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索支护工艺质量标准及管理规定
为尽快熟悉锚网索施工工艺,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抓好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以下施工工艺标准及管理规定:
一、施工工艺流程:
(一)锚杆支护工艺流程:
掘进巷道→敲邦问顶→前移前探支护→清出部分煤矸→连上网并套好钢筋梯→打出顶部中间锚杆孔→装填Z2545锚固剂2支→安装顶部中间锚杆→由中间向两边顺序打设顶部锚杆。
锚索和邦锚杆打设可与顶部锚杆平行作业。
正常顶板锚索可拖后5m,遇断层锚索按正常锚索距紧跟迎头。
锚杆安装时逐块装入树脂药卷,用锚杆轻推至孔底后启动机器搅拌,顶锚杆用锚杆机搅拌,搅拌时间20-25秒,邦锚杆用风动锚杆搅拌器搅拌,搅拌时间25-30秒;待药卷固化后,装上托盘,用扭力扳手拧紧锚杆螺帽,保证托盘紧贴岩面,锚固力不小于7吨(215N.m)。
(二)锚索支护工艺流程:
定出锚索孔位置→首先打出中间锚索孔→装填K2350树脂药卷1支,Z2350树脂药卷2支→插入钢绞线将锚固剂逐块人工缓慢送到眼底→拧上搅拌器并插入锚杆机内→连续搅拌45秒发现锚索钢绞线产生反向力矩时→静止30-50秒后即可松回锚杆机→穿上锚索梁、锚索托盘及锁具。
然后依次按以上顺序完成左右两锚索孔的安装,最后先用千斤顶预紧中间孔,再依次预紧其它两孔。
锚索预紧力不低于28MPa(10吨)。
二、质量检验标准:
1、锚杆间排距800mm,允许偏差±100mm。
2、锚杆锚固力:顶部及两帮均不小于7吨(215N.m)。
3、锚杆孔眼与岩面或巷道周边轮廓线的夹角不小于75度。
4、金属网搭接100mm,梯子梁安装扭距100mm。
5、锚索梁排距1600mm,允许偏差±100mm,间距1300mm。
6、锚杆托盘及锚索梁要紧贴岩面,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钢绞线不大于500mm。
7、钢绞线单根初锚固力不小于10吨(28MPa),锚索钢绞线长度为5m,锚入硬岩层不小于1m。
8、工区班班必须检查锚杆锚固力及锚索预紧力情况,并填在记录本和记录表上,及时上报技术科。
三、管理规定:
1、迎头严禁空顶作业,在围岩稳定,顶板完整,煤岩邦无片邦的情况下,炮掘支护后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1.1m,在围岩不稳定,顶板完整但有片邦时,最大空顶距不得超过0.8m,并及时支护。
空顶距内顶板用前探梁支护控制。
顶板起伏严重不能使用前探梁时,应使用加长摩擦支柱一梁二柱做临时支护。
不按规定每次罚款50-100元。
2、工作面所有巷道支护必须完好,对锚杆缺帽、锚索锁具活动,不贴岩面的锚杆及锚索梁必须及时重新上紧贴煤岩面,锚杆锚固力及锚索预应力必须达到规定,达不到必须重新补打,否则对班长及验收员每棵锚杆各罚款20元,每根锚索各罚款100元,并按严重违章处理。
3、锚索必须符合设计长度5m,对私自截割钢绞线者,每次罚
款500元,严重者给予开除矿籍。
4、打锚杆眼必须先用短钎后用长钎,保证垂直岩面最小不小于75度,严禁串皮锚杆,否则每棵罚款50元。
5、每打完一个锚杆眼,必须随时安装一棵锚杆并上紧托盘,锚杆没有全部安装好前,不准回掉前探梁(或临时支柱),否则每次罚款50元。
6、如果顶板破碎或遇断层造成顶板不平,超过200-500mm时,应采取加单锚索梁及时支护,梁为长400-500mm的11#工字钢。
7、遇断层带顶板破碎,锚索梁不起作用,达不到28MPa(10吨),工区技术员及时制定措施,采取复钢棚支护。
8、锚杆上紧后,严禁卸锚杆托盘再联网。
9、技术科用锚杆拉力计及锚索拉力计,每月抽查不小于3次,要有专人负责并填表存档,不合格的对工区三大员每棵锚杆各罚20元,每根锚索各罚款100元。
10、工区必须严格按以上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施工,各级管理人员严格按以上标准检查指导施工,确保锚网索支护的施工质量及安全,为我矿早日形成综放面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