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游戏教育:幼儿园戏剧工作坊活动方案

幼儿园游戏教育:幼儿园戏剧工作坊活动方案

二、幼儿园戏剧工作坊活动方案*(一)盒子里的猫*设计思路在幼儿心里,好朋友就是自己最喜欢一起玩的好伙伴。

在这一戏剧工作坊中,当“丑丑猫”这样不讲卫生、不讲礼貌的朋友出现时,他们都会不喜欢、不接纳。

“丑丑猫”的“丑”不光体现在外表,也许还体现在它的行为上。

教师要引导幼儿由内而外地帮“丑丑猫”“洗干净”,让“丑丑猫”改掉不好的习惯,让“丑丑猫”变得和他们一样美好。

该工作坊的难点是小白猫们用什么方法帮助“丑丑猫”改掉坏习惯,以及如何用肢体语言夸张地表达。

在帮助同伴改掉坏习惯的时候,幼儿学会了帮助别人,也学会了友好接纳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目标1.能根据猫的特性模仿猫的各种形态。

2.能在情境中以角色身份感受由“丑丑猫”带来的不良行为的后果,积极创作猫儿聚会上发生的故事。

3.在感受戏剧创作快乐的同时,尝试解决戏剧冲突。

活动准备1.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猫的形态和动作。

2.观看有关猫的视频。

3.欣赏音乐剧《猫》片段。

4.头饰:“丑丑猫”的灰色耳朵,破围巾。

5.道具:破旧的大盒子。

活动过程及策略附:幼儿戏剧创作实录 第一组在“丑丑猫”出场后,我回到教师的身份,询问幼儿:“‘丑丑猫’从哪里来?它身上为什么这么脏?”幼儿都积极地猜测,并根据自己看到的“丑丑猫”的衣着特征和行为来判断到底怎么了。

后来我以角色“丑丑猫”询问幼儿:“请你们帮帮我吧!”有的幼儿说:“只要你不乱扔垃圾,我们就请你来做客。

”还有的幼儿说:“只要你勤洗澡,身上香香的,我们就跟你玩!”后来经过商讨,他们决定为我这只“丑丑猫”洗澡,让“我”变得和他们一样白。

他们还商讨出了洗澡的顺序:头、耳朵、脖子、背后、肚子、前腿、后腿、屁股、尾巴,还研究了洗澡的程序:冲水、打肥皂、搓泡泡、冲水、用毛巾擦擦、用电吹风吹吹。

可见幼儿还是以自身经验来商讨洗澡过程的。

第二组第二组的幼儿在情节创作时的反应与第一组孩子差不多,但是这一组的幼儿思考得更加细致。

当“丑丑猫”躲进脏盒子的时候,立刻有幼儿过来看看,还有人来摸摸“丑丑猫”,接着还闻闻手,确定“丑丑猫”是不是真的很脏。

在确定了“丑丑猫”很脏后,他们也决定给“丑丑猫”洗澡,把“丑丑猫”洗得香喷喷的。

给“丑丑猫”洗完澡后,这组的孩子还很细心地为“丑丑猫”把家里也打扫干净了,还给“丑丑猫”上了课:“你以后要每天都洗 澡,不要乱扔垃圾,走路的时候不要老撞到别人,如果你能改掉这些坏毛病,我们还是会和你做朋友的!”*(二)村里的一天*设计思路在故事《鲜花村和白云村》里,鲜花村和白云村这两个村落的村民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本领,而且这些异常的本领都和故事有关:比如有的会说故事,有的会画故事,还有的会听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也很喜欢让大人说故事,孩子和孩子之间也会说说故事。

由此,这一故事成为幼儿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的素材。

与往常不同的是,在这一戏剧工作坊中,幼儿要用肢体表现说故事和画故事。

此外,该工作坊的难点在于,幼儿将扮演鲜花村和白云村这两个村的村民,用这些村民特有的本领来使孤独悲伤的“魔法鱼”变得快乐起来。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想想平时爸爸妈妈或老师是如何讲故事给他们听的:语言怎样、动作怎样、表情怎样,再加以创作。

当“魔法鱼‰陕乐地笑起来时,孩子们收获了助人为乐的满足感。

4.分享与交流。

教师:你觉得自己扮演的白猫怎么样,有哪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你还想对“丑丑猫”说些什么呢?半圆坐位。

