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电站的保护配置:220kV变电站主变三侧都是双母带旁母接线。
220kV线路保护配置:四方的保护已经淘汰。
931南瑞、许继的。
225、226线路931、PSL602保护是重点。
保护配置原则:220kV以上电压等级要配两套,不论母线(915、BP-2B)还是主变,还是线路均为两套,不同厂家、不同原理,保护围应一致,功能应一致。
220kV线路保护的围是两侧CT(TA)之间,TA在出线刀闸和开关之间,要了解一个变电站的二次保护,就应找到它的TA和线路TV,两套保护要取自不同的CT绕组,计量、测量、母线保护(两套)都要从CT不同的绕组上取电流。
故障录波器也要用,还应有一组备用CT绕组。
这些CT绕组都在开关与线路刀闸之间,CT串在主回路中,GIS设备的CT配在开关两侧,所以GIS装置的线路和母线保护围交叉,消除死区。
线路保护取自母线侧CT,母线保护取自线路侧CT绕组。
PSL931纵联差动,产自南瑞;602产自南自,纵联距离。
线路两侧的保护应配置一致,否则不易配合。
相同的厂家、原理应对应配置,升级版本时两侧应同时进行。
速动保护,光纤进行信号传输,主保护都是本线路的快速保护,0s切除本线路任何故障,纵联距离、纵联差动,投主保护压板就是要投全线速动保护,光纤信号传输装置,两侧保护、主保护要配置光纤信号传输装置。
如果故障出了线路两侧CT之外,按理应启动母线保护,但还可启动后备保护。
此时主保护不动作,主保护做不了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所以602和931均配置了以相间和接地距离为主的距离保护,还有四段零序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I段本线路70-80%,动作时间零秒,II段保护围为本线路的全长并延伸至下一线路出口,动作时间加了0.5秒,III段保护围为本线路及下一级线路的全长并延伸至下一线路的一部分,时间为0.5秒加一个Δt。
相间距离是相间故障的后备,接地距离与零序电流为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
主保护动作后,报文中除有主保护信息外,还有I段后备的信息。
主保护是全线速动的保护,光纤保护,后备保护……故障在I段围,除主保护动作外,相应的I段后备会动,故障不在I段围,就只有主保护动作了,当然是以本线路故障为前提的。
重合闸:单重。
后加速。
931保护正常情况下液晶会显示当下时间、电流电压。
故障发后后液晶会显示故障发生时间、动作了的保护、故障相别、测距等信息。
故障发生后应记录故障发生时间、变位开关、潮流变化、保护动作时间、动作了的保护、故障相别、测距容。
事故情况下,站用电系统的恢复是重中之重。
按空格键可以从保护屏正面切换至背面。
保护用电流是从CT直接接入保护的,不经任何开关电器。
保护用电压是从所在母线的PT取的。
PT用一次刀闸接在母线上,二次接入PT二次端子箱,PT 三个二次绕组,一个给保护和测量,一个给计量,一个开口三角。
220kV保护用两组,除开口三角形外全是星形接线,然后进入主控PT并列屏、PT转接屏(在端子箱经间隙接地)上端子排,谁要用电压从端子排上取,控制电缆取到保护屏,先到电压切换箱(也就在操作箱,操作箱里有操作回路,有电压切换回路),后台机或监控中心给出操作命令到测控屏,再到操作箱,再到机构箱,驱动开关分、合闸,中间均以二次电缆连接。
保护动作让开关掉闸,动作后到操作箱,再到机构箱。
控制电源,220kV有两个,直流,从充电机来,充电机把交流变直流,充电机由充电模块组成,在直流屏,它的电源从站用变来。
每台充电机带一段直流母线,直流母线上还有蓄电池。
正常时,直流两条母线分列运行,蓄电池这时是负荷,浮充电运行。
充电机故障时,蓄电池变成电源。
