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
不足
存在交流零位信号,不宜高频动态测量。
5
主要章节内容
• 4.1 自感式传感器 • 4.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 4.3 电涡流传感器
6
4.1 自感式传感器
• 自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自感量随气隙变化而改变
的原理制成的,主要用来测量位移。
• 自感式传感器主要有闭磁路变隙式和开磁路螺 线管式,它们又都可以分为单线圈式与差动式 两种结构形式。
34
4.2.1 基本工作原理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1— 一次绕组 2—二次绕组 3—衔铁 4—测杆
螺线管式差动变压器原理图
35
输出特性
零点残余电动势
36
零点电势
• 零点残余电动势使得传感器在零点附近的输出特 性不灵敏,为测量带来误差。为了减小零点残余 电动势,可采用以下方法。
• (1)尽可能保证传感器尺寸、线圈电气参数和磁 路对称。
29
4.1.3自感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 用于测量位移,还可以用于测量振动、应变、厚 度、压力、流量、液位等非电量。
30
1.自感式测厚仪
1—可动铁芯 2—测杆 3—被测物体
31
2.位移测量
1—引线 2—线圈 3—衔铁 4—测力弹簧 5—导杆 6—密封罩 7—测头
32
其他电感测微头
33
4.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48
• 如果保持上式中其他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 个参数,传感器线圈阻抗Z就仅仅是这个参数的 单值函数。通过与传感器配用的测量电路测出阻 抗Z的变化量,即可实现对该参数的测量。
49
4.3.2 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结构和类型
• 1.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结构 • 2.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类型
50
1.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结构
47
4.3.1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线圈阻抗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被测金属 导体的电涡流效应。
• 而电涡流效应既与被测体的电阻率ρ、 磁导率μ以及几何形状有关,又与线
圈几何参数、线圈中激磁电流频率
有关,还与线圈与导体间的距离x有 关。因此,传感器线圈受电涡流影响 时的等效阻抗Z的函数关系式为Z=F 电涡流传感器原理图 (ρ,μ,R,,x)
44
课堂小结
1、电感式传感器工作原理,能测量哪些物理量? 2、三种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范围; 3、带相敏整流交流电桥是怎样判断衔铁移动方向的? 4、零点残余电压是如何产生的,对传感器性能会产 生何种影响,如何消除它?
45
46
4.3电涡流传感器
•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 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 状的感应电流,此电流叫电涡流,这种现象称为电涡流效 应。
•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基本结 构主要由线圈和框架组成。 根据线圈在框架上的安置 方法,传感器的结构可分 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独 绕成一只无框架的扁平圆 形线圈,由胶水将此线圈 粘接于框架的顶部
图4-26 CZF3型电涡流式传感器 1—壳体 2—框架 3—线圈 4—保护套
5—填料 6—螺母 7—电缆
51
41
1.振动和加速度的测量
振动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1—弹性支撑 2—差动变压器
42
2.力和压力的测量
1—上部 2—衔铁 3—线圈 4—变形部 5—下部
差动变压器式力传感器
微压力传感器
43
电感式微压力传感器 1—差动变压器 2—衔铁
3—罩壳 4—插头 5—通孔 6—底座 7—膜盒
8—接头 9—线路板
• (2)选用合适的测量电路。 • (3)采用补偿线路减小零点残余电动势。
37
4.2.2 测 量 电 路
• 差动变压器输出的是交流电压,若用交流电压表 测量,只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而不能反映移 动方向。另外,其测量值中将包含零点残余电压。 为了达到能辨别移动方向及消除零点残余电动势 目的,实际测量时,常常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和相 敏检波电路。
•
Uo
L 2L0
•
U2
• 差动式自感传感器采用变压器交流电桥为测量电 路时,电桥输出电压既能反映被测体位移量的大
小,又能反映位移量的方向,且输出电压与电感 变化量呈线性关系。
21
2.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
• 上述变压器式交流电桥中,由于采用交流电源, 则不论活动铁芯向线圈的哪个方向移动,电桥输 出电压总是交流的,即无法判别位移的方向。
• 常采用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
22
结构
带相敏整流的交流电桥电路
23
(1)初始平衡位置时
铁芯处于初始平衡位置时的等效电路
24
(2)活动铁芯向一边移动时
