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山水画(共33张PPT)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山水画(共33张PPT)
小结:
小结和思考
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 年,形成了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传统,有青绿山水 和水墨山水两种分类。宋代山水最为突出。
最早的山水画? 唐代分哪两个流派? 山水发展最顶峰,理论成熟于______ 披麻皴运用于富春山居图?
画一画
谢谢大家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元代
庐山高图(中Leabharlann 画)沈周(明)沈周与齐名的另一位画家唐 寅,都曾以庐山作为审美载 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 沈周用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 师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庐山 上有著名的五老峰,沈周就 借 万古长青的五老峰来祝贺 老师的寿诞。所以他选《庐 山高》这个画题是含有特殊 意义的。
溪山无尽图(中国画,局部)龚贤(清)
• 龚贤(1619—1689),字半千,江苏昆 山人,流寓南京。明亡之后,隐居不仕, 以卖画课徒为生。诗法于董源、巨然,而 主张“我师造物”。所画山水,布境奇而 安,丘壑多实景,意境宁静深邃、生机勃 发。这幅作品笔墨娴熟,皴染浑厚,细密 工整,层次分明。构图、经营苦其匠心。 峰回溪曲,既水远山长,又有高远、深远 之境,使人有溪山无尽之感。
淮扬洁秋图 中国画
石涛(清)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轨迹
(一)萌芽魏晋南北朝,顾恺之《洛神赋图》 (二)隋唐时期,快速发展。展子虔《游春图》
开创青绿山水端绪。 (三)唐代全面发展,青绿与水墨流派分立。 (四)五代十国时期,再次繁荣。 (五)宋代绘画高度发展,绘画理论走向成熟。 (六)元代趋向写意,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 (七)明清持续发展,亦出新貌。
欣赏中发现问题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山水画构图小结之
高远 深远 平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
元代 王蒙 青卞隐居图
山水画构图小结之 高远 深远 平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
元代 倪瓒 江岸望山图
山水画构图小结之
高远 深远 平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
山水画构图之 一角半边
倪瓒(1301—1374), 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 锡人。他是元代山水画最 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与 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 “元四家”。
六君子图
中国画 倪瓒(元)
所谓六君子, 也就 是画中的六棵树。 古人
指出这六棵树为松、柏、 樟、楠、槐、榆。画家 为这些树木写照,另有 寓意.倪瓒的作品笔墨松 秀简淡,绝少有设色者, 其画风在元明两代中也 是别具特色的。
晓雪山行图 中国画 马远(宋)
渔笛清幽 中国画 夏圭(宋)
披麻皴
雨点皴
斧劈皴
蝌蚪皴
折带皴
顾恺之 《洛神赋图》魏晋南北朝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开创青绿山水端绪 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绢本设色 横80.5厘米 纵43厘米
李思训(唐)青绿山水作品
王维水墨山水作品
关仝(tóng)五代
早春图
立轴 绢本 淡设色 纵158.3厘米 横108.1厘米
石涛(1641—1707), 原名朱若极,法名原济, 字石涛,号苦瓜和尚、大 涤子等,广西全州人。明 代宗室,入清之后为避祸, 选择出家为僧。
作者以特有的“ 拖泥 带水皴 ” , 连皴带擦,
干湿、浓淡,逆顺并用, 描绘一幅清秋景致。河面 水平如镜,一老翁泛舟其 间,又增加了几分超然尘 外之感 。 其笔墨雄健 , 淋漓酣畅 ,构图新奇, 独具风貌。
形神兼备 迁想秒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古代山水画
第三课时
一、什么是山水画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以 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是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
分组讨论 图片作品
关键词;颜色、细节, 意境
水墨山水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分类
表现形式
写意山水画偏重整体大意,旨在表现意境 深远,很少注重细节问题。工笔山水画注重细节, 着重线条美。
郭熙 ·宋
本图虽仍是全景式结构, 但构图中高远、平远、深 远兼具,活泼而有变化, 笔墨细腻而简括更富于表 现力。
潇湘奇观图(中国画,局部)米友仁(宋)
深堂琴趣图
中国画 佚名(宋)
溪山行旅图
中国画 范宽(宋)
宋代流行的小景山水在全景式雄 伟山水画外又别开新境。它以引 人入胜的幽情美趣、水边沙岸、 柳溪野趣等富有诗意的小景见长。 多为卷册小幅,清丽可喜,深得 文人骚客欣赏。此幅《深堂琴趣 图》虽不知何人所作,但从画面 中可看出画风严谨不苟,水墨设 色兼工,皆精而不冗,洗练而有 情致。画幅虽小而神气迥出,表 现悠远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