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
摘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
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奋斗。
关键词:新时代;年轻干部;选拔;培养
1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意义
1.1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广大年轻员工职业发展的迫切愿望。
年轻员工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更殷实的生活有着美好而迫切的愿望。
保护好、引导好、
利用好广大年轻员工的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
关研究数据说明,80 后员工对于自己职业层次上升的预期时间为 4-5 年,并且这一时间间隔
与年龄成正比例关系。
1.2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年轻干部、年轻人才是我们各方
面工作的生力军,是企业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先锋队,是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集团公司打造国际一流能源企业的新任务,面对内外
部形势的新挑战,能否始终保持企业的生机与活力,能否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新
形势的能力,都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充满
朝气、锐意进取的干部队伍可以确保企业始终具有高度的时代敏感性,始终具有改革创新的
精神和动力,始终具有快速掌握新科技、树立新理念、把握新规律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
都是我们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加快推进“五个大唐”建设的重要因素。
1.3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是建设高水平干部队伍,确保我们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保证。
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我们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永续发展。
科学
的年龄搭配是构建合理干部队伍结构的关键内容,是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重要标准。
实践
证明,实现干部队伍和每一个领导班子的“老中青”合理搭配,是最符合客观实际的年龄结构
组成方式。
这里的“老”不仅仅表示年龄大,而是表示任职时间长、经验丰富、处事老到,多
为班子一把手;“中” 代表年龄、精力如日中天,既具备一定的任职经验,而且年龄、身体、
精力都处于巅峰状态,成熟稳健而不失创新进取精神;“青”即青年干部。
2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建议
2.1强化思想理论学习,提高年轻干部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年轻干部涉猎的知识范围
虽然比较广泛,但政治素质普遍较低,政治意识比较淡薄,为今后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
头脑埋下了隐患。
因此,应把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并在提高他们的党性修
养上下功夫。
要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定期深入学习党的各种理论、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事业观、权力观和金钱观,不断提高他们
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特别要加强对十九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努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
2.2加大基层历练力度,促进年轻干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
不如足践之。
”十九大报告提出,任用年轻干部要“经过实践考验”“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
苦的地方培养锻炼”。
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必须把基层一线设为他们锻炼成长的主阵地,让年轻干部深入基层,直接面对矛盾,独自处理问题。
要加大年轻干部
的轮岗交流力度,把多岗位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一种方式,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
基层干部到机关学习,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横向交流,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科学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
2.3着力拓宽岗位培训和交流渠道,优化年轻干部成才结构。
“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 80%。
”油田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效益,能否创造更多的效益需要不断更新、不断优化、不断加强的智力保障。
年轻干部工作年限短,在业务素质、领导能力方面还不成熟,要把岗位培训当做培养年轻干部的“正餐”,适时配以岗位交流的“加餐”,对他们进
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使岗位培训常态化,为他们快速提高综合素质铺路搭桥。
一是要
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我厂送往油田、中石化每年组织开展的内培外训全年不断线,但实际培训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
应完善培训结果反馈和跟踪考核机制,一方面能让培训结果从量
化数据中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培训实效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要拓宽学习培训模式。
目前我厂对年轻干部的培训主要采取课堂教学、资源共享、外出观摩等被动受训模式,缺乏年轻干部的自主学习意愿。
应把“干什么学什么”与“缺什么补什么”结合起来,把组
织集训与自主选学、课堂教学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年轻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4健全相互关联的配套制度,营造良好的选人育人氛围。
加强年轻干部培养不是孤立、封闭的,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诸多核心问题,只有与之相关联的配套制度统筹联动,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化问题。
首先,建立破格提拔制度。
在总结各地不同做法的基础上,
及早出台破格提拔实施细则,严格界定“特别优秀”的具体标准、破格的程序和后续管理措施,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搭建良好的平台。
其次,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制度。
加大干部考核评价
及其结果运用力度,推行试用期制、任期制、聘任制等行之有效做法,通过刚性约束机制,让那些碌碌无为,经考核不胜任本职工作或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干部“下”有依据,“下”的彻底,形成干部队伍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机制,从深层次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健全
后备干部制度。
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各级领导班子后备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形成能进能出、适时使用、定期调整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杨伟东 . 锻造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 [N].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0- 04-01(006).
[2]王青华 . 加强企业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思考 [J]. 中国盐业,2019(22):40-43.
[3]夏文斌 . 新时代如何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J]. 人民论坛,2019(S1):76-78.
[4]周鸿 . 提升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质量 [N].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9- 05-06(006).。