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文本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文本

6、曳引机安装质量记录
曳引机型号
曳引机编号
部件名称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承重梁
埋设
埋入墙深度
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75mm。
相互水平度
平行误差≯1m m,以梁中心为准≯3mm。
钢绳孔
每边间隙、
圈框高度
绳不碰擦孔边,间隙尽可能小。
四周圈框高度≥50mm
曳引机
底座
固定
双螺母锁紧(螺母应在上面)
水平度
上应有与轿厢升降方向相对应的标志
曳引机
油标、油位
密封
曳引机的油杯、油标齐全,油位清晰适中,除蜗杆伸出处外均不得漏油
电动机
风机
工作
工作正常
曳引绳上
平层标记
划出轿厢在各层的平层标记,并将其识别图表挂在易观察的墙上
制动器
销轴、销钉
档圈齐全,闸瓦、制动轮工作面清洁
动作灵活
可靠
闸瓦紧密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
松闸时
四边
轿架立柱
垂直度
≯1.5mm
左:右:
开关碰铁
垂直度
≯1/1000,≯3mm
正:侧:
门刀
垂直度
≯1.5mm
正:侧:
门侧轿壁
垂直度
≯1/1000
左:右:
轿门
中分门缝间隙
≯1.0mm
上:下:
对中心
≯1.0mm
上:下:
不设减振垫时,≯2‰
减振
胶垫位置、数量及压实,防跳螺栓、顶压板
曳引轮
位置垂直
前后方向≯±2mm,左右方向≯±l m
导向轮
复绕轮
前后方向≯±3mm,左右方向≯±1mm
曳引轮、导向轮(复绕轮)
垂直度
空载或满载时均≯2mm
平行度
≯±1mm
曳引轮、飞轮
限速器轮
色标
轮缘外侧面应为黄色
电动机或
飞上
运行方向
标志
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隔障
隔障应当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0m高度,宽度足够。
如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隔障应当贯穿整个井道。
检查结论:
自检
班组长
日期
日期
8、轿厢安装质量记录
部件名称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轿厢底盘
水平度
≯2/1000
2、土建验收确认记录
工程名称
安装地点
安装合同号
梯号
土建单位
项目负责人
监理单位
监理代表
执行标准
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10
2、机房井道布置图
验收确认项目
验收确认结果




机房内部(如有)、井道土建(钢架)结构及布置
主电源开关设置
底坑下有容人空间时需建的实心桩墩
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符合要求的安全保护围封
工程土建单位
工程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
电梯安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代表:
年月日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3、安装样板架放线记录
放线日期
年月日
单位
mm
样板放线示意图:
(对重后置)
A—轿厢宽;B—轿厢深;C—对重导轨架距离;D—轿厢架中心线至对重中心线的距离;
E—轿厢架中心线至轿底后沿;F—开门宽度;G—轿厢导轨架距离;H—轿厢与对重偏心距离
井道机械设备安装质量记录
11
悬挂装置安装质量记录
12
电气装置安装质量记录
13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4
安全保护装置安装调试质量记录
15
电梯运行试验记录
16
电梯主要使用功能测试记录
17
隐蔽工程质量记录
18
设计(技术)变更洽商记录
1、开箱缺件记录
年月日
序号
品名规格
箱号
件号
应发数量
缺少
破损
其他
备注
建设单位代表:厂家代表:施工单位代表:
4、本记录若相关人员签审手续不全则无效。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目录
序号
记录名称
编号
1
开箱缺件记录
YWHA/ZL-33/1-2010/0
2
土建验收确认记录
3
电梯安装样板架放线记录
4
轿厢导轨安装质量记录
5
对重导轨安装质量记录
6
曳引机安装质量记录
7
对重装置装置安装质量记录
8
轿厢安装质量记录
9
层门安装质量记录
10
相邻两层门地坎间距大于llm时其间必须设井道安全门




进入机房的通道应畅通、安全
机房内永久照明设置
机房地面高差>0.5m时应设台阶(或梯子)和防护栏
进入机房起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井道尺寸偏差
同一井道装2台及以上电梯的安全隔障设置
底坑平整、无渗漏;有进入底坑的永久方便安全装置
验收确认结论:
参加验收确认单位
5、对重导轨安装质量记录
左导轨
支架
编号
最大垂直间距
水平度
顶面间距误差
铅垂度
接头
A
B
编号
修光
台阶
局部缝隙
右导轨
支架
编号
最大垂直间距
水平度
顶面间距误差
铅垂度
接头
A
B
编号
修光
台阶
局部缝隙
标准
≯2500
≯1.5%
0~+3
每5m≯1.0
≥300
≯0.15
≯1.0
检查结论:
自检
班组长
日期
日期
注:以人站在轿顶,面对对重判别对重导轨的左右。A为顶面、B为侧面。单位:mm
上左
上右
下左
下右
弹性导靴
伸缩范围
≯4mm
上左
上右
下左
下右
滚轮导靴
压力
压力均匀、不歪斜中心一致


上下导靴
在同一直线上
不歪斜偏扭


对重
反绳轮
挡绳装置
齐全可靠
防护装置、润滑
下撞板
底部距地500mm,顶距地1700mm


井道防护隔障
对重隔障
应采用刚性隔障保护,该隔障从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离底坑地面至少2.5m的高度,宽度足够。
支架
编号
最大垂直间距
水平度
顶面间距误差
铅垂度
接头
A
B
编号
修光
台阶
局部缝隙
右导轨
支架
编号
最大垂直间距
水平度
顶面间距误差
铅垂度
接头
A
B
编号
修光
台阶
局部缝隙
标准
≯2500
≯1.5%
0~+2
每5m≯0.6
≥300
≯0.05
≯0.5
检查结论:
自检
班组长
日期
日期
注:以人站在候梯厅,面对层门判别轿厢导轨的左右。A为顶面、B为侧面。单位:mm
同步离开,其四周间隙平均值两侧各≯0.7mm
线圈铁芯
吸合不撞击,其间隙、弹簧压力符合产品要求
松闸扳手
漆成红色,挂在易接近的墙上
检查结论:
自检
班组长
日期
日期
7、对重装置安装质量记录
部件名称
检查项目
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对重装置
与轿厢最小距离
≮50mm
对重块
固定
可靠固定
固定式
导靴
与导轨顶面
间隙之和
2.5±1.5mm
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工程名称:
出厂编号:
记录编号:
施工负责:
施工期间:
说明
1、本记录中的“检查结果”如有数据要求的则应填写具体数据,否则可用符号“√”、“×”、“/”分别表示“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和“无此项”。
2、检查所用计量器具均在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有效期内。
3、本记录应用黑色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工整,如作修改,修改处应有修改人员的签章。
1—铅垂线;2—对重中心线;3—轿厢架中心线;4连接铁钉
(对重侧置)
符号
部位名称
放线尺寸
符号
部位名称
放线尺寸
A
轿厢宽度
D
轿厢中心与对重中心
轿厢导轨间距
G
轿厢导轨支架距离
对重导轨间距
C
对重导轨支架距离
F
门口净宽
门口工作线与轿厢中心
上样板对角线
下样板对角线
放线人
施工员
验收人
4、轿厢导轨安装质量记录
左导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