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扶贫工作总结20xx县教育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一XX年全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调布局、强基础、促改革、提质量”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式和均衡化发展,有效推进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9+3”计划达到新水平。
今年是教育“9+3”计划的收官之年,我局立足县情,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
一是狠抓教育指标。
我局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各项教育指标超额完成任务。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辍学率:小学0,初中%,中职%,高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高中招生3397人,完成率%,中职招生3362人,完成率%;寄宿率:小学%,初中%。
二是优化学校布局。
县实验学校初中部全部剥离到二中;印江三中顺利搬迁到新建三小,三小迁到原三中校区;木黄中学、天堂中学高中部停止招收高一新生;县二幼秋季学期如期招生。
城区学校增加幼儿园学位300个,增加小学学位2100个,增加初中学位800个,增加高中学位800个,解决了城区就学难问题,有效化解了城区学校部分大班额。
三是精心打造示范校。
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创建思路,着力学校精细化管理,创建“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示范校4所、“三生四爱五心五好”示范校3所、“减负提质增效”示范校2所、“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15所、“绿色学校”“民族团结示范校”等36所特色学校,促进了各类学校内涵发展,管理迈上新台阶。
四是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投入738万元建设“班班通”246套。
按照“三个三分一”管理模式,统一用好图书,并将中心完小以上学校纳入校园网站建设,44所中小学全部建成了规范化的校园网站,“班班通”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4+2”突破工程有序实施。
XX年,我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亿元,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受地质灾害威害学校治理项目、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项目、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工程项目、民族地区普通高中项目、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等工程124个,新建、改扩建学校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含围墙、堡坎)等34所,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3所,在城区扩容建设学校2所,新建标准塑胶运动场4个。
全年完成工程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全省工程建设进度分月综合排名我县10次位居前列。
“薄改工程”先进经验在全省受地质灾害危害学校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三)山村幼儿园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对XX年建成的150所山村幼儿园加强了管理,落实了每生每年300元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了幼儿教学指导,避免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二是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山村幼儿园建设两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认真开展了摸底调研、规划布局、制定方案和选点建设等工作,新建山村幼儿园135所,山村幼儿园建设在全市作交流发言。
三是招募山村幼儿园志愿者60名、招聘幼儿教师39人,充实了幼儿教师队伍。
(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果。
一是以开展“四比四看一满意”、道德讲堂进学校、争做“四有”“三者”好老师系列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制定下发了《印江自治县教师一日工作常规》和《印江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工作常规“123456”》,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4月,组织全县乡镇教办主任和部分中小学校长赴遵义绥阳县、毕节威宁县开展“道德讲堂”及课改工作学习观摩和考察,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道德讲堂,并按照要求进行开讲。
11月,成功举办了“四有”“三者”好老师宣讲暨演讲比赛活动。
二是充实师资队伍,做好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工作。
全年推荐选拔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共1540人次。
其中,8月,对全县中小学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446名进行了系统培训。
今年共招聘教师312名,其中特岗教师150名,事业单位招考128人,引进研究生3人,免费师范生9名,县外选调22名。
按期结转特岗教师112名。
城区学校面向农村中小学招聘80名专任教师。
按照政策规定,完成51名中小学教师(原属代课人员)工龄认定,维护了教师的利益,对教师队伍的维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完成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清理,拟定了《印江自治县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试行)》。
开展了中高级职称评定,通过初评上报458名教师申报中级职称,31名教师申报高级职称。
(五)教育内涵发展取得新业绩。
一是狠抓教育教学管理。
修订完善了《印江自治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制定了《印江自治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规范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为加大年轻教师培训力度,出台了《印江自治县青年教师培养七个一活动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兼职教研员制度。
3月20日组织召开了全县教研工作会议,对全县XX年教研工作进行部署。
超前谋划毕业班工作,10月10日召开了全县XX至20xx年初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
积极开展教学视导和各种教研活动,强化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