220kV开关有两个控制电源,取自不同的直流母线。
220kV开关的机构是分相的,所以OP灯是三相,分两组,可以监视开关操作回路是否完好。
SF6气体压力不够,跳、合闸线圈烧毁等,都会造成控制回路断线。
LP灯是母线灯,指的是哪儿取得电压,哈,两条电压小母线均接入电压切换箱,看线路上哪条母线,就从哪条母线上取电压。
电压切换是用元件的母线侧刀闸的常开辅助触点启动电压切换继电器,两条母线上的母线侧刀闸可分别启动各自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双母运行时元件正常只上一条母线,所以只有一个切换继电器动作,用它的接点将相应电压小母线上的电压取向保护和测量。
倒母线时,两个切换继电器都会动作。
取得电压后(从电压切换箱)扔出一路小空开引向保护(三联小空开),有几面保护屏就用几个小空开扔出去。
空开上面接电压切换箱,下端给该屏要用它的保护,602、931。
哈。
具体想说:电压小空开取的是哪条母线上的电压,就要看被保护设备上的是哪条母线了。
倒母线时,一定要检查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或看LP灯两个都亮,才能接待停母线侧刀闸,否则保护会失去电压。
但拉开待停电母线刀闸不能不检查相应的LP灯灭,否则就会对停电母线PT反送电,所以拉母联开关前必须取下PT二次。
602光纤信号传输装置是外置的,931是置的。
通道灯灭,说明通道有问题,有重合闸。
永久故障,即使是单相故障也会直到三相跳闸灯亮,重合闸灯亮。
保护动作信号是从跳闸压板走向操作箱。
操作箱上的三个跳闸灯亮了,并不能说明开关已经跳闸,只能说明它接到过跳闸命令,重合闸灯表示接收到过重合闸命令。
压板分跳闸压板和功能压板。
针对断路器,装了在631保护中的失灵功能。
其实只是个启动失灵保护功能。
当线路有故障,开关拒动,它就会启动失灵保护,启动失灵保护的条件:(1)保护动作过,说明线路有故障;(2)开关跳不开,因为大的故障电流还在。
631失灵保护,有直流工作电源,它要采集线路保护动作过的信息(它来自六块启动失灵的压板)。
采集线路过流量(来自一个过流继电器),两者都存在,它才能出口,先跳自己一遍,跳不开,送给母线保护装置,跳母线。
线路有故障,931、602一方面去操作箱跳开关,另一方面去启动失灵压板启动631,两方面同时进行。
正常情况下,无线路保护动作,但报出631保护动作,是因为有过流动作了。
GIS设备有两个操作箱,其实一个是电压切换箱,一个是操作箱,没有了631保护,因为631保护只取了个过流量。
线路保护有931启动失灵、602启动失灵两个压板,母差保护屏上失灵出口也是两套。
过去是一套。
931有重合闸功能,602也有,厂家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
怎么保护故障时只动作一套重合闸呢?不论是哪一套动作,一方面会去重合闸,另一方面去闭锁另一套,通过压板实现。
220kV母线停电倒闸操作票填写步骤(1)将220kV母差保护改为单母方式;(2)拉开220kV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开关;(3)合上各元件运行母线侧母线刀闸;(4)拉开各元件待停母线侧母线刀闸;(5)检查待停母线上所有母线刀闸在断开位置;(6)拉开待停母线PT二次空气开关并取下计量保险;(7)检查待停母线电压指示落零;(8)合上220kV母联开关控制电源开关;(9)检查220kV母联开关电流指示落零;(10)将220kV母差保护改为双母运行方式;(11)拉开220kV母联开关;(12)检查220kV母联开关在分闸位置;(13)拉开220kV母联开关两侧刀闸;(14)拉开220kV待停母线PT一次刀闸。
母线倒闸操作的关键点:母线停电,由双母运行倒单母运行。
原则:母线上的元件不停电。
必须全部倒向运行母线,腾空待停母线。
