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与减(一)课题:买铅笔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课题: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 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学生活动观察图,理解图意一共有13个小朋友,去掉图上的8个,剩下的就是藏起来的人数13-8摆小棒1)先摆13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8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
(2)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剩2根,把这2根加上3根,就得到还5根了。
(3)把8根小棒分两次拿。
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想8+5 = 13,反过来13-8 = 5做练一练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教师活动课前调整(手写)13-8 = ?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肯定和评价16-8设计意图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实践方法、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 和知识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 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 7,6的退位减法。
2.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小结小组讨论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1-8 12-8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 么内容?你有什么收 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概括总 结,既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 用又反馈了 学生的学习 效果。
教师小 结点到为止, 不给过多的 结论性东西, 不限制学生 的算法。
课题:快乐的小鸭问题导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观察图,理解图意12只鸭子在河边玩耍,有7只下河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鸭子?12-7摆小棒1)先摆12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7根后,就知道还剩5根。
(2) 先把摆好的12根小棒分成10根和2根,再从10根里拿掉7根剩3根,把这3根加上2根,就得到还有5根了。
(3) 把7根小棒分两次拿。
先从12根里拿走2 根,再从10根里拿走5 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 想7+5 = 12,反过来12-7 = 5方法和十几减7是一样的11-6=5 14-6=8做练一练小组讨论景图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提一个减法问题怎么列式?12-7 = ?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肯定和评价十几减7会做了,那十几减6呢?11-6= 14-6=做书上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方法头践方法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开会啦一、教学目标:1、结合开会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课题:跳伞表演、试一试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掌握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课题:美丽的田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课题:练习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体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学会与人交流。
进一步体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教学重点: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型: 练习课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演示法、观祭法教具准备: 计数器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识25+3 30+60 46+201学生试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二、指导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一。
1、完成课本第1题。
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3、完成课本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课本第4题。
请学生做售货员,介绍玩具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两种玩具?需要多少元?说一说50 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5、完成课本第5 题。
先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6、完成课本第6 题。
出示主题图。
学生认真审题。
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7、完成课本第7 题。
学生独立思考请你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巩固练习。
50+4080-3090-4020+5025+568-586-387+263+2050+3699-5066-30总结:同学们这节你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掌握得怎样?课题:做个减法表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间的练系,初步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巩固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进一步巩固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难点:经历整理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体验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
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一、20 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二、整理退位减法的卡片1、小组内同学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
教师强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
2 、指名汇报自己的小组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1)可以找的数相同的。
(2)可以找被减数相同的。
(3)可以找减数相同的。
3 、做个减法表。
(1)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交流。
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三、巩固练习1 、出示减法表。
2 、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写完整。
四、总结?作业设计:完成“练习一” 3 题。
板书设计:做个减法表14-6=18-5=15-7=11+8=9+5=13-7=14+3=16-8=16-7=13+6=4+8=7+6=教学反思:二观察物体课题:看一看(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2.(老师)PPT,实物课题:看一看(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车2.(老师)PPT,实物四、教学过程三生活中的数课题:数花生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一包花生米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课题:数一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准备:1.(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和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种)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