓名:一、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填涂A,错误的请在相应题号下填涂B)1.人体血细胞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白细胞也没有细胞核。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按压,出现“油斑”,该油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四个阶段: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5.单细胞生物体仅仅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虽有完整的结构,但还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6.青少年阶段,身体发育迅速,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所以每天越多摄入越好。
7.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8.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四部分组成9.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0.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动的是静脉血。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对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选项进行填涂)11.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需要氧气参与B.人需要氧气的参与,绿色植物需要二氧化碳参与C.都需要二氧化碳的参与D.绿色植物需要氧气的参与,人需要二氧化碳的参与12.人类中,有耳垂的是显性性状,无耳垂的是隐性性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的基因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传给女儿B.父母都有耳垂,生下的子女有可能无耳垂C.隐性性状是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父母都是无耳垂,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子女可能有耳垂13.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细菌对人类都有害 B.所有的细菌都有鞭毛C.细菌都含叶绿素,营养方式是自养 D.在环境适宜时,细菌的生殖速度很快1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鸟的下列结构中与这句话含义不符的是A.前肢变成翼B.足有四趾C.胸肌发达D.体内有气囊A.B→A→C→D B.A→C→D→B C.A→D→B→C D.C→A→B→D16.下列物体中,哪一样不属于生物A.病毒B.珊瑚C.蝴蝶D.人17.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由此推测这一现象中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18.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那么杂草和水稻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19.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的徒手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A.反光镜未调节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20.人体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A.肺泡 B.血液 C.气管 D.细胞2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就是整个地球B.生物圈就是地球上全部的生物C.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22.下面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草原B.一块农田C.一条河流D.一棵仙人掌23.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以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理是( )A.不让水分散失B.抑制呼吸作用C.减少果皮损伤D.保持温度24.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A.转动遮光器B.转动转换器C.转动目镜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25.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A.神经元B.神经纤维C.神经组织D.神经末梢26.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A.缩手反射B.排尿反射C.眨眼反射D.望梅止渴27.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B.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C.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D.隐性基因是控制的性状无法表现的基因28.种子的主要部分是A.胚B.胚芽、胚根C.子叶D.胚乳2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是A.充足的氧气B.适量的水分C.充足的光照D.适宜的温度3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食品腐败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引起的B.现代食品保鲜方法要求添加大量的防腐剂C.食品防腐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食品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防止食品腐败可根据不同食物、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31.氧气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正确顺序是①鼻腔②气管③喉④循环系统⑤组织细胞⑥肺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⑥④⑤C.①②③⑤④⑥D.①③②⑥⑤④3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X或Y B.人类疾病中,有些是可以遗传的C.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D.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33、被子植物的特征是A、种子外没有果皮B、种子外没有种皮C、果实外没有果皮D、种子外有果皮34.血液从肺动脉向右心房流动时,流经的途径是A.肺循环B.体循环C.肺循环→体循环D.体循环→肺循环35.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对生物总是有利的B.变异对生物总是不利的C.变异性状一旦出现就会在子代中遗传D.变异可能是外界环境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自身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和关节两部分组成C.运动需要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才能产生运动B.人的一个动作是由一块肌肉独立完成的D.运动系统能独立的产生运动,不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37.人类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胎盘3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简单到复杂B.由低等到高等C.由矮到高D.由水生到陆生39.下列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营养物质是()A、糖类、脂肪、维生素B、糖类、脂肪、蛋白质C、糖类、脂肪、无机盐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40.下列属于真菌的特征是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内没有叶绿体③一般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④一般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三、分析回答(本大题共4题,每空1分,共30分。
)41、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某种原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提示: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的是。
(3)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利用本植株来验证植物的叶片是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部位,请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取两个长势基本相同的枝条,剪去其中一个枝条上的大部分(或全部)___________;分别用________塑料袋(“透明”或者“不透明”)套住并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个塑料袋内壁上是否有_________的情况。
(6)光合作用的的实质:光能转换成_________(能量变化)。
_________变成复杂的有机物(物质变化)。
42.下面是生物课外兴趣小组为了验证唾液中含有分解淀粉的唾液淀粉酶的探究实验报告。
请你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帮他们补充完整。
准备材料:烧杯、试管、温度计、淀粉糊、清水、37℃温水,试管架、滴管、碘酒。
探究步骤如下:(1)________: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吗?(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取两支试管,编号分别为甲和乙,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 的淀 粉糊,在其中甲试管中加入唾液2ml ,乙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
然后将两支试管放 在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
静置10分钟后取出,冷却。
(4)实验现象:分别向甲乙试管中滴加碘酒,其中乙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果: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_________淀粉。
(6)总结交流:实验中设置甲乙两个试管是为了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用具,右下图为光学显微镜,请据图回答:(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大幅度升降镜筒时,应转动( )_________,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 )_____________。
(2)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______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 )______来调节。
(3)欲使显微镜下视野内左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将写有字母“p ”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
(4)若显微镜的镜头有污点,要用 擦拭。
44.某同学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后,动手设计了实验进行证实。
他将三粒大豆种子用绳系在玻璃棒上,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放于温暖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__________(选填“探究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2)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①、②、③三粒种子中,只有②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②也不能萌发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实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必须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乙),若你手中只有一粒大豆种子,则种子应系在___________(填“④处”、“⑤处”、“⑥处”)(4)如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将装置甲放置在温暖有光处,将实验装置乙放在_________处,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该装置乙⑤号种子________(选填“萌发”或“不萌发”)。
(5)对于这位同学的设计,你认为有不足之处吗?为什么?如果你来做这个实验,你将怎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甲乙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