拉开母联开关及母线PT。
倒母线的工具是母线侧刀闸。
倒闸过程中有用母线刀闸将双母并列的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的前提是两条母线电位相同,否则会造成带负荷拉、合刀闸,会造成三相短路。
要做到等电位,必须保证母联开关及其两侧刀闸在合位,也就是将双母并起来。
拉刀闸前,必须保护开关在合闸位置,刀闸无灭弧装置,所以必须在等电位的情况下进行。
也就是说刀闸必须在操作前后两侧电位均相等,才能拉、合刀闸。
等电位靠母联开关来保证。
同时应保证母联开关在倒母线过程中都在合闸位置,防止因某种原因(误操作、故障)使母联开关掉闸,必须保证母联开关为死开关,死在合闸位置。
RCS-915、BP-2B两种母差保护,保护围包括母线、PT、及各元件(可以是线路或变压器)母差CT围的故障。
两条母线上任一母线故障,两套母差保护都会启动,但出口的一定是母联开关及故障母线,非故障母线保持运行状态。
母差保护中的所谓大差,是母差保护的启动回路,在两条母线及其PT、所有连接元件的母差用TA之间的故障,大差都会启动,大差回路不包括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CT。
母差保护的小差回路是母差保护的选择元件,保护围是某条母线及其PT和所有连接元件的母差用TA之的设备,包括母联开关或分段开关TA在。
一个大差回路和两个小差回路,组成整套母差回路。
出口回路由两个逻辑回路组成,要求的量有大差和故障母线的小差。
正常运行时,差回路的电流有进有出,故障发生时,全部流入,没有流出。
不平衡电流会引起误动,所以必须加装电压闭锁判刑据。
所以出口必须有大差、故障母线的小差和复合电压三个条件必须满足,复合电压包括负序(不对称相间故障)、零序电压(接地故障)、低电压(三相对称故障)。
三个条件相与,母差保护才会出口。
大差和小差回路都是有进有出,母差保护不动作,有进无出,母差保护就会动作,不管是大差小差。
倒母线过程中,母联是死开关,这时故障不能有选择性切除,会由母联开关启动失灵延时切除,而且是双母全切。
因有同一元件母线两刀闸跨接,会通过刀闸送故障电流,即使母联开关不死,也不能正确切除故障,所以倒母线必须去掉母差保护的选择性,不论哪条母线故障,两条母线要全切。
所以,倒母线必须先投两套母线保护的互联压板,再取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
这个过程能反着来吗?不能,宁可多切故障,也不准让事故长时间不切除,这是电压等级高,稳定要求压倒一切的结果。
第一个技术原则:倒母线前必须先投互联压板,再取母联开关的操作保险或拉母联开关的控制电源开关。
倒母线过程中,可以采用全合全拉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合一个拉一个,不是技术原则,只是多跑路少跑路的问题。
倒完了,要检查待停母线上所有母线刀闸全在分闸位置,检查母联开关电流指示为零。
再停PT二次,再拉母联开关和PT一次刀闸。
也可以在停了PT二次之后,马上拉PT一次。
但停了PT二次要检查待停母线的电压为零,所在都在主控室,还是先拉母联开关,再拉PT一次刀闸更经济。
合母联开关控制电源和退互联压板谁先谁后?前者先,后者后,再退PT二次,拉母联开关,再拉PT一次。
母联开关两侧刀闸,先拉待停母线刀闸,再拉运行母线侧刀闸,为什么呢?检查开关拉开,一要看灯光指示,二要检查机构分、合批示器位置,三要看负荷有无,但真正是否拉开,看上面那些都不能确定,因为上面那些,特别是前两个,是开关辅助触点提供的,不是很可靠。
所以拉刀闸,必须在开关在分位时,就算他没拉开,拉时,危害围最小,所以要先拉待停母线侧的母联刀闸,后拉运行母线侧的母联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