今年,共组织六次涉及两个学段12个学科的“周末教研讲堂”,参与活动教师达1900余人,组织14次区域联片教研活动。
“国培计划”培训完成1892人,完成率%;“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全面完成。
高考本科上线1363人,上线率位居全市第4名,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保五增四”目标;全县中考600分以上33人,总平均分位居全市第4名,总及格率位居全市第3名,实现了年初制定的“保四增三”目标。
二是有效推进教育督导工作。
为了增强责任区教育督导工作力量,新聘任60名学校督导员,参与责任区教育督导工作,并明确了学校督导员工作职责及要求。
10月9日,在朗溪镇召开了全县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示范校创建工作现场会议。
11月27日,召开了“新两基”“两项督导”业务培训暨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工作总结会议。
各乡镇、各校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渗透法治教育工作,同时,切实做好“六五”普法验收工作。
三是扎实做好教育安全工作。
强化安全管理,全年教育系统共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15次,组织安全工作培训60余次。
为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全面充实调整了285名保安,63所中小学幼儿园视频监控全部并入公安天网工程,新增摄像机58个。
全县20辆校车安装了GPS 监控定位系统。
配齐了警务钢叉、橡胶警棍、电警棍、防刺背心、防刺手套、盾牌、头盔等警务器材80套。
及时消除学校安全隐患,共排查75个安全隐患点,整改率达100%。
同时,开展了平安校园创建、校车专项检查、校园周边治安集中整治行动及学校禁毒、反邪防邪、管制刀具清缴工作,创建了省级安全文明校园1所、市级安全校园5所、县级平安校园88所、交通安全教育示范校4所,创建禁毒宣传示范学校16所。
四是开展学生素质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在全县中小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教育活动和共圆“中国梦·我的梦”“祖国好·家乡美”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今年7月,县实验小学舞蹈节目《土家铜铃响叮当》获全国城区少年宫舞蹈展演金奖。
9月,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现场会在实验小学成功召开。
同时,成功举办“青春助力中国梦”全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囊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摄影等艺术形式,历时半年,60000余名学生参与。
开展“童心向党”歌咏和中华经典优秀童谣诵读传唱活动、“墨香校园·中华美德颂”书法绘画大赛和“全民阅读·书香印江”读书活动等。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健康情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惠民政策落实取得新成效。
全年实施教育民生资助项目8个,落实资金达万元,37795名学生得到资助。
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91笔,贷款金额达万元。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178所农村中小学校万名学生享受到了营养午餐。
学校食堂实行食品原材料“统招、统购、统配、统送”方式,严格实行大宗食品由县集中采购,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
(七)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
一是以推进教育“管、办、评”综合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工作职能,修订完善了《印江自治县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方案》。
二是在实验小学启动职称改革试点工作,以此杠杆撬动自主办学改革。
三是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工作,两个集团化办园示范点(县实验幼儿园集团、木黄幼儿园集团)有序推进。
四是修订完善了《印江自治县教育“双线”目标管理考核标准细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逐步精细。
(八)强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以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在教育系统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深入推进整改措施和制度建设的全面落实。
局机关党支部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
二是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成立了教育纪检监察室,加大了风险管控点的排查和处理力度,通过专项检查共立案查处违规违纪教师27人,约谈4人,提醒谈话1人,下发整改通知10份。
实施民生铸廉三年行动计划,制订了《关于开展民生铸廉三年行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民生监督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实施“校财局管”,有效发挥了教育资金的作用。
三是积极到紫薇镇永义、河坎、官寨、袁家林4个村开展“干群连心·同步小康”党建驻村工作,落实扶贫、计生资金帮扶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生物等学科教师紧缺,城区学校教师和全县幼儿教师年龄老化。
二是教育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大,目前资金缺口共计亿元。
三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县职校硬件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双师型”比例不高,专业人才引进难度大。
四是城区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需相关部门齐抓共管。
五是山村幼儿园招生、招师困难。
三、20xx年工作打算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教育工作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新两基”,强势推动四项教育突破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加大教育精准扶贫力度。
一是狠抓工程项目,改善办学条件。
进一步加快教育工程建设,推进思源实验学校和六小等教育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化解城区办学压力,更加有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加快中职教育发展步伐。
加强职校综合建设和管理,提高职校办学水平。
继续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开展好茶叶生产与加工、电子商务、计算机等特色专业,为培养我县急需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回流机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