活动目标1.能够用肢体动作生动地表现说故事和画故事的动作。

2.愿意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在表演中感受并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1.阅读《鲜花村和白云村》的故事。

2.图片:魔法河、鲜花村、白云村的背景图(可用PPT)。

3.魔法鱼的装扮(幼儿自由创设,可以用胸饰、头饰、衣服装饰等)。

活动过程及策略附:幼儿戏剧创作实录 第一组当孩子们听到“魔法鱼”想变得快乐起来时,大家都立刻表示会去帮助它。

一个女孩子首先想出了办法:“我们给‘魔法鱼’讲故事吧!讲一个最好听的!”旁边的孩子提出了疑问:“我们又不知道‘魔法鱼’喜欢听什么故事!”第三个孩子也发表了自己的言论:“鲜花村和白云村的村民不是会说故事、画故事的嘛,一边说一边画,不就是好听的故事嘛!”教师引导他们:“那我们怎么一边说一边画呢?到底说什么故事呢?”其中一个能力较强的幼儿说:“那就说一个《小猪盖房》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好画!”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一直在戏中,不仅能考虑到说故事,还能考虑到要画故事。

第二组在教师提出用什么办法来拯救“魔法鱼”时,孩子们都很自然地说出一边说故事一边画故事的方法。

教师请女孩子扮演鲜花村的村民,男孩子扮演白云村的村民。

女孩子扮演的鲜花村的村民们通过自己分工,有2个说故事,2个做动作;而男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画背景,有的画人物。

*(三)图画里的秘密*设计思路《猜猜看他在于什么》是一本无字绘本,其中有一幅图是有脚印的一个小男孩的房间。

这幅图里隐藏了很多秘密:房间里会有谁?他做了些什么?而这些秘密需要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劫作的表现来揭开,这给戏剧工作坊活动带来了很多创作的空间。

该工作坊的难点在于如何利用北极熊的出现制造情节冲突,如何引导幼儿关心北极熊,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师可通过预先的经验铺垫给予幼儿一点启发,努力提升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片的线索想象角色,并尝试用连贯的肢体动作表现角色的动作。

2.积极创作雪地里的活动,大胆想象与表现身体造型。

3.合理利用空间,感受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已会念儿歌《踩脚印》。

演。

(4)“魔法鱼”终于笑了,和大山、小香快乐地跳起舞来。

4.分享与交流。

教师:今天你扮演了什么角色?你觉得自己演得怎么样?还有谁表演得好?聚拢围坐。

2.观看有关北极熊生活习性的视频。

3.绘本《猜猜看他在干什么》图片。

4.道具:雨靴每人一双,围巾每人一条。

5.表现清晨起床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及策略附:幼儿戏剧创作实录第一组教师扮演的北极熊出现时,孩子们很兴奋。

北极熊问:“你们知道我从哪里来吗?知道我为什么来吗?”幼儿讨论后,北极熊悲伤地诉说:“我的家在北极,可是那里越来越暖和了。

我的山洞是冰做的,都融化了。

我的家没有了,所以我来到了这里。

”气氛一下子安静,孩子们专注地倾听着,脸色露出了同情的表情。

北极熊问:“你们能帮助我们吗?”一个孩子说:“我们都是善良的孩子。

”“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有孩子提议做一个冰的山洞,其他孩子也附和,七嘴八舌讨论开来。

这时,教师出戏,采用坐针毡策略,帮助幼儿聚焦,引导深入思考。

北极熊:“天一热冰房子就化掉了,还是不行啊,怎么办?”“北极熊喜欢冷的地方,哪里最冷啊?”(南极)“怎么送它过去呢?”(坐飞机)“造一个什么样的飞机呢?”(冰飞机)“冰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呢?”“冰飞机里面需要什么?”孩子们想到了冰的座椅、冰的空调、电风扇、冰的食物。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合作用肢体做出飞机的基本造型,机翼、机身及内部主要构造。

