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形态比较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形态比较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形态比较
作者:王勤
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20期
摘要:目的:探究药用菊花不同栽培植物的植物学形态的不同,为日后栽种药用菊花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帮助。

方法: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对药用菊花的叶片形状、头状花序中舌状花以及管状花的颜色进行对比,并结合统计学方式,分析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植物学形态。

结果与结论:药用菊花的不同栽培类型植物学的形态存在差异,并且菊花的叶片锯齿数以及叶柄长度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是不同药用菊花叶片形态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药用菊花;栽种类型;植物学形态
所谓的药用菊花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被广泛应用到保健茶饮之中,具有散风清热以及平肝明目的效用。

药用菊花在我国的栽种历史悠久,类型多样,社会需求量比较多,并且在根据种植方式以及加工方式分为贡菊(早贡菊)、怀菊(小怀白菊)、杭菊(红心菊)等类型。

但是由于栽种类型不同,其植物学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笔者选取2014年当地药用菊花栽种区域作为主要材料基地,其面积为3m×4m,随机排列,根据类型的不同以及生产要求的不同实施田间管理的模式。

1.2研究方法
在材料基地中随机选取杭菊、贡菊以及怀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量之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1)叶、叶尖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描述;(2)叶主要是从分枝的中部到成型叶之间,叶的长度是从叶的尖端到叶基部的距离,叶宽则是每一处叶子最宽的宽度日。

(3)头状花序的直径主要是指头状花序中管状花开放时的花序直径;(4)舌状花层主要是指围绕在管状花周围的圈数;(5)外舌状花主要是指最外层的舌状花。

2结果与分析
2.1药用菊花叶形态的对比
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的叶片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叶子的形状上,需要根据其长宽对比对药用菊花的叶片进行判断,观察是卵形还是阔卵形。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菊花类型,其叶尖均为渐尖,叶基为楔形,为深裂。

其中,深裂数为2裂,红心菊为3裂,红心菊的叶片最长。

此外,在经过分析之后,药用菊花的叶片长度以及宽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相抵,并且在锯
齿数、叶柄长度以及叶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状态,也是不同药用菊花类型叶片形态的主要特点。

2.2药用菊花头状花序的对比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的头状花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颜色上,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舌状花主要的颜色有白色、黄色以及黄白色,并且管状花主要为黄色,但是早贡菊的颜色为淡黄绿色。

在管状花的性别上,基本上均为两性花。

头状花序直径最大的为贡菊,最小的为怀菊,并且管状花直接最大的为杭菊,最小的为贡菊,外舌状花最宽为大白菊,最窄的为怀菊,内舌状花最短的早贡菊。

内外舌状花长度最小的为早贡菊。

此外,根据笔者访查统计分析可以得知,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的头状花序在经过测量之后,除了外舌状花宽总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其它的数据类型总体上仍旧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

3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药用菊花数据菊科菊属,虽然栽培方式不同,但是属于同一个物种,从整体角度分析,不同栽培的药用菊花在叶形、叶片的大小、头状花序的大小以及舌状花的数量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此外,在研究中,叶片的长度与宽度、舌状花的树木以及舌状花的长度、内舌状花与外舌状花的宽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药用菊花头状花序的直径、舌状花的颜色以及层数、直径、数量等均可以作为评判药用菊花外观的重要指标。

药用菊花的叶片主要包括2种类型,分别是卵形与阔卵形,其中红心菊的叶片最大。

菊花的叶片锯齿数以及叶柄长度为相对独立的性状,是不同药用菊花叶片形态的关键因素。

(责任编辑荷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