铁芯向线圈一个方向移动时的等效电路
25
结果
在Ui的正半周
Uo
VD
VC
Z 2Z0
1
(
1 Z
)2
Ui
2Z0
在Ui的负半周
Uo
VD VC
Z 2Z0
• 根据电涡流效应制成的传感器称为电涡流式传感器。按照 电涡流在导体内的贯穿情况, 此传感器可分为高频反射 式和低频透射式两类,但从基本工作原理上来说仍是相似 的。电涡流式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能对位移、厚度、表面 温度、速度、应力、材料损伤等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 另外还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宽等特点,应用 极其广泛。
53 高频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54
(2)低频透射式
低频透射式电涡流传感器
55
4.3.3 测量电路
• 1.电桥电路 • 2.调幅式(AM)电路 • 3.调频(FM)式电路(100kHz~1MHz)
56
1.电桥电路
• 静态时,电桥平衡,桥路输出 UAB=0。工作时,传感器接近 被测体,电涡流效应等效电感L 发生变化,测量电桥失去平衡, 即UAB≠0,经线性放大后送检 波器检波后输出直流电压U。
• 当电涡流线圈与被测体的距离x 改变时,电涡流线圈的电 感量L也随之改变,引起LC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变化,此频 率可直接用计算机测量。如果要用模拟仪表进行显示或记 录时,必须使用鉴频器,将f转换为电压Uo。
• 电桥输出电压,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19
变化时
• 当铁芯向一边移动时,则一个线圈的阻抗增加 ,
Z1 Z0 Z Z2 Z0 Z• NhomakorabeaUo
( Z0 Z 2Z0
1 2
•
)U
2
Z 2Z0
•
U2
20
变化后的电压
• 当传感器线圈为高Q值时,则线圈的电阻远小于 其感抗
• 当活动铁芯向另一边(反方向)移动时
定义 利用线圈自感和互感的变化实现非电量电测的装置。
感测量 位移、振动、压力、应变、流量、比重等。
分类 根据转换原理:自感式(変磁阻式)、互感式(差动变压器式)、 电涡流式。 根据结构形式:气隙型、面积型和螺管型。
4
优 点
① 结构简单、可靠 ② 分辨率高
机械位移0.1μm,甚至更小;角位移0.1角秒。 输出信号强,电压灵敏度可达数百mV/mm 。 ③ 重复性好,线性度优良 在几十μm到数百mm的位移范围内,输出特性的线性度 较好,且比较稳定。 ④ 能实现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
1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及应用
2015/10/12
主讲人: 李静
2
引言
根据法拉第电磁定律,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 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 磁感应。利用这种现象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来实 现测量的一种装置.
3
电感式传感器
原理
被测非电量 电磁 自感系数L 测量 U、I、f 感应 互感系数M 电路
7
内容
• 4.1.1 结构和工作原理 • 4.1.2 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4.1.3 自感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自感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演示
F
8
衔铁移动 磁路中气隙磁阻变化
线圈的电感值变化
9
4.1.1 基本工作原理
由于Nm LI ,
Fm
NI , m
Fm Rm
铁芯 可得: L N 2
线圈
38
1.差动整流电路
39
4.2.3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应用
• 差动变压器不仅可以直接用于位移测量,而且还 可以测量与位移有关的任何机械量,如振动、加 速度、应变、压力、张力、比重和厚度等。
40
差动变压器式测厚仪
➢ L1、L2传感器作两个桥臂;C1、C2为另外两个桥臂; D1-D4组成相敏整流器;磁饱和变压器T提供桥压。
2.电涡流传感器基本类型
• 电涡流在金属导体内的渗透深度与传感器线圈的 激励信号频率有关,故电涡流式传感器可分为高 频反射式和低频透射式两类。目前高频反射式电 涡流传感器应用较广泛。
(1)高频反射式
• 高频(>1MHz)激励电流产 生的高频磁场作用于金属板的 表面,由于集肤效应,在金属 板表面将形成涡电流。与此同 时,该涡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又 反作用于线圈,引起线圈自感 L或阻抗ZL的变化。线圈自感 L或阻抗ZL的变化与金属板距 离h、金属板的电阻率ρ、磁导 率μ、激励电流i及角频率ω等 有关,若只改变距离h而保持 其他参数不变,则可将位移的 变化转换为线圈自感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转换为电压输出。 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多用于 位移测量。
1—测杆 2—衔铁 3—线圈
15
特性
1、2—L1、L2的特性 3—差动特性
16
4.1.2 自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测量电路有交流分压式、交流电桥式和谐振式等多种,常用 的差动式传感器大多采用交流电桥式 。
• 交流电桥的种类很多,差动形式工作时其电桥电路常采用双 臂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