孩子们邀请北极熊坐上飞机,驾驶员带着北极熊开往南极(绕场两圈),最后大家依依不舍地说再见。

第二组教师扮演北极熊出现,孩子们见后很惊讶,北板熊介绍了自己:“你们好!我是从冰山雪地……”教师还没说完大家顿时明白异口同声地说:“你是北极熊。

”北极熊连连点头,又说:“那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呢?”有的孩子热情地向北极熊打招呼,有的邀请北极熊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好奇地问:“你为什么会到我们这里来?”北极熊悲伤地诉说:“我们那里越来越暖和了,冰山雪地里的雪渐渐地在融化,我没有了家,所以我来到了这里”。

孩子们专注地倾听着,有的急忙说买冰棍给它吃,有的说回家拿蜂蜜给它吃,有的说让北极熊钻进冰箱里,有的说盖冰房子给北极熊住。

教师采用“坐针毡”的策略一一婉言谢绝了大家的心意,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冰箱会闷死我的,太阳出来雪还是会融化的,我很难受不想吃蜂蜜了。

”北极熊的心里话难倒了孩子们,教师刚准备引导,有一幼儿想到了南极,因为那里也很冷,大家非常赞同她的想法,于是再一次进行了讨论,怎样送北极熊去南极?有的说坐雪橇,有的说坐推车,有的说冰车。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进行了比较,选择了冰车,因为它又快又安全还很舒服,于是他们自由分工合作用身体搭建了一辆冰车,将冰车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驾驶室,那里比较暖和,一幼儿当司机,还有一部分是比较寒冷的车厢,车厢没有座位,而是一个四幼儿围成的盆,里面装有冰水,一幼儿当制冰机,只要冰水开始融化,制冰机就工作,车厢四周还有幼儿当冰箱,储存了北极熊的食物,驾驶员带着一幼儿扮浪的北极熊开往南极(绕场两圈)结束了活动。

*(四)圣诞村里的来客*设计思路一提到过圣诞节,每个孩子都会非常开心,希望得到圣诞礼物,希望全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过节。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这份快乐,这可能是孩子们从来没有想到的。

这一戏剧工作坊就塑造了一个盲孩子,他没法看到自己得到的礼物。

幼儿在扮演盲孩子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感受着黑暗的世界所带来的与平常不同的感受,亲身体验盲孩子的内心和情感。

在此基础上,幼儿被激发去想象与创造如何帮助盲童实现快乐的情节,从而体验帮助他人和被人帮助的快乐情感。

活动目标1.大胆想象圣诞村里的场景,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盲童的孤独寂寞的内心情感,并乐于想办法去帮助他。

3.体验被人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1.歌曲:《铃儿响叮当》。

2.音乐:《二泉映月》《圣母颂》和魔法音效。

3.道具:墨镜、魔法棒。

4.布置圣诞村场景:圣诞树、圣诞礼物盒、雪花等。

5.彩色贴纸。

6.眼罩。

活动过程及策略你最喜欢扮演谁?觉得自己扮演得怎么样?(2)分享收礼物的感受。

教师: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扮演了盲童,你们觉得盲童最需要什么样的礼物呢?附:幼儿戏剧创作实录——送给盲童的礼物第一组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半孩子戴上眼罩扮演盲童体验接受朋友的礼物。

音乐响起,“圣诞村里的朋友”纷纷走到扮演盲童的孩子小轶面前,送上自己的礼物,其中两个孩子都送给盲童眼睛治疗仪。

童童走到小轶面前:“明明,我送给你的是眼睛治疗仪,希望这个能让你眼睛变好,能看到东西。

”并当场学医生的样子用手在“明明”的眼睛周围做按摩动作,小轶说:“好吧,谢谢你!”然后就不动了。

随着同伴不停地给她做按摩动作,小轶突然拉起了好朋友的手,说:“好朋友,你太好了,我好爱你。

”童童轻轻拍拍她的手,“来,我带你转两圈就好得快。

”说完,她又拉起小轶的手在活动室里走了两圈,问:“感觉怎么样?我要给你摘掉眼罩了啊。

”说完,就把小轶的眼罩真的摘掉了。

两个人相视而笑,小轶马上和童童抱在了一起,“我看见你了!”说完还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第二组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半孩子戴上眼罩扮演盲童体验接受朋友的礼物。

音乐响起,好朋友们纷纷走到盲童“明明”面前,对“明明”说话并送上礼物,阿宝扮圣诞村里的朋友走到尧尧面前,说:“明明,我送给你一只导盲犬,以后你想去哪里,它都可以带你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